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吴惠民 [公元1897年-1964年]

  • 吴惠民(1897—1964),原名伯纯,石桥乡西墙门村人。幼读私塾,19岁从其姑父、东乡名医仲景生习医,学成后,先后在家乡和如皋县掘港镇行医。民国18年(1929)东渡扶桑,悬壶神户,“七七事变”前归国。在西墙门为乡民治病,遇有贫苦病人,不仅不收诊金,还助其药费。时东乡一带,为新四军抗日根据地,...[详细]

王祖儒 [公元1897年-1974年]

  • 王祖儒(1897—1974) 字御学,宝鸡市金台区玉涧堡人。民国14年(1925)就读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回宝鸡,先后任第一、第二高级小学和贾村原崇文小学教员、校长9年。他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民国25年(1936)3月,为提倡妇女教育,联合有识之士创办宝鸡县女...[详细]

王泰山 [公元1897年-1979年]

  • 王泰山(1897~1979年) 王泰山,曾用名王岱,外号啸东,江苏东台人。幼年自学祖传医学,民国8年(1919年),乡里瘟疫流行,受民请求,毅然开诊治病。民国18年,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除中医提案,王组织东台县中医协会,并派代表赴上海参加对当局废除中医的抗争大会。民国25年,毕业于...[详细]

谭何易 [公元1897年-1962年]

  • 谭何易(1897—1962) 字且观。郁林(今玉林)人。1925年以军官学员身份入国民党中央军校南宁分校学习,1927年毕业后先后在第十五军和第七军任职,由排长递升为营长。1934年12月任第一七一师团长,在江西省南部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一七一师五一一旅旅长,参加...[详细]

汤仲明 [公元1897年-1980年]

  • 汤仲明(1897-1980)原名俊哲,孟县城关乡中汤庄人。是近现代著名科学家、木炭汽车发明者。小时候家境贫寒,其父种地兼做皮衣裁缝。他6岁入学,15岁毕业干县立高等小学校,19岁毕业于怀庆(沁阳)中学。以后又先后到开封师范讲习所和北京法语翻译学校学习。1919年6月,他被选送法国留学,入南台国立...[详细]

唐豪 [公元1897年-1959年]

  • 唐豪(1897~1959) 唐豪,号棣华,男,江苏吴县人,武术史学家,律师。 唐豪幼时师从刘震南,曾留学日本,专攻法律。1919年,在上海公共体育场创办江苏教育会附设体育研究会国技部,聘朱国福等任教。1913年任国技部柔道场场长。1935年,任上海国术馆常务董事。亲赴各地考查武术史料,次...[详细]

孙祥正 [公元1897年-1968年]

  • 孙祥正(1897~1968.5),原名润晨,字祥正,河南省汲县人。开封眼科名医。 孙祥正自幼聪慧,16岁在上高小二年级时,即考取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校期间,他学习勤奋,校方不让掌灯夜读,他就把被子蒙在桌上,钻到桌下看书。1918年,他考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文理学院。1921年毕业后转入...[详细]

孙健初 [公元1897年-1952年]

  • 孙健初(1897年~1952年) 字子乾,濮阳县白埕乡后孙密城村人。玉门油田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10岁丧母,靠祖母抚养成人。后在曹州(今菏泽)六中读书。192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地质系,旋被山西省建设厅聘去,不久被南京中央国民政府农矿部调走。初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技士,继升技正,从此...[详细]

沈百英 [公元1897年-1992年]

  • 沈百英(1897~1992年) 沈百英,又名沈菊泉,笔名石英、白丁,江苏吴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得程瑶笙、俞子夷名师教诲。民国7年(1918年)师范毕业后,任家乡直镇第一小学(原甫里两等小学堂)教师。民国9年2月,应吴研因邀请,任江苏一师附小设计教学班主任,并创编文艺教材和音乐教材。民国1...[详细]

沙杨氏 [公元1897年-1946年]

  • 沙杨氏(1897~1946),女,婚前名杨玉珍。东台市时堰镇人。烈士。民国19年(1930年)嫁孟家垛(今东台市后港镇沙杨村)贫苦农民沙四和为妻,人称沙杨氏。民国33年参加革命,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减租减息运动中积极与地主斗争,痛斥地主:“你们这些大地主,一样活儿都不干,粮食却堆积如山;我...[详细]

任中敏 [公元1897年-1991年]

  • 任中敏(1897~1991) 原名讷,字二北,后改为半塘,江苏扬州人。民国9年(1920)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爱好宋词及金元曲,师从词曲家吴梅学习词曲。曾任胡汉民秘书。18年从事教育工作,先任江苏省镇江中学校长,后在广州创办仲元中学,在南京筹办汉民中学。26年,因受抗日战争局势影响,率汉民...[详细]

任耕三 [公元1897年-1943年]

  • 任耕三(1897—1943) 革命烈士。岐山县凤鸣镇城北村人。民国7年(1918)投入陕西靖国军。民国9年(1920)被保送入广东韶关讲武堂。民国10年(1921)回陕任排长。民国14年(1925)春,任国民二军二师连长,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4月,任代理旅长,参加北京政变于门头沟...[详细]

吕万林 [公元1897年-1932年]

  • 吕万林(1897~1932),盐城市城区新兴镇三灶村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家贫无田,幼年随父到上海谋生,14岁进入沪西区内外棉五厂(今上海国棉二厂)粗纱车间当童工。民国14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第一、二、三次武装起义。民国16年“四一二”-政变后,经党...[详细]

吕竞存 [公元1897年-1967年]

  • 吕竞存(1897—1967) 字镜秋。临桂人。清宣统二年(1910)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1914年就读于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 军政府第一-卫营连长。1921年任桂军第二路司令部副营长,又任第二混成旅参谋。1923年任桂军第五独立旅郁林(今玉林)...[详细]

路易·艾黎 [公元1897年-1987年]

  • 路易·艾黎(1897—1987) 新西兰人。民国16年(1927)4月,只身来到上海。民国26年(1937)冬与-等奔走筹办“工合”,生产支援抗日的军需、民用产品。民国28年(1939)3月,他与英国朋友乔治·何克一起来凤县,在双石铺成立了“工合事务所”。在柏家坪后的山根下打了两孔...[详细]

鲁世英 [公元1897年-1976年]

  • 鲁世英 (1897年~1976年) 字岫轩,清丰县高堡乡鲁家村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曾入县立模范小学、高等小学读书,1912年考入大名中学,1917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1922年又升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科。1919年,鲁世英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1924年教育研究...[详细]

李焰生 [公元1897年-1975年]

  • 李焰生(1897—1975) 字桂影,化名李诚庐。防城人。曾任广西省绥靖公署参议、省政府参议员。1928年至1935年在上海先后创办并主编《硬报》三日刊和《新垒》月刊。1939年在桂林创办《旦华半周刊》。曾在桂林成立诗词研究社。1945年起先后在梧州主办《新人报》、《自由时报》。1948年到广...[详细]

刘敬宜 [公元1897年-1973年]

  • 刘敬宜(1897.12.18~1973.5.10),字本义,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其父刘务山是一位很出色的酱菜、糕点师傅,其母刘氏,生有4男3女。刘敬宜排行第四。刘敬宜青年时代正值"五四"运动时期,民主、科学和实业救国的思潮对他影响较深。中学毕业后,他考取河南留学欧美予备学校。1918年以第一名的...[详细]

李金山 [公元1897年-1987年]

  • 李金山(1897—1987) 凤翔县纸坊乡纸坊村人。民国元年(1912)拜杨越彪(外号尖脚杨来)为师,学习史家拳艺。特长中红拳、大红拳、小红拳、太极缠家掌、三醉酒星棍、大金 等武艺。并练有鞭缠刀、单刀进 、双棍、对打拳、飞镖等。其特点是步伐里外跤口明,实践性强,速度快,劲、道、柔相济...[详细]

李伯蛟 [公元1897年-1937年,著名抗日英烈]

  • 李伯蛟(1897—1937),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第六十三师第一八七旅少将旅长。 淞沪会战的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40 岁。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李伯蛟,1897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小东乡周家村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曾应科举,在蔡锷幕府任过私人秘书。但因父早逝,家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