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人物

吴惠民

[公元1897年-1964年]

吴惠民为[公元1897年-1964年]

  吴惠民(1897—1964),原名伯纯,石桥乡西墙门村人。幼读私塾,19岁从其姑父、东乡名医仲景生习医,学成后,先后在家乡和如皋县掘港镇行医。民国18年(1929)东渡扶桑,悬壶神户,“七七事变”前归国。在西墙门为乡民治病,遇有贫苦病人,不仅不收诊金,还助其药费。时东乡一带,为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吴见新四军出生入死,坚持敌后斗争,深为钦佩,常与地下工作同志密切联系。以合法身份,团结地方爱国人士,积极支持抗日斗争。民国28年,农村旱荒严重,民生维艰,受抗日民主政府委托,去无锡募捐,被敌逮捕。敌人先以利诱,后加严刑,受尽折磨,终未吐实,经多方营救始得脱险。民国30年,山北县副县长郑竹波,被叛徒猛砍4刀,伤势很重,吴将他藏在家中,日夜守护,精心治愈。民国33年,当选为抗日民主政府苏中五分区人民代表。民国3了年,圌山区特派员颜诚,在葛巷里被敌包围,突围中两肩中弹,至西墙门时,吴妥为安排,为之治疗。解放后,任县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驻会副秘书长,丹徒县卫生科副科长。1956年,当选丹徒县副县长,经常深入农村,检查卫生防疫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具体问题,要求社会医生加强政治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技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集体化道路。1958年市县合并后,被选为镇江市政协副主席,兼镇江市中医院院长,主动团结关心老医生,在医院中有很高的威望。1962年丹徒县恢复建制后,继任副县长。1964年2月,当选为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年7月,因患直肠癌逝世。市、县隆重举行追悼会,将其安葬于镇江市南郊。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