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施佩璋 [公元1881年-1946年]

  • 施佩璋,字玉春,号珍甫,晚年更号亭甫,松溪城关人,清光绪七年(1881)出生。一生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他少年求教于名师,古文基础坚实。光绪廿七年,考取庠生,廿九年补廪生。科举废除后,光绪卅二年公费选送入福建全闽师范学习。毕业后回县任郑墩小学堂教员。宣统三年(1911)县议事会成立,他当选...[详细]

陈清机 [公元1881年-1940年]

  • 陈清机(1881~1940年) 陈清机,又名火萤、官繁、经纶,号穆亭,晋江安海镇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二月初四日生。10岁时由姑父王春牧抚养,入塾读书两年。及长,由王春牧资助开设鸿泰干果店。光绪三十一年,往日本神户经商。1905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年)返乡...[详细]

邱鹏年 [公元1881年-1934年]

  • 邱鹏年(1881~1934),字龟山,号皈三,今七星乡红联村人。邱鹏万(1885~1956),字鹤山,邱鹏年胞弟。 邱鹏年,民国3年(1914)毕业于湖南省高等学堂后,先后任江西省万宜县法官,郴州地方审判厅厅长、澧县知事、省第一、二、三汽车路局主任委员、桃源县县长、长沙市政府第一科科长等职。...[详细]

彭世安 [公元1881年-1924年]

  • 彭世安(1881~1924)字仲翔。原籍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因其父彭履中在陕西白水县任职多年,遂籍白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陕西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加入中国同盟会。后被选送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深造,毕业后返陕,在新军中任队官(连长)。宣统元年(1909),他与张钫...[详细]

彭华寿 [清][公元1881年-1966年]

  • 彭华寿,光泽县止马乡仁厚村山坳人,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父亲经商兼有田产,家庭生活较富裕。华寿童年时在农村私塾读书5年,初具阅读医学书籍的能力。光绪廿四年(1898),拜当地名老中医彭祖德为师,苦学6年,深得其医术真传。光绪三十年(1904),他开始在家乡山坳开业行医。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详细]

莫德惠 [公元1881年-1968年]

  • 莫德惠(1881--1968),字柳忱,双城县人。晚清附生,后入北洋高等巡警学堂读书,毕业后在吉林省巡警总局作科员,后任哈尔滨警务局局长,双山县、榆树县、滨江县知县,吉林省官产处处长,永衡官银钱号监理官。 他任哈尔滨普务局长时,正值松花江水暴涨,莫德惠率民夫筑堤,昼夜巡查,不遗余力。在险要堤...[详细]

蒙浚生 [公元1881年-1938年]

  • 蒙浚生(1881~1938)名发源,字浚生,亦作浚僧。陕西蒲城人。少年读私塾,天资聪颖;上县学时,即名噪一方。嗣入西安陕西高等学堂就读,逐步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蒲案”爆发,在西安各界人士为死难学生原斯健举行的追悼大会上,蒙以“陕西高等学堂同仁”名义撰写祭文,猛烈抨...[详细]

李振汉 [公元1881年-1941年]

  • 李振汉(1881~1941) 炉道天明山人,年少时常划地为城,聚童为伍,竹马木枪,操演战阵。尤喜读《春秋》、《国策》,以古代志士仁人为楷模。十五岁时因好饮, 输,遂赴河南洛阳从戎。他蹈刃不旋,屡立战功,累晋为国民革命军上校团长、少将混成旅旅长。在陈伯生部下时,曾于西安率卒3000打败军阀郭坚...[详细]

李养初 [公元1881年-1959年]

  • 李养初(1881~1959)名培基,字养初。陕西蓝田人。幼时在家乡私塾读书。稍长,到距家十公里的芸阁学舍,从牛兆濂学习程朱理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 01),清廷在西安发布废科举、兴学堂的《兴学诏》。两年后,陕西巡抚升允将设于西安的关中书院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并聘牛兆濂为总教习。李随后考入这所...[详细]

李肖聃 [公元1881年-1953年]

  • 李肖聃 (1881~1953) 李肖聃,原名犹龙,别号西堂,善化县七都(今望城县白箬乡)人,清光绪七年(1881)生。17岁举秀才,次年人长沙城南书院,后就学于江南陆师学堂。三十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得与杨度、杨怀中、杨树达、陈寅恪诸人相识。1911年学成回国。 1913年他任...[详细]

刘允丞 [公元1881年-1941年]

  • 刘允丞(1881~1941)名守中,字允丞、允臣、允城,自号留运城。陕西富平人。早年就读于泾阳鲁桥(今属三原)正谊书院时,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丧权辱国,乃联络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道,于宣统元年(1909)参加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刘参与军机,转战东西,后受陕督张凤翙及郭希仁委托,与...[详细]

刘蔼生 [公元1881年-1939年]

  • 刘蔼生 (1881~1939) 又名我新,字爱生,亦名森,晚年自号养晦山人,雄江乡梅雄村人。福建高等警察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民国13年(1924)任陆军新编五十二师司令部秘书,旋又调91师师部军法处。民国18年,在上海正始中学任教。后到南京任首都警察厅督察长。民国22年返闽,定居于福州万...[详细]

林献堂 [公元1881年-1956年]

  • 林献堂(1881~1956),名大椿,号灌园,祖籍平和县五寨埔坪村,生于台湾台中雾峰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文钦系前清举人。他从小受教于严父,通典籍,深有国学基础。 清光绪21年(1895),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年仅15岁的林献堂随父返居漳、泉两地。重返台湾之后,献堂开始和-海外的梁启超通信,探...[详细]

林寄南 [公元1881年-1942年]

  • 林寄南 字逢春,号伯仁,浦城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自幼读书勤奋,14岁考取生员后,赴榕考入福建师范学校。 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林寄南学成回乡,在城关西竺寺创办官立第二两等小学堂,自任校长。民国2年(1913年),浦城发生“闹米事件”,县知事张必明肆加镇压,诬寄南为策划者...[详细]

林桂清 [公元1881年-1938年]

  • 林桂清,又名版,字本图,号克武。清光绪七年(1881)六月十九日生于安溪县新康里罗岩乡(今虎邱乡罗岩村)。童年读私塾,贫而辍学,及长,肩挑为生。在厦门开茶行的堂亲雇他挑一担白银回乡发放茶款,途经长泰县白帆岭被盗所劫。失主请官兵到罗岩追查,桂清涉嫌逃匿长泰县花坑。嗣而与堂亲林雷等合伙截途抢劫。在同...[详细]

李鼎铭 [公元1881年-1947年]

  • 李鼎铭(1881~1947)原名丰功。陕西米脂人。幼年家贫,无力延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寄住舅父家中就读,学习经史子集,兼习医学。二十九年(1903)赴绥德州应考,取为廪生。次年,回乡教私塾,宣统二年(1910)在绥德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他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曾在当地提倡放足、剪发...[详细]

康同璧 [公元1881年-1969年]

  • 康同璧(1881~1969) 康同璧,女,字文佩,号华,康有为次女,广东南海人。早年入读万木草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由香港往南洋随侍康有为,同游欧美。后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宣统二年(1910)与罗昌结婚。民国后,曾任山东道德会会长、万国道德会董事长、万国妇女公议会副会长...[详细]

惠华亭 [公元1881年-1956年]

  • 惠华亭(1881~1956) 名文藻,字华亭,人称惠先生。祖籍康家圪垯,后迁县城;生于清光绪七年三月二十五日(1881.4.23)。国民党员,同善社社员,-道徒,清涧有名的大豪绅。20年代任县 局(-)局长,20~30年代担任县商务会会长。30年代初,任陕北地方实业银行清涧分行经理。1932年...[详细]

黄鸿翔 [公元1881年-1944年]

  • 黄鸿翔(1881~1944年),字幼垣,又字景度,籍隶台湾嘉义。父拱垣,为台湾航运界巨子,在嘉义朴仔脚拥有大量土地。日军占领台湾后,其父尽弃家产,举家内渡,定居厦门。 他自少博闻强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孝廉,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政法大学。清末民国初,参与厦门各界反对英国扩占“...[详细]

郭英夫 [公元1881年-1941年]

  • 郭英夫(1881~1941)又名英甫。陕西咸阳陈老虎寨(今属咸阳市渭城区)人。青年时代参加中国同盟会,在甘肃、新疆伊犁和陕西等地进行反清活动。在兰州时曾被清政府逮捕入狱,经当地革命党人营救脱险回陕。1918年8月,于右任、张钫分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编靖国军为六路,郭任第一路第三支队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