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榆林市> 米脂人物

李鼎铭

[公元1881年-1947年]

李鼎铭为[公元1881年-1947年]

  李鼎铭(1881~1947)原名丰功。陕西米脂人。幼年家贫,无力延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寄住舅父家中就读,学习经史子集,兼习医学。二十九年(1903)赴绥德州应考,取为廪生。次年,回乡教私塾,宣统二年(1910)在绥德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他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曾在当地提倡放足、剪发、禁, 、破除迷信和兴办学校。1913年任米脂县东区区长期间,利用临水寺庙宇开办米脂县第一所国民小学,并兼任校长。1916年受聘于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担任国文、数学教员。1918年返乡行医,并和当地群众在桃镇创办国民高等小学,担任校长。1923年,李担任榆林道尹公署顾问、科长等职。1926年因病返故里,一面行医,一面为地方公益事业服务。尽管经济拮据,但多次拒绝了杨家沟大地主马醒民等要他做总管家的邀请。他为人公正,主持正义,因而在当地群众中颇有影响。在国民党-派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多次进行“围剿”期间,李曾一度被利用担任米脂东区“肃反”委员会主任。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由于中共政策的影响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加上他的学生、共产党员郭洪涛、艾楚南、张汉武、曹力如等的争取,以及他早年参加革命的二儿子李力果的说服,使他的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逐步接受中共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941年,陕甘宁边区为了加强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行“三三制”,开展普选运动,李鼎铭代表开明绅士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副议长。是年冬,在边区第二届一次参议会上,他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他在就职演说中,对自己的思想作了诚恳的自我解剖。就在这次会议上,他联络姬伯雄等十名参议员,提出了《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案》。毛泽东对这个提案十分重视,当即写了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 的对症药。”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经过议员们充分讨论,最后通过了精兵简政的决议。精兵简政政策不但在陕甘宁边区实行,还推广到敌后各个抗日根据地,对战胜困难,提高工作效率起了积极作用。1942年至1943年,李还根据陕北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精耕细作,多种洋芋,推广养蚕,移民开荒等发展生产的措施。
  李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2年7月,他在接见晋西北绅士参观团时说:“共产党是进步的政党,余今年虽六十,但已决心和共产党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从共产党此次整顿三风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已切切实实在与党外人士合作,对此我更深信不疑。”1943年1月,他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及同年7月在《七七专刊》上发表的文章,都热情赞扬中共开展的整风运动。1943年11月,李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劳动英雄代表大会闭幕式讲话中,满腔热情地赞扬八路军,说:“这样的军队,我是没有见过的。所以我们要尽心尽力地拥护军队。”1944年,看到边区部队在生产节约上取得巨大的成绩时,他兴奋地对记者说:“几千年来,国家养的兵,都是穿老百姓吃老百姓的,惟独我们八路军,除了打仗以外,还进行生产,自给自足,并帮助人民春耕夏耘秋收。这是天下少有的。”这年12月,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上,他作了关于《文教工作的方向》的专题发言,对边区消灭文盲、培养知识分子、普及卫生常识等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进意见。李对全国政局的变化十分关心。每当时局逆转或胜利,他常发表文章或谈话。当蒋介石发动第三次-0时,他愤慨地指出:“-就是反对-”,“进攻边区就是破坏团结抗战”。他还发表了《驳斥关于我被“撤职”的谣言》一文,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妄图挑拨离间、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伎俩。李遍览经史子集,通晓多门自然科学,曾撰写《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与民族传统概论》一书(1998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著作还有《北方民族历史教科书》。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全面内战,中国面临两个命运、两种前途大决战的历史关头。李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一边,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46年4月,他在边区三届一次参议会上作的《关于选举工作报告》中,斥责蒋介石指友为敌、发动内战、欺骗煽动国统区人民参加反苏-反人民-的卑劣行径,号召民主人士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和平民主而斗争。这次会上,李继续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1947年春,蒋介石、胡宗南大举进犯陕甘宁边区,他随边区政府转战陕北。同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他极表赞同,说:“共产党发动群众彻底平分土地,审查干部和党员,这两项政策伟大极了。有了这两项政策,它将保证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必然成功。”1947年12月11日,他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临时驻地绥德县义合镇突患脑溢血病故。边区政府举行了追悼会。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都送了挽词。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李鼎铭家乡群众要求,决定将米脂县桃镇小学命名为“鼎铭学校”,以资纪念。
  同年(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刘允丞 (1881~1941) 陕西省渭南富平县
郭希仁 (1881~1923) 陕西省西安临潼
万炳南 (1881~1913)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
彭世安 (1881~1924) 陕西省渭南白水县
蒙浚生 (1881~1938)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 更多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
仵墉 (1870~1947)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马杏儿 (1927~1947)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谢葆真 (1913~1947) 陕西省西安碑林
马德 (1916~1947)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
张清和 (1916~1947) 陕西省延安宝塔区
张重义 (1907~1947) 陕西省渭南大荔
+ 更多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