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山 (1920-1997) 中共中央委员,湖南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陕西省宜川县(今延长县)人,1920年11月20日生于陕西省宜川县狼神山乡益枝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当过放羊娃,经受了贫苦生活的磨练。1935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详细]
李荣汉(1928—1997年),大湾镇人。民国36年(1947年)罗定中学高中毕业,即旅港谋生。初期在警队服务,曾任香港九龙区探长。后经营福南酒楼,任董事长。曾任香港郁南同乡会名誉会长,政协郁南县第五、七届委员会委员,郁南海外联谊会第一、二届顾问。 1983—1995年多次捐资支持家乡建设。...[详细]
林涵表 (1929~1997) 广东广州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广东岭南大学。历任岭南大学文工团负责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干训班学员,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助教,中共党史助教,中国戏曲研究院剧目组副组长、室秘书、《戏剧研究》组长,文艺研究院话剧研究组研究员,文化部政策研究室动态组长。1979...[详细]
林草 (1927~1997) 原名杜锡武,笔名秦林、林红。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中文系。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兰州文协组长,甘肃省文联创作研究组副组长,甘肃人民出版社、文艺室副主任、少儿读物室主任、副总,编审。甘肃省文联第二届委员,省作协第二届常务理事。194...[详细]
李俭珠 (1906-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06年12月生于茶陵县舲舫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冬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茶陵县长江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茶陵游击队侦察员、中队长、独立营政委、红军学校特派员、红六军团十...[详细]
李庚 (1917~1997) 笔名孟凡、梁明。福建闽侯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曾参加“一二·九”-。历任武汉全国 、全国青年救亡协会负责人,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青年生活》杂志,新四军3师地方工作干部,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师,华东大学预科主任,全国青联副秘书长,团中央国际联...[详细]
李昶怡 (1948~1997) 河北盐山人。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宝鸡市油脂厂工人,宝鸡市文联,《西秦文学》主编,《秦岭文学》部主任,宝鸡市作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龙案》,散文集《魂归》,...[详细]
孔孚 (1925~1997) 山东曲阜人。194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史地系。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大众日报》文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山水清音》、《孔孚山水诗选》,诗论集《远龙之扪》等。《山水清音》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详细]
季镇淮 (1913~1997) 笔名来之。江苏淮安人。民盟成员。1941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任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清华大学助教、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盟中央第二届委员,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全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详细]
贾大山 (1943~1997) 河北正定人。1964年中学毕业。历任正定县文化馆馆员,县文化局局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取经》等。《取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公元1943年)出生的名人: 贾宝泉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 郭宏安...[详细]
黄麟书(1893~1997年),又名林祥,龙川黄布镇马岗村人。191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归国后,即从事教育事业。历任龙川县立中学、海丰县立中学、广东省立一中(今广雅中学)教员、学监、教育长及广州黄埔军校、燕塘军校政治教官等职。期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克复老隆后,受命地方人士组织新政府,...[详细]
黄华明(1920~1997),又名黄道冠,大坝镇人。出身农家,生性聪慧,勤奋好学,毕业于广东省老隆师范学校。 民国24年(1935)于和平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追求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青年抗敌同志会”,组织农会,宣传抗日救国。民国29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于连平县湖东小学任教员,...[详细]
侯又生(1903—1997),家名新望,字爵。梅县白土乡(今梅江区三角镇湾下村)人。因家贫,幼年只读过两年小学就从事农耕。16岁随“水客”去泰国投亲谋生,学织布。19岁返国,到广州投军。时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民主革命轰轰烈烈,他被选入-卫队。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炮轰-,侯爵等人冒着...[详细]
方国南 (1915-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湖南省平江县人,1915年10月出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勤务员、宣传员、文书,红三军团连指导员,红三军团补充...[详细]
杜丽丽,1975年11月23日生于北京市海淀区一个纯朴的农民家庭。她先后在海淀区田村小学、育强中学上学,1991年5月17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92年考入北京海淀艺术师范学校。求学三年后,杜丽丽凭着优异的成绩,成为海淀区红旗村小学的一名教师。 作为学校惟一的音乐教师,杜丽丽担负着全校...[详细]
丁家骏(1909—1997),祖籍丰顺汤坑镇,清代名臣丁日昌的后人,出生于东莞县太平镇。 青少年就读于丰顺、汕头等地学校,后赴新加坡英华文学院深造。毕业后,在英商雅得利洋行任职。3年后,出任香港和广州亚细亚石油公司营业部经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弃商从军,回国进入黄埔军校受训,毕业于军事委员会外...[详细]
邓谠 (1906~1997年),又名庆存,中洲镇中心村人。家庭富裕,自称“小康”之家。凭富有的经济支持,小学毕业即被送往县外求学,先就读广西省立第二中学(梧州中学),1924年升读广东大学。1925年考进黄埔军校第四期,次年毕业即随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后进入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三期受训,期间加入中...[详细]
陈正明,1949年5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上华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69年陈正明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湖南省醴陵市消防中队。 当消防战士,时刻都面临着危险的考验,对此,陈正明十分坦然,每次执行任务,他都是奋不顾身,往火里钻,哪里最危险,就往哪里冲。1971年9月,醴陵市姜湾街一居...[详细]
陈岳生(1920 ~ 1997),白族,马合口白族乡人。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国难当头,中国军队奋起反抗。11月初,陈岳生和同学彭跃章、李元清、朱先烈、谷忠生等20多名在常德读书的学生立即行动起来,组成抗日救国宣传队,返回故乡,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翌年春,陈岳生再次回到家乡,在抗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