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人物

李俭珠

[公元1906年-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李俭珠为[公元1906年-199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李俭珠
  (1906-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06年12月生于茶陵县舲舫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冬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茶陵县长江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茶陵游击队侦察员、中队长、独立营政委、红军学校特派员、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一团特派员、红二军团四师特派员。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革0据地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毛泽东的内卫、一二0师政治部锄奸部副部长、部长、晋绥调查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长春市公安总局副局长、吉林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三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炮兵第五师政委。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第四野战军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中南军区公安军政治部主任、广西军区副政委。
  他13岁到地主家当长工,受苦极深,疾恶如仇,富有-精神。1927年冬,救出被地主还乡团抓住的挑水乡农运领导人谭家旺,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游击队。
  他长期从事保卫工作,成绩卓著。1934年11月,由红六军团调到红二军团十八团任特派员时,发现该团有一个“改组派连”,将所谓的“改组派”分子集中在一起。其实,这些人大部分出身好,要求革命,有的战功赫赫,因“逼供信”而被人乱供为“改组派”的,受尽了折磨。他将此情上报,征得上级同意,将“改组派连”解散。后来,这个连里的不少人成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抗战初期,他在延安枣园任毛泽东的内卫,尽职尽责,离任时,毛泽东设家宴款待。是中共七大代表。日军投降前夕,他奉命赶赴东北,由苏联红军长春卫戍司令部委任,出任长春市-副局长,局长是伪满时期的宪兵队长张庆和。他按照党的指示,通过一系列工作,稳住了张庆和,争取并扩大了-队,收集了许多军用资财,掩护军政干部进入东北,并以-名义,将党的一些干部派往地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将张庆和及 学校的几千名 争取到革命队伍中来。
  他在东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中冻伤了腿。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师政治委员,带着伤痛率部第一批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一、二、三次战役。由于天气奇寒和战斗频繁,腿伤加剧,以致冻坏,不得不归国。为适应身体,工作地点由北京、武汉南移至广西军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5年因病离休。
  1970年4月,他带着家属回到故乡茶陵县跳水村落户。他带领干部群众,开荒、种地、办工厂,不顾年老体弱,腿伤未除,与群众同甘共苦,斗酷暑,战严寒,还拿出自己的部分积蓄资助办事业。经过8年的苦干,全乡改洲造田600多亩,种植蜜桔45亩,开垦荒山1198亩,营造杉木林3400亩,还兴办了发电站、竹木加工厂、油榨房、石灰厂、陶器厂。兆水乡不仅取下了吃返销粮的帽子,还逐年增加了对国家的贡献。1979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以《老当益壮,能官能民》为题登载了他在兆水蹲点的事迹和《王震同志给李俭珠的信》。王震在信中指出:“你同家乡公社社员心连心,老当益壮,白首回春,做出了令人感奋和敬佩的劳动业绩。我们党和国家有几十万、近百万四十、五十、六十岁的干部。如果有几十万干部,真正像你和甘祖昌、喻杰同志那样,回到故乡建设社会主义,以身作则,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这个伟大力量,在一、二十年后将会真正显示出来。”
  1997年2月14日,在长沙病逝,终年91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经历历史事件:

抗美援朝 1950年赴朝,任志愿军炮兵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 (公元1950年--公元1953年)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