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冬生(1925.10~1989.12)生于今曹王乡。农业合作化后,先后任农业生产合作社仓库保管员、生产队会计。1970年任劳动大队北郁生产队队长。1973年任大队种子队队长,种子队连年丰收。1978年,种子队粮食常年亩产1173公斤、棉花皮棉亩产101.5公斤、油菜子亩产170公斤,在全社率先...[详细]
殷志澄(1908.8~1989.7)名家浗,以字行,生于今嘉定镇。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赖亲戚资助入私立普通小学,后考入南京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科,家况不济中途辍学,去浦东电气公司、铸丰搪瓷公司等处就业,后专营西洋玻璃器皿及瓷器。解放后任静安寺百乐门寄卖行代经理。1956年任公私合营永华信托贸易商店副...[详细]
叶秀山(1893~1989) 叶秀山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底,5岁在南汇四团仓家中受母训始读初小。光绪三十二年入南汇县城高邑公学(相当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西门美学院学习国画。从1913年起先后在南汇大团第八高等小学堂、南汇第六高小、南汇大团小学、大团南塘小学、南汇私立...[详细]
杨敏达(1937—1989) 江苏省苏州市人。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学习航空冲压喷气发动机设计专业。毕业后任-五院第三设计部技术员。1960年,国家决定在陕西建设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战略基地,他报名转业,举家迁陕,成为“201”洞的创始人之一。后任航天部11所“201”洞研究试验...[详细]
徐启明(1894—1989) 又名徐成,字光华。榴江(今属鹿寨)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就读广西陆军小学,宣统三年(1911)就读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参加辛亥武昌首义,编为学生军,派赴汉口对清军作战。1915年先后毕业于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3年任广西陆军第一路司令,参加...[详细]
肖新春,(1909—1989) 江西省永新县人。 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医院六所政治指导员,第四分院总支书记,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总支书记,红二军团第四师十团总支书记,军团政治部组织部统计干事,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第五师...[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萧惠存,曾用名萧克。1910年8月25日生于江西省吉安县(今为市)西区淡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4岁时父亲早逝,9岁起受堂叔资助免费入私塾4年,后辍学当徒工。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3军师教导...[详细]
闵湘帆(1896~1989) 南汇县惠南镇人。原名衡,谱名曾蔚。毕业于北平军需学校,毕业后赴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不久受国民党委派回南汇筹组国民党秘密地方组织。1927年3月28日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在南汇举行起义,组成南汇县临时革命政府七人政务委员会。四·一二-政变,重组地方政...[详细]
吴觉农(1897—1989),原名荣堂,浙江省上虞县人。著名农学家,我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他在上虞县小学毕业后,从1914年开始就读于笕桥甲种农业专科学校,191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农学研究科。并于1916年—1919年留校任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助教。 我国茶叶历史悠久,是主要出口...[详细]
王肇治(1899---1989)字权初。 1899年1月生,辽宁海城人。民革成员。1921年中学毕业,参加东北军,考入东北军军事教导队。1989年3月28日在哈尔滨逝世。 物生平 1923年考入东北讲武堂5期步科。毕业后任东北军排长、连长。1926年赴日本士官学校步科深造。1929年回国...[详细]
王兆谟(1923—1989) 凤县河口乡人,8岁时读书,后曾在汉中师范肄业一年,民国29年(1940)回家务农。王兆谟上学时就爱好绘画,不论在学校或在家,空闲时间就拿起笔在纸上临摹,或用树枝在地上练画,辍学后,在家边劳动,边习画。民国33年(1944)投师康生银学艺5年,先后在草凉驿...[详细]
王世英(1917—1989) 字杰珊,太白县嘴头镇李家沟村人。民国28年(1939)毕业于西安二中,在校期间参与青年爱国抗日救亡运动。后于宝鸡县石羊庙学校任教。民国30年(1941)派回原籍终南乡国民完小任教3年,其间因与当地旧政权人员有隙,曾被保警队派人暗杀未遂。迫于处境,自行离...[详细]
王必成(1912—1989),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村人。1928年参加赤卫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宣汉反“六路围攻”,经历长征。全面抗战后,他从延安调到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指挥...[详细]
苏羽(1918——1989年),原名吉学武,紫陵乡东紫陵村人。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至1937年在家乡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区委组织委员,参加了党领导的沁济-,曾任晋豫边沁河独立游击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在山东工作。建国后,任山东省法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详细]
释宽能(1895~1989) 俗名龙六纬,桂林市人。青年时代在北平民国大学经济系学习,后从事教育和会计工作。民国9年(1920)开始钻研佛学。12年4月皈依佛教社苏州灵岩山印光老法师,赐法号“智能”。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南京返回桂林,在阳桥附近开办佛教素食餐厅,任经理。又在文昌门万寿寺开办佛教居...[详细]
邵晋藩(1914~1989),河南郑州市人。民国27年(1938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战初期,在淮阴地区领导抗日游击战争,历任淮阴县县大队教导员、区委书记、中共淮阴县委组织部长、中共山东省高密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滨北地委组织部干部科长。1949年5月至1953年任中共川沙县委书记,后任中共松江...[详细]
任昌辉(1911~1989),值夏镇马埠村人。1911年6月19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到吉安城中山码头一家木匠铺学徒。1926年,父亲托本村木工师傅任起作带任昌辉到永阳一带农村做游匠。这一年本村成立中共南湖支部,任昌辉的大伯、堂婶秘密加入了党组织。在他们的影响下,1929年任昌辉主动报...[详细]
马水泉(1924~1989),河南省尉氏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他5岁上学,七八岁以后,一面学习,一面帮助家里做些割草、放牛等力所能及的劳动,考上新郑中学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1937年抗战开始后,马水泉看到日军在平汉线上烧、杀、奸、淫的暴行,激起了他打日军保家乡的民族热情,毅然投...[详细]
卢章荣(1903.2~1989.12)又名亦华、炳生,生于今徐行乡。民国12年(1923年)2月毕业于嘉定县立甲种师范,先后任范桥小学教员,钱桥、华亭、范桥小学校长。卢章荣系农家子弟,深感农民缺乏文化之苦,矢志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为使贫困农民支持子女入学,挨门逐户、反复劝导。从教38年,被动员入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