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吉安人物

肖望东

[公元1910年-198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肖望东为[公元1910年-198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肖望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萧惠存,曾用名萧克。1910年8月25日生于江西省吉安县(今为市)西区淡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4岁时父亲早逝,9岁起受堂叔资助免费入私塾4年,后辍学当徒工。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3军师教导队、军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1军团无线电队、卫生部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在反“围剿”作战中左手严重负伤致残。1936年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时,奉派任河东游击支队政治委员,并在主力红军回师陕北后率部就地独立坚持游击战争。翌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曾当选2队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奉调赴鄂豫皖边红28军工作,任军政治部主任,旋任由该部改编的新四军第4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年奉命离开第4支队,参与组建新四军抗日先遣大队,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率部挺进河南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其间,他领导所部正确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会同友邻部队有力推动了该地区抗日活动的发展,成为豫东敌后抗战有名的“肖大队”。1939年后,历任新四军第6支队、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4师、第2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初期,任淮南军区政治委员兼中共淮南区委书记,后任山东军区第7师政治委员。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中指挥所部抢占绵阳关、勇夺大寨,击退济南国民党军的增援,切断李仙洲集团的退路,对战役全胜起了积极作用。同年4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沙土集、陇海路破击战、豫东、济南等战役。1949年3月,出任新组建的中共苏北区委和苏北军区书记、政治委员,随即全力以赴组织当地军民展开渡江战役的船只、资材等项准备,为支援主力部队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兼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代理部长,济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委员。是中共八大候补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5月11日在北京逝世。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