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理(1928~1986),黎族。保亭县什小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其二叔、三叔都是共产党员,地下工作人员。陈理文从小受到他们革命思想的熏陶。1941年,12岁的陈理文被迫顶替父亲到三亚大茅磷矿做工。因不堪忍受日军-,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用石头砸昏看门日军士兵,与堂兄一道投奔共产党领导的琼崖...[详细]
陈光(1914-1986)江西瑞金县人。家庭贫农。民国15年(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军,民国1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0年4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苏区先后担任瑞金县壬田区、少共区区委书记等职,参加第一、第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在...[详细]
程衡(1919-1986),定海城关人。书院弄小学毕业后去金华、丽水等地谋生。曾利用金华新知书店工作机会,为定海小小图书馆募集寄送《列宁主义问题》、《论反对派》等革命书籍。并一度回定海参加小小图书馆活动。民国三十年(1941)1月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六师连文化教员、团政治部干事等职。民国三十四年...[详细]
常东升(1911~1986)字曼天,绰号“花蝴蝶”。回族。保定市区人。自幼承袭祖传摔跤术。12岁拜摔跤名家张凤岩为师。此后,又从师刘伦山学习其取形意拳式编成的“形精拳”,师从杨茂堂学习“霸子拳”。他还研习过剑、棍等武术器械。16岁练就绝技“左右开弓麻花绊”。17岁闯荡江湖,在漕河庙会击败绰号“一...[详细]
巴苏华(1912~1986)全名比乔埃·库马尔·巴苏(B·K·Basu)。印度人。1934年加入印度共产党。1938年毕业于印度医科大学,同年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1939年到达延安。为表示对中国的热爱,取名巴苏华。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八路军总医院外科主治医生。同年11月同爱德华、柯棣华...[详细]
朱毅刚(1942—1986) ,柳城县人。1963年柳州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分配到寿城公社(今百寿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先任技术员,后当副站长。在寿城二十三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为了全乡粮食丰收,他时常赤脚下村跑队,观察禾苗长势。测报病虫害,指导群众播种、育秧、施肥、杀虫。寿城群...[详细]
周子平(1921—1986),长兴丁甲桥乡平桥村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解放前夕在湖州福音医院任见习医师、医师。1950年,为支援国家建设,到天津铁路医院工作。从医30年,历任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内科主任等职。1950、1952、1954年被评为北京铁路局劳动模范;1951、1...[详细]
周公勇(1899.9~1986.4.19),又名周邦桂。和平乡大岭村人。民国7~10年(1918~1921),就读于广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2年毕业于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同年,与上海精武师范教师郑福民倡办上海女子体育师范学校并任教,17年与刘祖源等倡办桂林体美专科学校,任校长,办学3期输送16...[详细]
钟履坚(1898—1986),乳名妙春,余杭临平镇人。毕生从事盐、碱、化肥和酿造业。小学读书时,就对清朝政府一再签订-条约不满,于练字本上 书写“先灭满洲人,而后攻日本”之语,被学校开除,转杭州就读。1914年秋,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学院,1917年毕业,又入北京盐务学院攻读。在学期间,多次在《盐政...[详细]
赵云驶(1904-1986)山西平遥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翼城县委宣传部部长、陕甘宁边区盐务局副局长、内蒙古实业公司总经理、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师政委、内蒙古自治区工商部部长。建国后,历任内蒙古自治区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详细]
赵孝庵(1931~1986),来安县施官乡人。少时种田,读过初小。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参加儿童团。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淮南解放区大举进攻,赵孝庵流浪到南京,为生活所迫,到国民党海军371 艇上当了一名伙夫。1949年4月23日,林遵将军率领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全体官兵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赵孝庵...[详细]
邬兆定(1927—1986),又名显华、肇定,奉化西坞人。19岁至上海中美烟厂锡包部当学徒。1949年10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任支部书记。次年5月进奉化县乡干部训练班,在县财政科工作。1951年3月进杭州华东革命大学浙江分校学习,次年8月在奉化县财经委做统计工作。1953年调到棠云乡工作,...[详细]
张雨帆(1910-1986)山西文水人。193j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京大学左联宣传委员兼左联机关刊物、中共鲁南区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华东支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共浙江省委秘书长兼绐兴地委书记,华东贸易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商业部、水产部副部长,国家水产总局顾问。 ...[详细]
张启玉(1913~1986年)苗族。马堤乡马堤村大寨人。家境清寒,以打工、佃耕维生。 然性倔强,好直言,饿不窃、冻能忍,顽强度过苦难岁月。建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几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70年代,被誉为“瑶山新愚公”之一。 1967年,人民政府号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张启玉已五十...[详细]
张积成(1917~1986),海南省琼山县国营桂林洋农场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生活艰辛,性格倔强,17岁时投奔琼崖工农红军。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47年10月至1948年12月,调任琼崖纵队第五总队第十三支队副支队长。1949年1月至1950年4月,先...[详细]
冶善家宝(1917-1986),保安族,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甘河滩村人。幼家贫,12岁又丧父,生活无着,遂跟舅父学做腰刀。他年纪轻,能吃苦,心灵手巧,几年后所做腰刀比舅父所做的还好,就自起炉灶。在制作中他不仅继承了保安腰刀的传统工艺,细心揣摩,不断创新,做出的腰刀刚柔相济,美观实用,并经长期制作思考...[详细]
姚华文(1937—1986)姚华文,男,汉族,中师文化,老鹏乡老鹏村姚家弯人,逝世前,是县文化馆专职美术摄影干部、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1946年7月至1959年7月,他先后读完小学、初中、师范。 1959年后,分配回天峨中学任美术教员。1965年4月,调到县文化馆工作。在二十个春秋里,他常年...[详细]
严敬义(1917—1986年)温泉乡泗里村人。1932年至1936年,在陆川第一小学和陆川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桂林军校学习,后任排长,代理连长、团部通讯参谋、团参谋,1947年10月至1948年12月任中共陆川县工委、县委委员。 1949年任...[详细]
杨反修(1959~1986)原名能修,长沙县白箬七社卯田大队(今望城县雨敞坪乡卯田村)人,1959年8月生。他7岁入学,“文革”改名反修。1972年人初中任班长。他关心集体,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照顾学校附近的五保老人,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74年夏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学,回家务农。1982年曾跳进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