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市> 余杭人物

钟履坚

[公元1898年-1986年]

钟履坚为[公元1898年-1986年]

  钟履坚(1898—1986),乳名妙春,余杭临平镇人。毕生从事盐、碱、化肥和酿造业。小学读书时,就对清朝政府一再签订-条约不满,于练字本上 书写“先灭满洲人,而后攻日本”之语,被学校开除,转杭州就读。1914年秋,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学院,1917年毕业,又入北京盐务学院攻读。在学期间,多次在《盐政》杂志上发表论文,受到《盐政》杂志社社长景韬伯和永利化学工业公司董事长范旭东的赞赏。景聘履坚为,范劝其响应孙中山“实业救国”号召,参加工业建设。
  1921年,盐务学院毕业,到上海盐运司供职。不久,去湖北盐务稽核处任会计主任。建议革除卤耗陋规,每年为全省增加盐款收入300多万元。旋调湖南省盐务总局会计处长,仍致力改革盐务,建议政府取消精盐内销禁令,提倡竞争,促进制盐生产。1924年应景韬伯之邀,到南京任《盐政》杂志,两年后任总,编纂63期。同时,兼任上海酱业公司顾问,推行酱业生产新技术;又应范旭东之聘,兼任全国精盐公司驻南京代表。在此期间,力主取消精盐内销禁令,得到当时的-马寅初等的支持,得以通过《新盐法》。其时,国内酱油生产方法陈旧,政府规定,进口酱油可通销全国,而国产酱油划区销售,无法与外商竞争。为此,钟征得酱业、精盐业人士支持,在南京创办全华酿造厂,改用细菌培养法生产酱油。同时据理力争,使国产酱油通销全国,改变了外商独霸市场的局面。
  抗日战争爆发,全华酿造厂迁四川乐山。后又在西康雅安、青衣江等地设分厂。他并协助久大精盐公司在自流井开办制盐厂;协助永利在川西五通桥开办制碱分厂、亚硝酸厂,妥善安排进川职工,使之安心生产,支援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钟奔走南京、天津等地,协助范旭东等接收和恢复被日军侵占的久大精盐厂、永利制碱厂及硫酸亚厂,恢复南京全华酿造厂,并在上海新办全华分厂。
  解放后,钟奔波各盐产区,协助政府筹划复工,发展生产。特别是塘沽永利、久大两厂和浦口硫酸氨厂复工最快,对全国恢复经济,平抑物价起到一定作用。四川自流井久大盐厂长期停产,履坚兼程入川,途遭土匪袭击,几乎丧生,仍不顾安危,终于到达盐厂,在工人群众支持下,克服困难,恢复生产。自四川回津后,积极推进企业公私合营,并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1950年1月,受黄炎培、李烛尘委托,去香港发动华侨回国投资兴办工业。1951年,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土改工作团,去四川参加土改。土改结束,回全华、永利等厂工作,继续钻研制盐及酿造新技术。1956年,出席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一次代表会议,任民建工商研究委员会委员。1958年后在中央轻工业部工作。1961年,任四川文史馆研究员。次年任国务院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中国精盐工业发展史资料汇编》、《中国酱业争取自由运销》、《中国酱油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黄豆营养价值及其使用方法》、《小球藻的研究》、《人造肉精的制造》、《沼气的研究》、《中草药汇编》等,惜毁于十年浩劫,仅存《中草药汇编》手稿。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