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龙胜人物

张启玉

[公元1913年-1986年]

张启玉为[公元1913年-1986年]

  张启玉(1913~1986年)苗族。马堤乡马堤村大寨人。家境清寒,以打工、佃耕维生。
  然性倔强,好直言,饿不窃、冻能忍,顽强度过苦难岁月。建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几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70年代,被誉为“瑶山新愚公”之一。
  1967年,人民政府号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张启玉已五十有八,忆昔观今,与同辈瑶族扬云光、李顺正、侯正玉等,筹谋计议,倡议组成12人“老年开田组”。开始众议不一,有说:寨前寨后,荒山虽多,但能开者古人己开,再开,恐得不偿失;有说:劈山开田,不是闲事。我们年老力衰,恐力难从心。启玉琢磨众议,不无道理,可总感不能坐视不动。
  经党支部研究,组织学习《愚公移山》,张慨然说:“与其坐吃老本,不如奋发学愚公。”众老本非苟且偷安之辈,都捋袖呼应。于是,“老人开田组”成立。计有张启玉、侯正玉、杨光方、杨开林、侯学良、吴丹忠、侯胜昌、李福清、余天保、杨玉坤、杨学胜、李顺正、李乾方、杨德荣等,平均年龄为62岁。老人们不立繁锁章程,参加全凭自愿,劳动各量体力而为, 献身不计报酬,开田一概归队。苦战一冬,至1968年春,开出梯田7亩,当年开种,秋收粮食2350斤。
  1968年,张启玉被公举为“老人开田组”组长,和众老人经年风餐露宿,埋头开山造田,家人动恻劝阻:“如今,有共产党,有社会主义,有家有子女,你们都什么年纪,不享天伦之乐,硬把一身老骨架去拼石头,何苦?”老人就不听,仍默默进山,开山不止。
  1968年冬,张率众老进山开“山魈鬼域”之骑龙冲,此一举,顿时招来寨内奇谈怪议,说什么“挖动骑龙冲,山魈鬼难容,六畜不兴旺,人丁遭灾寨屋空”。话传至老人组里,无不动容悚然。张公沉思良久,愤然说:“多少年,多少代,众人不动骑龙冲一根毫毛,山魈鬼并不照顾,寨人照样贫病交加。不可信,挖!要真有山魈鬼,只有挖掉他,众人才能安宁。”众老顿开茅塞,仍挖山不止。仅两月,就开出梯田76蚯。紧接着,开田组进驻坳园岭,此岭乃后山“龙脉”,且要搬动祖坟,当即掀起轩然大波,寨人既劝又阻,怕毁龙脉,灾祸无穷,又是张挺身而出,侃侃陈述:“既是龙脉,为何不长粮、不赐福,保来保去,还是离不了个穷字, 看来不能靠龙脉,要靠人干。”众人默然,无然以对,众老仍挖山不止,开出新田6蚯,面积2亩。
  1967年至1977年, “老人开田组”转战两山一冲,共开出梯田860蚯,计41亩;新修和维修水渠21条,全长15华里,变50亩旱田为保水田。新田年总产粮为:1968年2300斤;1977年18000斤。14位老人十年贡献:人均造田近3亩,人均年产粮1280斤。众人誉为“瑶山新愚公”。 张启玉于1986年病逝,举寨痛惜。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