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李幸福 [公元1932年-1984年]

  • 李幸福 (1932~1984) 朝鲜族。吉林和龙人。中学毕业。历任县中心学校教师,延边出版社、中国作协延边分会、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延边群众艺术馆。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歌集《小园地》等。...[详细]

李维汉 [公元1896年-1984年]

  • 李维汉 (1896-198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长沙县人,又名和笙,化名罗迈,1896年6月2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人湖南第一师范第二部学习,次年夏毕业后任初级部主任。1918年4月,与毛泽东...[详细]

刘向东 [公元1906年-1984年]

  • 刘向东(1906~1984年),乳名盛草,学名汉荣,曾用名潜迅、何向东,本县良田乡水井头村人。8岁进私塾读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1924年秋,转读于河婆大山下国文专修学校。1926年,考进潮州金山中学,后因学费高昂而转学韩山师范学校。1927年初,经黄敬舟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详细]

刘金轩 [公元1908年-198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刘金轩 (1908—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 湖南省祁阳县人,1908年9月18日出生于祁阳县高码头乡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夏投奔湘军唐生智部参加北伐,1930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跟随彭...[详细]

李圣学 [公元1904年-1984年]

  • 李圣学 教名若望(1904—1984),洋县人,9岁入私塾,15岁入城固路坝拉丁修院学习。1930年由汉中教会保送罗马传信部学习。1933年12月在救世主大堂由枢机主教玛尔格蒂授司铎之品,考察了佛罗伦萨、威尼斯,1934年秋回国。在开封总修院任教,次年7月回到汉中,12月任汉中拉丁修院院长,...[详细]

林逸 [公元1909年-1984年]

  • 林逸(1909—1984年),本县凤江镇沙堀村人。林逸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毕业后当小学教师。1929年,他在广州斋馆一边跑堂,一边跟入学画。1933年,林逸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接受国画大师刘海粟的教诲。毕业后,在上海国画研究所工作,为广州国画研究会会员。抗日战争爆发,他回潮汕开办萍寄函授艺苑,...[详细]

林山 [公元1910年-1984年]

  • 林山(1910一1984),澄海县隆都镇西洋村人。现代文学家。 民国19年(1930),林山入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学习,不到一个学期即因“思想左倾”被开除学籍。民国22年春,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于民国23年被捕,坐牢3年。民国26年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兼说书组组长,参加延安...[详细]

李洪茂 [公元1913年-1984年]

  • 李洪茂 (1913-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四川省开县人,1913年4月出生。1933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班长、排长、连长,红四方面...[详细]

李枫 [公元1912年-1984年]

  • 李枫(1912-1984),原名李成乐,又名李学萍、李端民,八甲乡人,生于华侨家庭。性聪敏,锐意求索。幼在乡间及澳门钓台学校习古文诗词。1930年赴广州人中学读高中。民国20年(1931)人(广州)中国新闻学院,民国22年(1933)毕业。广州读书时,认识邝任生,遂成至交。在邝的影响帮助下,接触...[详细]

梁锡鸿 [公元1889年-1984年]

  • 梁锡鸿(1889年~1984年),原名英才,字育之,祖籍清远县,世居西南镇。父炽甫乃清末秀才,在西南镇开信孚银铺,为县内名流。锡鸿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敏。稍长,入学广州时敏学堂,以优异成绩毕业。清宣统二年(1910年),自费留学日本,攻读于明治大学,获法律学士。民国2年(1913年)归国,与叶咏...[详细]

梁水娣 [公元1899年-1984年]

  • 梁水娣(女)(1899~1984),安坳镇人。有三个儿子为革命牺牲,被誉为“革命烈士母亲”,人们都称她为“肖母”。 在革命战争年代,她全家为人民解放事业战斗不息。大儿子肖琴书是九连游击队中队长,二儿子肖炳章是支持革命的农民,三儿子肖波中是武工队长。她支持儿子参加革命,自己为游击队带路、送粮、...[详细]

乐天宇 [公元1901年-1984年]

  • 乐天宇 (1901-1984) 中国林科院一级研究员,农林科学家。 湖南省宁远县人,1901年2月3日出生于宁远县麻池塘村一个绅士家庭。1921年考入京农业大学,认识了邓中夏等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与杨开智、蒋文孝成立了农大社会主义小组。翌年,农大社会主义青年...[详细]

姜佐周 [公元1915年-1984年]

  • 姜佐周(1915—1984),生长于汉中,自幼喜爱戏曲艺术。1932年,拜师学唱汉剧,后又学秦腔,以演须生见长,也演小生。后外地京剧班来汉中演出,他又开始学京剧。1937年,秦腔“化民学社”来汉中演出,学社遇到困难,他出任剧社社长,负责联系和组织剧社到城、洋、勉等县演出,为秦腔在汉中的发展起了重...[详细]

江誉镠 [公元1908年-1984年]

  • 江誉镠(1908~1984年),自称江誉球,别字江枫。石湾张槎下朗村人。江孔殷之子,是江孔殷与家中婢女、未入室的第六夫人杜氏所生。母亲生下他后,随即死去。因在家中排行十三,从艺后,取艺名为南海十三郎。是香港二三十年代著名粤剧编剧家及电影剧作家。 江誉镠自幼失去母爱,又受到众多庶母与异母兄弟的...[详细]

江恒游 [公元1958年-1984年]

  • 江恒游,1958年出生在广西宾阳县一个老干部家庭。父亲江如浩,是一位1948年参加革命的老游击队员,老共产党员,曾率领游击队转战十万大山,剿匪除霸,英勇善战,屡立战功。1949年全国解放后,转业在广西南丹锡矿担任领导职务。1962年,4岁的江恒游和哥、姐随父母从县城被下放到农村,在农村生活14年...[详细]

蒋德军 [公元1959年-1984年]

  • 蒋德军(1959—1984),安徽省砀山县曹庄乡蒋庄村人。 德军先后在铜川广阳小学、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矿小学、陕西煤炭基建公司中学读书。9岁时其母去世,其父肩负全家7口人生活重担,无暇顾及蒋德军,加之“文革”-影响,蒋德军毫无法纪观念。初中二年级时,一次为下楼梯和一个同学争吵、撕打,...[详细]

黄兆均 [公元1908年-1984年]

  • 黄兆均(1908~1984),又名习练,斗门乾务人。青年时在美国学习飞行,民国22年(1933年)回国与梁买送结婚。次年到广州,由同乡刘锦涛介绍进入广东空军司令军官班继续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国30年(1941年)12月美国对日宣战后,黄兆均参加美国空军,民国32年(1943年)被派到中国...[详细]

黄泽光 [公元1890年-1984年]

  • 黄泽光(1890~1984 年),江埔钓鲤村人。他14 岁高毕业后考入广州培正中学;4 年后毕业,随即参加由政府组织的第一批勤工俭学海外留学学生团,到法国勤工俭学,晚上在餐馆打工,白天到巴黎大学法语系学习,因学习勤奋,成绩优良,美籍华裔李锦伦便介绍他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语系学习。1912 年,毕...[详细]

黄桐华 [公元1910年-1984年]

  • 黄桐华(1910~1984年)广东省梅县人。幼年有家乡小学读书,继入兴宁县新曜乡国文专修学校,后到广州知用中学读高中。因家贫辍学,边跟舅父学中国古典文学,边做家庭工役。 民国19年(1930年),黄桐华在国民党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政训处总务科任少尉科员,经常接触宣传科的李伯球。李是国民党临时行...[详细]

黄焯 [公元1902年-1984年,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

  • 黄焯(1902~1984)语言文字学家。字耀先,一字迪之。湖北省蕲春县人。国学大师黄侃之侄。1927年毕业于武昌中山大学中文系。曾在南京任教,后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顾问、湖北省语言学会顾问等。 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学、文字学、音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