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揭阳市> 揭西人物

刘向东

[公元1906年-1984年]

刘向东为[公元1906年-1984年]

  刘向东(1906~1984年),乳名盛草,学名汉荣,曾用名潜迅、何向东,本县良田乡水井头村人。8岁进私塾读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1924年秋,转读于河婆大山下国文专修学校。1926年,考进潮州金山中学,后因学费高昂而转学韩山师范学校。1927年初,经黄敬舟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许多进步师生被捕,刘向东-离校回乡。1928年初,刘向东受聘到河婆溪角小学任教,并参加创办《河潮社》,刻印出版小册子,揭露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是年夏,刘向东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在一小学任教员。
  1930年12月,刘向东回到广州。19 31年考进上海暨南大学高中师范科,结识了大学部社会科学系进步学生胡守愚和进步教师邓初民、李达等人。“九·一八”事变后,刘向东与广大学生到南京-,上街--。
  1934年夏,刘向东在上海暨大高中师范科毕业后,到陆丰河田初级中学任教。1935年秋,考进日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并受聘担任胡文虎在新加坡办的《星中日报》驻东京特约记者;同时还参加郭沫若等组织的进步团体。1936年12月初,为了抗日,刘向东放弃在东京读大学的机会,到《星中日报》社任《星火》副刊和《国际论坛》。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刘向东辞职回国参加抗战。1937年7月中旬,他以记者身份,由新加坡取道香港,经西安到延安,得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尔后,回到广东工作。10月底,刘向东由梁威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到广州教育实践社,培训抗日青年干部。他和梁威林等利用培训之机发展共产党员,成立党支部。1938年初,刘向东被任命为抗日教育实践社下乡流动工作团的队长,带领队员先后到中山、宝安、东莞、南海等县宣传抗日,并协助中山县孙康、阮洪川等建立“抗先队”。同年秋,刘向东受党组织派遣任国民党第四野战区政治部宣传科科员。1938年10月中旬,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国民党“广东省动员委员会”成立,刘向东任督导员,并在肇庆、四会县一带建立“西-年”、“农抗会”、“自卫队”等抗日组织。广州沦陷后,刘向东被调到设在香港的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工作。
  1939年1月,中共省委派刘向东到敌后珠江三角洲吴勤领导的部队(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工作,担任政训室主任。经过三年多的艰苦细致工作,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不断提高,终于把“广游二支”改造成八路军、新四军式的抗日武装。后广游二支队同其它兄弟部队一起发展壮大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3060多人),成为华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1943年2月,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成立,刘向东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945年1月15日。珠江纵队成立,刘向东任纵队政治部主任,积极协助地方实行“减租减息”,建立人民政权。5月,刘向东与梁嘉、谢斌组成珠江纵队西江指挥部,以广宁为中心开展对敌斗争,准备与王震南下部队配合,实现建立粤赣湘边根据地的战略决策。抗战胜利后,王震部队奉命北返,刘向东等仍率部就地坚持同顽固派作斗争,并被任命为西江地委常委,还先后兼任南海、番禺、顺德三县工委委员、中心县委委员、西江特委委员、西江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1946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双十协定”精神,命令东江纵队骨干北撤山东烟台,刘向东被留在香港负责党的组织和联络工作。1947年春,刘向东被中共香港分局派往潮汕地区任地委副书记兼军事指挥。同年6月,“潮汕人民抗征队”在大北山天宝堂成立,刘向东任司令员。1948年7月,刘向东被任命为闽粤赣边纵副司令兼潮汕支队司令员。他和其他指挥员一起,带领部队坚持在闽粤赣边界的兴梅和潮汕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取得五次反“围剿”的胜利,给国民党 派以沉重的打击,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创造了有利条件。1949年8 月,刘向东同其他指挥员一起奉命率部北上江西赣州与南下大军会师,并参加了叶剑英主持的赣州会议,刘向东被任命为珠江地委书记兼珠江军分区政委。1949年10月中旬,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解放,刘向东迅速组织部队清剿国民党残部,发动群众恢复生产,安排群众生活;同时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为解放万山群岛和海南岛夜以继日地工作。
  1950年夏,刘向东转入地方工作,先后在佛山、宝安领导土改。1951年7月,调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农林厅任第一副厅长、党组书记,为发展广东的农林业和恢复广东国民经济做出了贡献。1953年后,调任中央水利部计划司副司长、司长,1958年改任中央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司长。1960年调任国家建委燃料局局长。1961年任国家计委地区局副局长。1962年,刘向东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下放到佛山地区任地委副书记。他和群众艰苦奋斗,度过难关,为恢复发展佛山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文革”期间,刘向东受到冲击。1969年,他被下放到湖北省襄北“五·七”干部劳动,一连8年在逆境中劳动、生活,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从不动摇,对党忠心耿耿。粉碎“-”后,刘向东回到中央机关,党中央根据他本人的要求和健康状况,安排到国家计委农林水利局任顾问。
  刘向东晚年多病,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写成了革命回忆录《回顾珠江纵队》一书,同时还为许多地方编写党史、军史提供了珍贵的革命史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4年12月18日,刘向东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良田乡   良田乡位于县境西北部,高山环绕,平均海拔500米,东与大北山林场交界,南临河婆镇,北与西田乡毗邻,西与五华县接壤,距县城26公里,面积53.05平方公里,人口0.93万。辖4个管理区,33个村民小组。 相传古代村民居住分散,为统一交纳地税,在今新建楼附近凑置一部分农田作为交税之用,故得名粮田。“粮”“良”同音,后人便改“粮”为“良”。1959年7月,良田由…… 详细++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