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陈世兴 [公元1920年-1984年]

  • 陈世兴(1920—1984) 石泉县凤阳乡同心三村人。祖辈以务农为生。他从小跟随父辈犁田打耙,插秧播种,早出晚归,一心务农,是一把做庄稼的好手。人民公社建立后,群众推选他当了生产队长。他向大家表示:一定要改变穷队面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在任职期间,对全队那里种树木,那里种庄稼,那里修梯地,那...[详细]

陈梦韶 [公元1903年-1984年]

  • 陈梦韶(1903~1984年),原名陈敦仁,同安县人。9岁随父往南洋,入私塾读书。15岁就读于寻源书院中学部。民国10年(1921年)入厦门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厦门、龙溪、永安等地中学和师范学校任教务长及语文教师。民国34年秋,回厦门大学担任《中国语文》、《文字学》、《现代...[详细]

陈坤福 [公元1906年-1984年]

  • 陈坤福,龙岩市小池乡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他14岁入龙岩袁氏馆子弟班学汉剧,16岁后参加龙岩“新乐天”和广东“老三多”等戏班演戏,拜广东名丑唐官贤、刘阿周、阿文丑等为师,专工汉剧丑角。由于他相貌奇特,身段洒脱,音色铿锵,唱腔流利动听,表演诙谐风趣,演出很受欢迎。19岁出师后,便很快...[详细]

程国才 [公元1955年-1984年]

  • 程国才(1955~1984年) 程国才,1955年11月出生于漳平新桥上坂自然村一个贫农家里。念小学、中学时,他从老师们经常讲黄继光、罗盛教、雷锋等英雄事迹中,受到教育。1975年应征参军,在厦门守备区十四团二营五连,历任战士、卫生员、助理军医等职。 程国才在部队的教育下,树立了为人民服...[详细]

陈番西 [公元1899年-1984年]

  • 陈番西(1899年—1984年),原籍安溪,后定居漳州(今芗城)。年轻时因家境贫困,刚满16岁就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谋生。在异邦,经乡亲介绍进泰升机器厂当学徒。在那里,他学会许多技术工艺,学会驾驶、修理汽车的技术。三年满师后,他当了司机,很快又升为机匠。民国16年回国定居在漳州,先后受聘...[详细]

曹秀清 [公元1902年-1984年]

  • 曹秀清(1902—1984)陕西省米脂县人,是著名抗日将领杜聿明的夫人。后杜聿明被俘,她以一个家庭妇女的身份,带领婆母、儿女到了台湾。经过周恩来总理精心、周到的安排,女儿杜致礼、女婿杨振宁的联系,1963年5月20日,曹秀清从纽约上了飞机,飞到瑞士日内瓦,住了几天后,又由日内瓦经莫斯科取道回国,...[详细]

曹鸿都 [公元1919年-1984年]

  • 曹鸿都(1919~1984) 本县何家集乡曹家沟村人。1935年2月鸿都参加了秀延县保卫队,后调到中央保卫局特务队任战士,曾给博古、林彪任警卫员。 1937年4月25日,周恩来副主席、张云逸副总参谋长等乘车南下同蒋介西谈判,由鸿都等十几名警卫战士护送。当行进到甘泉湫沿山时,遭到土匪的突...[详细]

蔡孝固 [公元1908年-1984年]

  • 蔡孝固(1908~1984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晋江石狮塘边村(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 孝固小时在家乡读私塾,民国13年(1924年)往台湾,以叔父蔡种来处学习经营布业。民国15年,回大陆家中;翌年往菲律宾,初半工半读。民国19年,返乡结婚;婚后重往菲律宾,在马尼拉市创办义成...[详细]

朱宪彝 [公元1903年-1984年]

  • 朱宪彝(1903-1984)天津人。我国著名的内分泌学家和医学教育专家。1922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3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并以连续五年以上得第一名的优等生资格,荣获温巴姆奖学金。毕业后留协和任内科住院医师。1934年开始系统研究钙磷代谢。1936年秋,去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系进修,完...[详细]

诸乐三 [公元1902年-1984年]

  • 诸乐三(1902—1984),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号南屿山人,孝丰鹤鹿溪(今安吉塘浦乡)人。幼得父献庄启蒙,14岁能赋诗作字,常为乡邻书写楹联匾额。19岁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医,得名医丁甘仁器重。同年又从吴昌硕学艺。先后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昌明艺专、中华艺术大学执教;抗战爆发后返里,在设...[详细]

周珠山 [公元1913年-1984年]

  • 周珠山(1913~1984),武陟县姚旗营人,出身农民家庭,1936年参加红军。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连部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武工队长、营长等职。先后参加过著名的昔阳县、东关、响堂铺、拐儿镇、狼牙山、沙河、浴鲁等战斗和蟠龙战役及举世闻名的百团大...[详细]

赵维新 [公元1915年-1984年]

  • 赵维新(1915—1984) 扶风县城关镇赵家村人。生前任扶风县畜牧兽医站主任多年。 他幼年家贫,14岁时才上了小学,曾任过小学教员。民国31年(1942)自愿去西北农学院兽医防治人员训练班学习,时扶风县境牛瘟蔓延,死亡耕牛千余头,农民恐慌。赵维新协同省农改所、西农师生...[详细]

赵秉谦 [公元1912年-1984年]

  • 赵秉谦(1912年~1984年) 原名赵辑盈,南乐县近德固乡赵家庄人。1932年在学校参加读书会,1933年在河北省立大名师范读书时参加反帝大同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秉谦返乡参加抗日活动,于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河北抗日民军四支队,任排长、指导员等职。1938年5...[详细]

张向毅 [公元1906年-1984年]

  • 张向毅(1906-1984),名廷德,以字行。修武县南门大街人。先后就读于修武小学,郑州、汝南、开封中学,并作为旁听生在北京大学深造三年。曾担任过修武高小、博爱中学、焦作中学、修武大道中学、修武县立师范的教师或校长;新乡《豫北日报》社;豫北-委员会委员,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太行文化出版社太南...[详细]

张福绥 [公元1942年-1984年]

  • 张福绥(1942.6~1984.8),河南省商丘县人。1958年考入开封市交通局汽车驾驶员学习班学习,毕业后任开封市汽车运输公司五车队驾驶员。他对驾驶的车辆,精心保养,使车辆操作灵活,整洁如新,创造连续26年(至去世前)无事故的成绩。张福绥一心为公。一次车队后边的篱笆墙突然起火,火随风势迅速蔓延...[详细]

邰义 [公元1921年-1984年]

  • 邰义(1921—1984) 凤翔县田家庄南小里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世代兼营木版年画的家庭。其家从明正德二年(1507)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继承先人所传画业,经营有万顺画局;曾祖邰正荣于道光十五年(1835)改为荣兴画局;祖父邰润于光绪十九年(1893)又改为世兴画局,历时19...[详细]

姚槐 [公元1904年-1984年]

  • 姚槐(1904—1984) 字畏三。象县(今象州)人。1922年任象县警备队文书。1926年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南宁分校步科受训。1927年被派到百色桂军任副官、参谋、连长等职。1929年在黄埔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学习,后到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1930年任广西大学军训部主任,次年任广西-督察署参...[详细]

杨俊臣 [公元1917年-1984年]

  • 杨俊臣(1917-1984),乳名改成,修武县江旁庄人,出生于一个唢呐世家。祖父继宗,因家贫无生活出路,乃学。吹唢呐,操此业达数十年之久。在县境内颇有名气。父法忠,自幼跟老人学艺,在技艺上刻苦研讨,锐意求精,青年时代已闻名遐迩,且广收讨乞孩童为徒,对他们说:"干这一行虽被人看作是下九流,但总比拿...[详细]

许敬参 [公元1903年-1984年]

  • 许敬参(1903~1984),字道元,开封市人。为许钧长子。河南大学文学士。30年代任河南省博物馆古物研究员。40年代末去台,后赴美国定居。1980年回国,任国家文史馆馆员。对文物考证、鉴赏及古文字颇有研究。工书善画,书工甲骨文、魏碑,厚重挺拔。1934年,在省会开封举办的河南省现代书画展览会上...[详细]

薛书元 [公元1907年-1984年]

  • 薛书元(1907~1984.2),开封市人。生于开封西小阁街。其父薛应祥是武林高手,擅长祖传炮拳。薛书元自幼酷爱武术,7岁即随父学习炮拳,12岁拜镖师-力(号称"王大力")为师,苦攻大洪拳5年。20年代参加冯玉祥部队,随从苗凤山教练学习武术、劈刺、体操等。后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为最后一届毕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