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人物

杨俊臣

[公元1917年-1984年]

杨俊臣为[公元1917年-1984年]

  杨俊臣(1917-1984),乳名改成,修武县江旁庄人,出生于一个唢呐世家。祖父继宗,因家贫无生活出路,乃学。吹唢呐,操此业达数十年之久。在县境内颇有名气。父法忠,自幼跟老人学艺,在技艺上刻苦研讨,锐意求精,青年时代已闻名遐迩,且广收讨乞孩童为徒,对他们说:"干这一行虽被人看作是下九流,但总比拿碗要饭吃强。"为本县和附近县培养了一大批有名的唢呐艺人。
  俊臣12岁随父学艺,从小受到极严格的训练,加以自己虚心好学,苦练不辍,故吹奏技艺精湛,戏路广阔,未及成年,县人就尽知"改成"之名。正当他技艺发展渐臻成熟时期,恰值全国解放,旧社会被人视为下九流的吹鼓手,翻身解放成为受人尊敬的民间艺人,从此开始了他艺术生涯中的新生,为他的唢呐技艺向高、深、精、要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遂使他成为百里方圆内的唢呐名师。
  杨俊臣特别注意基本功的练习,尤其是运气功、舌尖功、指-,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故其吹奏技艺精湛,造诣深厚,指法娴熟,气息饱满,吐字清晰,感情充沛,细腻委婉,自然流畅。他吹奏的喜庆乐曲,如《百鸟朝凤》、《朝阳沟》、《新春乐》等,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心旷神怡,他吹奏的雄壮乐曲,如《穆桂英挂帅》、《打銮驾》等,能使人感到慷慨激昂,精神振奋,他吹奏的哀苦乐曲,如《秦雪梅吊孝》、《卧龙吊孝》等,能使人感到心酸意苦,凄然泪下。尤其是他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如乐曲中的最高音,他吹奏起来,毫不费力;他不识现代乐谱,但凡有新的乐曲,一听即会;他运气丹田,吹奏耐久,年逾花甲还多次参加吹奏比赛,仍能连续吹奏达6小时之久,令人叹为观止。
  杨俊臣吹奏戏路广阔,且具有豫北地区显明的地方色彩,他能随着时代的步伐,吹人民群众之所喜爱,奏社会主义之新乐曲。早在建国前,他吹奏的京剧《二进宫》、《甘露寺》等,就已烩炙人口,令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之感。建国后,他吹奏的范围迅速扩大。诸如怀梆、豫剧,越调、二股弦、四夹弦以及民间小调,无不精妙。他不仅能吹奏精彩的戏曲选段,且能吹奏数出整本的戏剧。故凡闻改成参加吹奏,无不出现道堵途塞、人山人海的盛况。
  杨俊臣深知旧社会的苦难,新社会的幸福,所以建国后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凡遇国庆、各种代表会、劳模会、欢送新兵入伍等,他必亲自参加吹奏,不索任何报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苑内,百花齐放,争娇斗艳,沉默了10多年的杨俊臣,虽已年逾花甲,却精神振奋,老当益壮。焦作市一些大的厂矿,甚至山西省晋城煤矿为庆高产,开劳模会,亦慕名邀他前往吹奏,并录了音。1981-1983年,全县春节文艺汇演,10多个唢呐班参加演奏,杨俊臣亲自率领的江旁庄唢呐班,全部夺得第一名。这数年间,武陟县小段、陈堤、谢旗营等大队组织的有武陟、修武,获嘉等县唢呐名师参加的6次吹奏乐比赛,杨俊臣均以他精湛的技艺,力挫群雄,荣获冠军。
  1984年春节,杨俊臣突患重疾,迅即逝世。附近县的同行闻此噩耗。不约而来吹奏送葬者近百人。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