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张超 [公元1923年-1968年]

  • 张超(1923—1968)蓬莱县(今蓬莱市)张家窑村人。1938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胶东蓬黄战区青年干事,黄县青救会组织部部长、副主任,蓬莱县青救会主任,胶东南海区各救会副会长兼青救会主任。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即墨县委书记、中共南海地...[详细]

张 昕 [公元1914年-1968年]

  • 张昕(1914—1968)原名张云祥,曾用名张文华、张雨村。利津县利津镇西南街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秘书、汝南中心区委书记、新蔡县委书记、新四军五师政治部-科科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和财务部副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后勤学校政委、长...[详细]

于万东 [公元1917年-1968年]

  • 于万东(1917—1968)平阴县李沟乡北茅峪村人。1956—1966年带领35人,把全村3条沟10个岭2375亩荒山全部绿化起来。 1964年任大队贫协主任,1966年任李沟公社副社长。1963年获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详细]

于可林 [公元1894年-1968年]

  • 于可林 (1894—1968)泰安县人。192 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北望村党支部委员。 1937年10月,参加泰安县民众抗敌总动员委员会。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武装起义,后任泰东县参议员。1939年秋,在县委支持下自任学董。先后创办了黑石埠抗日小学、东南望抗日小学、西南望抗日小学。他坚...[详细]

远千里 [公元1915年-1968年]

  • 远千里(1915~1968)学名远保坤,又名秀昆、秀峰。河北任丘人。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在“少年国际共产主义”组织教育下,热心阅读新文学刊物,开始写诗,署名“千里”。同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报名参加学生军,写诗做宣传。1932年保定二师...[详细]

颜化平 [公元1914年-1968年]

  • 颜化平(1914—1968)原名颜道治,曾用名颜任之。滕县(今滕州市)洪绪乡颜楼人,1938年1月,在善崮参加抗日训练班,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滕西抗日民族救国会政训员、中共滕西县委宣传部部长、滕西工委书记等职。 1941年9月调鲁南一行署工作。1943年下半年,开展恢复湖...[详细]

杨庭芸 [公元1888年-1968年]

  • 杨庭芸(1888—1968)苍山县庄坞村人。“七七”事变后组织武装,自任团长,其队伍被习称为“杨团”。后所部被改编为八路军东进支队四大队。1941年10月日军“扫荡”鲁南,其家人被俘,日伪诱逼其部改编为“剿共团”。1944年4月在中共教育下率部起义,任山东军区警备九旅十七团团长。新中国建立后任省...[详细]

杨松贵 [公元1885年-1968年]

  • 杨松贵(1885—1968)女。蒙阴县垛庄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村妇救会长,后为鲁中区参议员。积极带领妇女推米磨面、做军鞋。她还多次救护八路军战士, 护理伤病员。日伪曾悬赏500元伪币抓捕她。她毫不畏惧,继续为革命工作奔波,还相继送4个儿子参加革命,大儿媳接替她担任了村妇救会长。 ...[详细]

杨朔 [公元1913年-1968年]

  •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字莹叔(1937年改用现名)。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北街人。当代散文作家。杨朔青年时代随舅父到哈尔滨,在一家英国商行当办事员,并开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后当英文翻译。“九一八”事变后,他愤然离哈去沪,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出版抗日进步书籍。1937年赴延安。1...[详细]

蒯仰山 [公元1905年-1968年]

  • 蒯仰山(1905—1968)字洪涛。潍城区城里人。他师承家学,其曾祖、祖父均系潍城儿科名医,至仰山已是三世医。他19岁悬壶行医,专治婴幼儿症。因攻有专长,疗效显著,年轻时人称“小蒯先生”。1935年,他任潍县中医公会副会长。建国后, 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响应人民政府号召,联系中医界同仁,于195...[详细]

徐又彬 [公元1918年-1968年]

  • 徐又彬 (1918—1968)原名育彬。 汶上县义桥乡人。1937年考入武汉炮校,1938年脱离国民党炮校,赴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被安排到青年训练班干部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国民党38军中做策反工作。1945年7月发动起义成功,部队改编时任团政委。淮海战役后,任师政治部主任。1955年...[详细]

徐宪 [公元1928年-1968年]

  • 徐宪 (1928~1968) 朝鲜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学毕业。1947年后历任延吉县太平中学语文教员、副教导主任,延边第一高中朝文教研组组长,延边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副总。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诗《阿里郎——永恒之歌》、《两棵青松》,译著有《一面小白旗的风波》、《我在下乡的时候》、...[详细]

薛汉鼎 [公元1914年-1968年]

  • 薛汉鼎(1914—1968)莒南县大薛家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抗大四期学习。结业后先到新疆工作,1946年后回山东工作,1949年9月南下云南工作。“文革”前后任曲靖地委副书记、专署专员。“文革”中被破孩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组织为其昭雪。 ...[详细]

徐蝶姑 [公元1874年-1968年]

  • 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徐碟姑,佛教优婆夷(俗称菜姑),法名宏智。晋江池店华洲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其父徐克笑,母吴氏,均为茹素奉佛的佛教徒。碟姑自幼受家庭影响,笃信佛教。及长,嫁与仓头乡曾家为媳。因受翁姑-,长住娘家。 时清濛乡有一菜姑林严智与她为同道善友。林严智荐引...[详细]

熊十力 [公元1885年-1968年,著名哲学家、史学家]

  • 熊十力(1885~1968),名继智、定中、升恒,号子真,中年以后更名十力,晚年自号漆园老人。上巴河镇熊坳张家塆人。 其家境贫寒,父亲为塾师,熊八、九岁还为邻家放牛,10岁才随父就读,极为勤奋,深得父亲喜爱。12岁时,父病故,遂辍学,仍为牧童。他酷爱读书,放牛时手不释卷。 熊对清廷的腐败...[详细]

吴卓先 [公元1904年-1968年]

  • 吴卓先 (1904—1968)原名吴立源,又名吴建章。莱芜县丰登官庄(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当选为莱芜县农民协会干事、副干事长。1933年后,历任莱芜县农民协会特别支部书记、县委委员、章丘县县长、历城县县长、山东省民政厅民政科科长、副处长。新中国建立后...[详细]

伍禾 [公元1913年-1968年]

  • 伍禾 (1913~1968) 原名胡德辉,笔名纪烟、苏眉甥。湖北武昌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小学教师,扬子江出版社送货员,《新华日报》营业主任,文艺出版社,南天出版社经理,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队员,广西艺术馆指导员,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新湖北日报》副刊。1949年后历任《湖北日报》,...[详细]

温应星 [公元1887年-1968年,清华大学校长(1928.4-1928.6)]

  • 温应星(1887年-1968年5月28日),字鹤孙,广东新宁人(今广东台山),父亲为清朝进士、七品知事。1901年进入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预科学习,后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前身,今西南交通大学),1904年毕业并赴美留学,进入弗吉尼亚军校学习,1905年6月15日奉命转入西点军校,为...[详细]

王兆林 [公元1884年-1968年]

  • 王兆林(1884—1968)回族。济南人。武术家。1920年与赵春岭、王兆延首创山东省回族武术组织“俊英武术社”,培养出众多著名武术家。新中国建立后曾任省武协副主席和省政协委员。...[详细]

王宜之 [公元1904年-1968年]

  • 王宜之 (1904—1968)临淄县敬信乡(今属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乡) 崖付庄人。1932年齐鲁大学毕业,任临淄县中学教员。1938年参加抗日武装,后编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三支队十团,任团部秘书。1941年后,历任清河专署盐务局局长,渤海行署工商局、农林局局长,黄河港务局局长等职。1952年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