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孙渡 [公元1895年-1967年]

  • 孙渡(1895—1967),字志舟,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中央军校(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昆明分校)第十六期毕业,后任国民政府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陆军上将副长官。 1895年农历5月初5,孙渡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 1915年陆军小学(...[详细]

潘清启 [公元1900年-1967年]

  • 潘清启(1900~1967.1),广东梅县人。高中毕业后,到印度尼西亚孟加锡宏昌公司做工。后开设锦兴公司,并到上海开设南洋贸易公司。 1952年送子回国读书。1953年末,应中共梧州市委-部部长熊河清的邀请,在印尼筹集资金,到梧州投入私营九联生粉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联生粉厂),并任公司...[详细]

潘鹤鸣 [公元1895年-1967年]

  • 潘鹤鸣(1895~1967.5),广东省顺德县人。 民国26年(1937年) 9月,任梧州兴华电池厂副司理。27年广州被日军侵占,广州兴华电池厂全体股东及其家属迁到梧州,并投资扩充梧州兴华电池厂,潘鹤鸣改任工务主任。34年8月, 梧州市兴华电池厂与广州兴华电池厂实行各自独立核算,分开经营,潘...[详细]

马小弟 [公元1913年-1967年]

  • 马小弟(1913~1967),又名马伯良、马金根。上海人。12岁开始作临时工,经常失业。民国27年(1938年)进英商马勒船厂,在中共地下党员毛良的启发教育下,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以结拜“九兄弟”、“弟兄会”等形式,团结工人群众,发动抗征兵、抗拉夫等斗争。在这基础上,成立厂工会,办起了工人食堂...[详细]

吕竞存 [公元1897年-1967年]

  • 吕竞存(1897—1967) 字镜秋。临桂人。清宣统二年(1910)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1914年就读于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 军政府第一-卫营连长。1921年任桂军第二路司令部副营长,又任第二混成旅参谋。1923年任桂军第五独立旅郁林(今玉林)...[详细]

吕家鸿 [公元12年-1967年]

  • 吕家鸿(0012—1967),宝堰乡丁角村人。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南通农科大学附中、镇江中学、苏州中学。民国22年(1933)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民国26年任滁州中学教员。次年初,日军入侵滁州时,随学校训育主任率领二三十名学生转移后方,途遇胡宗南,被吸收参加随军服务团,为总干事。胡宗南成立中央军校...[详细]

李子光 [公元1902年-1967年]

  • 李子光,原名贾一中,1902年10月7日出生在蓟县西山北头村。1922年于宝蓟中学毕业后,经舅父介绍到西北汽车公司当职员。凄凉荒漠的西北大地,被官僚、军阀 后疮痍满目,李子光痛恨-,急切地想寻求救国救民的途径。1926年,他去绥远,在《西北实业日报》当校对和新闻,因职业之便结识了绥远《教育公报》...[详细]

李新民 [公元1900年-1967年]

  • 李新民(1900~1967年),又名新铭,原名世勋,号守恒,乳名德元,李一谔烈士的胞弟。金卫乡长春村人。幼年时过继到山阳甸山,为叔父李修凝嗣子。民国12年(1923年)考入上海文治大学。同年9月经侯绍裘介绍,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文治大学区分部常委兼学生会会长。在校期间,参与组织-,宣传反帝反封建...[详细]

李西侯 [公元1895年-1967年]

  • 李西侯(1895~1967年),原名李晋猷,字西侯,镇江人。1918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0年,受聘于私立润商小学任教师。时常投稿于《新镇江》,揭露社会弊端。1923年,镇江小学校职员联合会成立,被推选为理事。共产党员恽代英来镇,在第六中学发表演讲,激发了李西侯的爱国热情,遂经...[详细]

刘耀扬 [公元1892年-1967年]

  • 刘耀扬(1892-1967)字师尚,孟县南街(祖籍堤北头村)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授中将衔。历任云南讲武堂学校步兵科科长、滇东补充团团长、云南靖围第五军总参谋长,代理滇东镇守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北伐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参谋长,进驻中原开封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兵工厂厂长、河南省保安处长...[详细]

李嘉言 [公元1911年-1967年]

  • 李嘉言(1911~1967),字慎予、泽民,笔名高芒、景卯、家燕、常山、慎予,武陟县布庄村人。是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家、教授。 李早年在河南沁阳省立第十三中学、开封省立第二中学和开封国立河南大学预科读书。中学时代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开封团市委书记,因从事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在狱中...[详细]

李大寰 [公元1905年-1967年]

  • 李大寰(1905~1967) ,壮族,初中文化。1905年出生于古蓬乡三浪村。1945年2月,任古蓬乡乡长兼抗日自卫队大队长,组织领导当地群众开展抗日斗争。解放战争初期,与韦盛经、樊茂春等人组建人民武装队伍,担任三浪(枝林) 武装基干队长。1947年9月16日,参与 指挥古(蓬) 思(吉) ...[详细]

李呈瑞 [公元1913年-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李呈瑞(1913-1967)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模范师3团排长,红3军团政治部直属政治处组织干事,红1军团4师12团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政治部直属政治处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中队政...[详细]

雷沛鸿 [公元1888年-1967年]

  • 雷沛鸿(1888—1967) 字宾南。宣化(今南宁)人。4岁接受启蒙教育,14岁中秀才。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两广简易师范文科,不久考入广东高等学堂预科。三十一年考入两广高等实业学堂(后改名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间在香港加入同盟会,并发展堂兄雷鲲池等入盟。先后在广西发动筹办...[详细]

胡玉堂 [公元1900年-1967年,抗英爱国首领]

  • 胡玉堂(1900—1967)佤名昆散。云南沧源人。班老王,抗英爱国首领。胡玉堂年少时曾游历到缅甸的腊戌,滚异和瓦城一带。从而很早就意识到英国人蚕食中国疆土的险恶企图。回到佤山后,他就建议并帮助老父昆翁组建了一支30人的常备自卫武装,随时准备还击入侵的英国人。后来,他的哥哥昆鄂不幸早逝。胡玉堂继任...[详细]

胡隅平 [公元1890年-1967年]

  • 胡隅平(1890年~1967年) 号安方,范县陈庄乡胡屯村人。幼读私塾,及之年长,投笔从戎,入保定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累升至团长。因感军阀混战,国事日非,于1927年愤而解甲归田。 回乡后,胡隅平与朱泮生一起协力办学,拆除庙宇,建教室10间,聘请进步人士为教师,...[详细]

霍守义 [公元1898年-1967年]

  • 常恩多字获三,满族。1885年出生于海城西东三台子村的一个贫苦家民家里。 恩多5岁无母,9岁丧父,11岁进在伯父家的抚养下入小学读书,又经岳父的资助入了师范学堂,19岁毕业后,在本村任小学教员。1919年,他怀着救世爱国之心,参加了奉军。 1922年,常恩多考入了“东北陆军讲武堂”。他勤...[详细]

还寄萍 [公元1908年-1967年]

  • 还寄萍(1908~1967.3),曾用名还佩琮。江苏省盐城县庙子村人。民国17年(1928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重新入党) 。历任江苏省盐城贫儿院教师,中共盐城县委书记、 副县长, 华中党校教师,苏北行署秘书,梧州专署秘书长,横县县委书记,1955年任梧州市市长,广西农...[详细]

黄盛金 [公元1891年-1967年]

  • 黄盛金(1891—1967),邕宁县蒲庙镇人,艺名小武金,又名黄少金兄盛华,在该地戏班中小有名气。黄盛金受其兄影响,酷爱地方戏,14岁即离家投班,拜师学艺。17岁时在良庆圩上演《反唐州》,因班中人手不足,由他顶演杜葵(小武)角色,颇受观众欢迎,遂改演小武,艺名小武金。后经苦练,中气充沛,嗓音更为...[详细]

洪天寿 [公元1911年-1967年]

  • 洪天寿(1911~1967),原名洪添寿,字仁山,句容东昌乡裔庄人。5岁入本村私塾就读,后转入句容代用小学、县立初级中学,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得教师器重。1931年秋,曾先后担任县立女小教师和谢巷、裔庄小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一支抗敌自卫武装,保境安民。 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