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人物

洪天寿

[公元1911年-1967年]

洪天寿为[公元1911年-1967年]

  洪天寿(1911~1967),原名洪添寿,字仁山,句容东昌乡裔庄人。5岁入本村私塾就读,后转入句容代用小学、县立初级中学,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得教师器重。1931年秋,曾先后担任县立女小教师和谢巷、裔庄小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一支抗敌自卫武装,保境安民。
   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在东昌、青山、茅庄三乡成立抗日自卫队,任队长。4月,新四军委派巫恒通组建句容东北区民众抗敌自卫团,以三乡自卫队武装为基础,编成第一大队,洪为大队长。1940年初,改编为新四军新三团,任第一营营长,出入京畿,打击敌人,威震一方。是年夏,茅山抗日根据地建立区级政权,洪任句容一区区长。他采取分化瓦解和各个击破的策略,争取教育多数,孤立打击少数,使猖獗一时的当地匪患逐步得到平息,抗日政权得到巩固,群众誉称洪天寿为“老天”。
   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日军对茅山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形势非常险恶。10月,洪为苏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审时度势,智勇双全,针对严峻形势坚韧不拔,坚持斗争。1942年以后,洪随新四军六师师长谭震林渡江,前往淮南根据地参观学习,收获很大,为后来进行异常尖锐复杂的斗争,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次年1月,镇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洪任县长,肩负着控制长江沿岸南北联系和铁路沿线东西贯通的重任。当时在镇句县沿江及铁路线交通要隘,除驻有日军外,还有闻名于镇、丹、句三县境的伪军“十三把指挥刀”。洪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小茅山开香堂收徒弟,利用帮会势力瓦解敌伪,并为我所用,建立多处秘密可靠的交通站。
  1944年底,粟裕率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特务一、四团及地方干部300多人南下,经句北下蜀与龙潭之间渡江穿越铁路。洪周密安排,做好沿江沿路伪军工作,全力掩护,使全部人员和辎重安全通过敌人-线。1945年6月,洪调离镇句县,担任溧阳县独立团团长,兼任卫戍司令。10月,随新四军北撤。1946年1月,任中共华中分局江南工委委员、办事处淮南站站长,负责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工作。全国解放后,任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文革”中,于1967年11月20日受破孩含冤逝世,终年56岁。1978年6月27日,冤案昭雪,安葬于上海龙华革命公墓。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