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1898—196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青田高市乡人。家乡养正小学毕业后就读丽水省立第十一师范。1918年,插班考入省立体育学校,仅一月毕业。恰逢其父 、同乡杜志运将军当选国会议员,请求提携,借一处州中学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投考保定军官学校,因成绩差未取,又经杜志远向主考官疏通,以...[详细]
安波(1915—1965)原名刘清禄。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庙沟村人。中国现代音乐家,革命文艺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1931年,考入牟平县中学,毕业后考入曲阜师范学校,1934年转入济南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济南学联秘书长。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详细]
钟香(1929—1965)男,广东大埔人。194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战士、班长、政治指导员、上尉助理员等职。钟香在部队期间,机智勇敢,顽强战斗,英勇杀敌,前后参加过大小战斗20多次,多次受到部队的表扬和奖励。1964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1965年3月调任仁化县供销...[详细]
张庆鸿(1881~1965) 商州人。自小家境贫寒,失去上学读书的机会。十二岁离家,学艺于龙驹寨姚天鹏所办的二黄班社“善庆班”,与汉剧著名艺星吕庆华为同科师兄弟。庆鸿学艺刻苦扎实, 吊嗓练功,寒暑不辍,一得空暇,就请师傅讲授。有时涉足剧场,观赏揣摩,欣然自得。出师后主攻丑角行当。演《三搜府》中...[详细]
张默君 (1883-1965 ) 中国同盟会会员,上海神州女校校长,妇女运动先驱,中华民国教育家,记者。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女,1883年出生。其父是老同盟会会员,受其影响,她从小滋长了民主民族革命思想,敢于冲破女子读书的障碍。早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学及圣约瑟女书院,并加入中...[详细]
冼玉清(1894~1965),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堪称岭南第一位女博学家、20世纪广东不可多得的女学者和女诗人。她对岭南历史、风物、史志文物的发掘与整理,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她集诗人、画家、文史考证、金石考证、金石鉴赏、收藏家于一身。她许多独具匠心的著述不仅被她同辈学人所推崇...[详细]
释纯鉴(1899~1965),男,饶平东界仙春村人,原名刘双发。他16岁到屏山岩出家,拜释怡深为剃度师,19岁受戒,后到浙江宁波观宗寺听谛闲法师讲经,3年毕业,进人苏州灵岩山,从师卯光大师,学净土宗6年,28岁进江苏扬州高闵寺禅堂学坐禅,5年后离开扬州,到福州鼓山涌泉寺,跟随虚云大师3年,后转福...[详细]
邝磐石(1872~1965),字青年,号德荣,广东省开平县人。7 岁时曾入私塾,后因家贫无力继续求学,离家外出做工。他曾在当铺当杂工。当时当铺有一位管帐的师爷懂得中医,他很喜欢这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于是有空便教邝磐石读书写字,还教他学习中医知识。邝磐石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几年后他自学中医已颇有...[详细]
罗原觉(1891~1965),原名泽堂,字韬庵、恽卢、韬元,号 “道在瓦斋”、“菜园病叟”等。广东省南海县紫洞乡人。出生在广州西关官宦书香之家,从小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常去家居附近的西来初地、玉器墟、天光墟等古玩字画摊档浏览,逐渐产生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兴趣。十多岁时在广东公学堂读书,后在广东高等师范...[详细]
李海泉(1902~1965年),原名李满船,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市江尾(今均安镇上村)。父亲李震彪早年从事镖师工作,晚年退休回到江尾转行打短工维持生计。为减轻生活负担,李震彪安排两个儿子李满甜和李满船到佛山“笑尘寰”茶楼(现改为百货商店)当学徒。在佛山,李满船遇到...[详细]
黄渊臣(1894~1965) 男,名隆源,字渊臣,本县渔渡坝人。幼年入私塾,后随父学医,熟记药性方歌及四大医学著作,身背药篓行医施药,一丝不苟,20岁时就成为当地名医,1934年移居县城,开办药铺。他擅长内科杂症及疑难病治疗。1940年被荐为镇巴县慈善会会员,主管合济药室,整日坐堂行医。凡遇贫...[详细]
哈德尔·艾孜木,维尔吾族,1934年11月生于新疆伽师县二区的一个贫农家庭。他7岁就跟着父亲给地主扛长工,吃不饱穿不暖,睡在恶霸地主阿不拉伯克的马圈里。有一天,他饿得心慌,拾了地上一个烂桃子吃,被地主发现,硬说是偷了他家的,一顿皮鞭打得他昏死过去。8岁时,地主的三条恶犬围住了哈德尔·艾孜木,父亲...[详细]
顾仲彝(1903—1965),名德隆,以字行,余姚廊下(今朗霞镇)人,生于嘉兴。父顾瑞来年轻时迁居嘉兴,开办铜丝店经营杂货,后改开同源祥书店兼办印刷厂。因火灾破产,家道中落。 顾仲彝7岁入私塾,10岁入秀水高等小学,后考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后为减轻家庭负担,报考嘉兴秀州中学当三年级插班生。五...[详细]
陈有维 (1910-1965) 国民党军上将。 湖南省桑植县人,1910年3月出生于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南岔村陈家湾。其父陈毅然,系当地富绅。曾就读国民小学。1925年夏,赴省垣参加升学考试,因误考期,入长沙尚智中学补习,后转考湖南一师未取。乃弃学从戎,投考黄埔军校第五期,得以录取。...[详细]
成逊三 (1895~1965),名德让,一字孙三,号东豳居士,耀县城内北街学古巷人。宣统三年(1911),入西安中等实业学校深造。继又考入杭州蚕业专科学校,专攻蚕桑。毕业回乡后,于民国十一年(1922),创办耀县乙种职业学校,任校长,从此,与学校讲台结下不解之缘,先后执教于西安农业学校、西安师...[详细]
陈国伦(1888—1965),号维豪,曾用名卓雄、若虹,新会县棠下石头慈湾村(今属蓬江区)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两广陆军中学堂(后改为速成学堂)步兵科,留堂任见习官、副区队长。清宣统二年(1910年)调任广东陆军小学学长、学生队长。辛亥革命爆发后,先后任中国同盟模范军教练官、广东...[详细]
安波 (1915~1965) 笔名显谛、牟生。山东牟平人。中共党员。 1937年毕业于延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历任鲁南费县师范教师,西北文协研究人员,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热辽文工团团长,冀热辽鲁迅文艺学院副院长、院长,东北文工团团长,东北鲁艺党委副书记、音乐部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详细]
张襄甫(1884-1965),字赞廷,城内人。清末最后一届秀才。早年在南方经商时就酷爱歧黄之术,闲暇时研读医著,并不耻下问,向当地医家请教学习。中年还乡,以行医为生,擅长内妇科疑难杂症,并长期在延寿堂坐诊。40年代后期,通过全省中医考试,由国民政府-颁发给行医证书。平遥解放后继续行医。1953年...[详细]
杨聂灵瑜(1890~1965),原姓聂,随夫改姓杨聂。女,湖北黄梅县人。基督教徒。民国4年(1915年),获美国爱尔兵大学学士学位。民国5年,获美国西拉叩大学硕士学位。民国1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教育。民国13年回国后相继任九江儒励女中副校长、南昌葆灵学校校长。民国20年夏,应上海工部局华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