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市> 荔湾人物

罗原觉

[公元1891年-1965年]

罗原觉为[公元1891年-1965年]

  罗原觉(1891~1965),原名泽堂,字韬庵、恽卢、韬元,号 “道在瓦斋”、“菜园病叟”等。广东省南海县紫洞乡人。出生在广州西关官宦书香之家,从小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常去家居附近的西来初地、玉器墟、天光墟等古玩字画摊档浏览,逐渐产生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兴趣。十多岁时在广东公学堂读书,后在广东高等师范学堂(中山大学前身)攻读文史专业,师从宿儒韩文举老师研习国学,并拜康有为、梁启超为师,对国学造诣日深。23岁在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毕业后,开始专门从事研究鉴别碑、帖、字画等文物和古铜器、古陶瓷、古文字等,积累了丰富经验。他眼光独到,鉴别力强,曾被称为“岭南碑帖第一人”。民国17年(1928)成为广州博物院的主要筹委之一.康有为、梁启超和罗振玉父子亦经常请他鉴别古董。尤以藏古籍、拓本、碑帖闻名,把自己居室称为“聆梵书舍”,民国23年后迁居至东山改名为“敦复书室”。曾两次东渡日本与日本汉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等交流学术,后把日本汉学家赠送他的清水铜锣捐赠广东省博物馆。
  在广州沦陷期间,为保存珍品,罗原觉把大批藏品运往香港存放在冯平山图书馆,部分则留在西关寓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寓居香港,仍常往返粤港,从事鉴古、古物经纪等工作,且用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研究著述上,连续在《大公报》、《文汇报》上发表介绍藏品文章,主要有《张九龄书撰徐孺墓碣》、《唐鸡林道经略使印略记》、《沈振麟玉光骏图》、《元南雄州路总管府印》等。
  罗原觉藏品中特别珍贵的有《唐张萱宫苑按舞图》、《宋李公麟大阿罗汉像》、《元赵子昂龙王礼佛图》、《宋代五帝朝元图》等,石刻拓本有《汉武梁祠画像初拓本》、《汉刻孝堂山石室画像全幅旧精拓本》、《汉刻朱鲔石室画像全幅旧精拓本》等,宋善本图书有正、续、别集全套的《朱晦庵文集》、《新编方舆胜览》、《通鉴纪事本末》等。
  他晚年反复叮嘱家人,要把珍藏交回国家文物机构保存。五六十年代亲自把广东四 大隋碑之一的《隋故太原王夫人墓志》石刻、《宋傅二娘造石水笕记》石刻、《唐张九龄书撰徐孺墓碣》拓本、明版孤本《李卓吾评水浒传图像四十六册》、宋潮州窑瓷佛像三尊分别送交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中国图书馆和广东省、广州市博物馆收藏。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