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先,字亚升,1908年1月31日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任店镇大赵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赵进先6岁时,被父亲送到离家10里的二叔家上私塾,后又到本乡小学就读。由于他学习刻苦用功,成绩一直优秀,是同班同学的佼佼者,深受老师、同学和亲友们的喜爱。 赵进先虽生长在富裕之家,备受父母兄弟宠爱,但他没有半点...[详细]
詹宣猷(1885~1960年) 詹宣猷,字化南,清光绪十一年生。今管前乡西溪口人,后迁居县城后新街。民国3年(1914)毕业于延平师范简易科,后返乡务农;不久又进福州白水井私立福建法政学堂专学法律。 民国4年,詹宣猷与一、二、三都人士在管前创办民团,被推选为团总。民国5年,他筹设管前区立...[详细]
张袖东 (1882~1960) 张袖东原名德瀛,连城新泉北村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袖东自幼聪慧,早年受业于名师黄佩囊、苏玉衡。光绪三十年,以第一名秀才入县学深造,宣统二年(1910)以“贤良方正”赴京应试及格,民国2年(1913)应县知事考试及格。民国4年,署理广东恩平县知事,...[详细]
张西堂(1901~1960)本名张正,字西堂,大学毕业后以字行。祖籍湖北汉川,生于湖北武昌。早年曾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因病辍学。1919年复考入山西大学国文科。在校期间即开始学术研究,主攻朴学(研究群经诸子之学)。192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纲〉》,观点鲜明,材料扎实,指出了《...[详细]
张文(1887~1960) 张文,字香池,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出身贫苦,12岁始进蒙馆就读。清廷编练新军时,他应募入伍,来到广州,后在新军加入同盟会。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陆军速成学校,后又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并任同盟会保定支部军事部长,密谋起义,未成。辛亥革命后,广东组...[详细]
张万贵(1895-1960),艺名粉莲花、铁橛子。黑龙江省兰西县太平山村人。1914年从艺,拜黑龙江北派唱手傅金才(艺名傅七石子)为师,常唱蹦蹦戏,先工上装(旦),后唱下装(丑)。 1921年前后,经常与张景海、徐双喜、贾云楼、白国凤、崔盛金、徐生、金宝山、金娃子等艺人,流动演出于呼兰、...[详细]
张廷举(1888-1960) 张廷举,字选三,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十二日(5月22日),为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父亲,祖籍山东省莘县。12岁时过继给伯父张维祯为嗣,从阿城到呼兰。张毕业于齐齐哈尔省优级师范学堂,奖励师范科举人、中书科中书衔,历任汤原县农业学堂教员并兼该县劝业员。宣统二...[详细]
张鉴国(1891-1960) 张鉴国,辽宁省海城县接官堡村人。民国初年毕业于沈阳法政专科学校。曾于伪黑龙江省大赉、巴彦、拜泉等县当科员,1937年春任伪德都县县长,1942年任伪呼兰县长。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驻哈尔滨日军派一武装大队到呼兰,为给从呼兰撤走时遭枪杀的日本人"报仇"...[详细]
于振瀛(1901—1960) 原名方端,字海澄,号振瀛。上竹乡大坝村人,早年求学北平,参加五四运动,加入国民党。1923年就读北平国立医科大学,参加陕西旅京学生进步组织共进社。1925年担任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监察委员,拥护并推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人李大钊合作。后...[详细]
杨振钦,是建国后因公牺牲的农村好干部。民国17年(1928)出生于花桥乡源尾村雇农家庭,从小缺吃少穿住破庙。建国初,参加农会,并担任民兵队长,曾多次带领民兵配合部队上山剿匪。土地改革时分到田地,生活才有了保障。1952年担任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还被选为乡人民代表,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详细]
杨鱼秉,原名志坚,艺名半鲁,县城西郊罗公亭(今松城镇西关街)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 民国20年(1931年),他在县城创办同文印刷社,经营石印。民国27年,购置八开脚踩铅印机1台,首家经营铅印。民国33年,更名雨冰家庭工业社,兼营卷烟,所产松城牌香烟,销往台湾等地。 1954...[详细]
杨迺儒(1909~1960) 字性天,安康县人。1936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最高法院书记官。次年,国民党进行国大代表选举,杨迺儒得陕西省政府第五区督察专员魏席儒支持,被选为“国大”代表。1946年国民党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杨迺儒出席并参与制定《宪法》。在本县曾任南井小学(今培新小学)校长、兴安日...[详细]
杨日升(1891~1960),原籍河南武安县人。少时念过一年书,后自学《难经脉诀》、《本草纲目》、《针灸大成》等。12岁开始在药铺卖药,兼涉文史。22岁时到榆林城,曾在井岳秀部当军医。1915年定居葭县康家港乡沙坪村,在周边县区行医。杨日升医道精深,妇科尤为拔萃。妇女月经不调,生育困难,使用四物...[详细]
严骥(1883~1960) 严骥,原名严明鉴,字汉民,号飞鸣,侯官县阳歧(今福州郊区)人,清光绪八年(1883.12.28)出生,父严子安,迁居仓前山下渡,设馆教读。 严骥8岁随父读书,光绪二十五年到侯官高等小学堂就读。在校长黄展云,教员方声涛、郑权等进步教师教导下,严骥等爱国学生参加励...[详细]
徐秀寰,又名玉珊,西陂乡陈陂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年青时在城里租一小店卖小食,晚上到拳术馆练拳,后又随师傅去江西苦练三年,练得一手好拳术。民国16年,军阀陈国辉手下的营长吴虎,慕徐拳技高超,欲以重金聘他传授拳法,被拒绝。民国18年,出任西陂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赤卫队大队长。民国20年底到...[详细]
许春草(1874~1960年),祖籍安溪,出生于厦门。早年学习土木建筑,基督教徒。辛亥革命前,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参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黄乃裳介绍在厦门参加中国同盟会。他以礼拜堂和教会学校为据点,进行革命宣传与组织活动,举行秘密会议,并参加辛亥光复厦门的活动。 民国3年(1...[详细]
伍连德(1879~1960年),广东新宁(今台山县)人,生于南洋槟榔屿(今马来群岛)。1899年,伍连德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士学位。在校7年间,曾去利物浦研究疟疾,去德国、法国研究细菌学。1903年受聘为伦敦丕兰顿医院内科医生,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槟榔屿开诊为业。1907年回...[详细]
王瓒绪(1885--1960)上将。字治易,别号至园居士,四川西充人,生于1885年5月9日。四川弁目学堂毕业。 人物生平 曾任新军第17镇33混成旅队官,1911年在四川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任川军第16师团长,1919年兼任川南安抚使,1921年兼任四川永宁道道尹,1922年7月投...[详细]
王瑞华 (1891-1960),字频臣。辽宁省锦西市人。因父亲王子雅参加义和团运动,杀死连山天主教堂的法国神父,被官府处死,他-于1901年随其兄王瑞双迁至宁远州(今兴城市)落户。10多岁时离家去河北省保定陆军小学就学,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东北军郭松龄部第六混成旅第二十五团中校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