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区乾 [公元1907年-1958年]

  • 区乾(1907~1958年),原名区德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农历五月十五日生于广东新会县睦洲墟梅冲乡。其父区大,从小到佛山当屐店小工,17岁时到石湾陶器店跟廖荣学徒,以做鸟兽为主。区乾13岁时在邻村一家船厂的伙房做事,做了6个月,便到石湾,由父亲介绍到一家端初公仔店当杂工,并学习做泥公...[详细]

欧阳驹 [公元1896年-1958年]

  • 欧阳驹(1896—1958) 字惜白,南蓢麻子欧阳村人。随父寓居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曾就读武昌文华书馆,清宣统元年(1909)投考江苏省陆军小学,以附科生名义入学。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中国同盟会,任陈其美光复军排长、连长。江苏陆军小学复课后,辞去军职返校就读,1912...[详细]

莫伯骥 [公元1878年-1958年]

  • 莫伯骥(1878~1958),字天一。广东东莞人。毕业于广东公医学校,后在光华医学堂学习西医。辛亥革命后,《羊城日报》改组,莫伯骥的兄弟莫伯伊为该报发行人,莫伯骥入报社当。莫伯骥利用莫伯伊官场活动多的机会,后来改营商业,由莫伯伊筹集资金,在西关十七甫开设仁寿药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药涨价,仁...[详细]

黎光 [公元1919年-1958年]

  • 黎光(1919-1958年),二(合水)区南在乡黎头埗村人。民国8年(1919年),生于农家,小学毕业。1939年12月-1941年7月,参加抗日宣传队,在石望乡做宣传工作。1943年7月-1944年2月,在二区平坦乡公所任户籍干事,同时参加国民党。 1945年4月参加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六...[详细]

梁绍榘 [公元1884年-1958年]

  • 梁绍榘(1884~1958年),字嗣元,号方度,生于阳江直隶厅阳江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水埒街,清末秀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进两广师范学堂。民国7年(1918年),他们兄弟将其父办的阳江图书馆改名为“阳江孝则图书馆”(其父梁庭楷号孝则),拨其家族百余石田租作经费,扩大阅览场所,对外开放...[详细]

符定一 [公元1877年-1958年]

  • 符定一 (1877-1958) 中央文史馆馆长,文字学家。 湖南省衡山县人,1877年出生于衡山县白果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聪慧好学。曾就读于衡阳南路师范学堂和京师大学堂。1908年毕业,受奖举人暨授中书科中书。先任顺天府高等学校及湘华学堂英文教员,继任湖南省教育会会长兼高等师...[详细]

冯自由 [公元1881年-1958年]

  • 冯自由(1881~1958),名懋隆(龙),字建华,原籍广东南海县,出生于日本。其父冯镜如,在日本长崎经营文具印刷业,在华侨中颇有声望。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仅14 岁的冯自由便参加了孙中山在横滨创立的兴中会,为年龄最小的会员。当其父冯镜如倒向梁启超的保皇党之后,他仍然忠实地追随孙中山,是...[详细]

杜凤瑞 [公元1933年-1958年,英雄飞行员]

  • 杜凤瑞,1933年9月生于河南省方城县杨楼乡赵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随父母乞讨,10岁就给地主当小伙计,受尽剥削和-,养成了嫉恶如仇、坚强不屈的性格。 1947年11月上旬,方城县解放了,人民群众扬眉吐气,欢欣鼓舞,杜凤瑞一家也沉浸在欢乐之中。 1948年春,赵洼村来了区干部,召开...[详细]

邓良汉 [公元1912年-1958年]

  • 邓良汉,于1912年9月9日出生在太平镇老黄塘一个贫农家庭。1934年到观下水读私塾,同年7月在返家途中,被土匪绑架0,经家中想方设法借来800余元才得赎身回家,从此便失学了。以后在本村和江湍田心村当启蒙老师。 邓良汉同志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对人和蔼,有正义感,因而在乡村有一定威望。1939...[详细]

成柏仁 [公元1889年-1958年]

  • 成柏仁 (1889~1958),名日新,耀县城内城隍庙巷人。出身农家,自幼好学。在三原宏道高级学堂读书时,加入同盟会,因进行反清活动而被除名。辛亥革命爆发,柏仁投笔从戎,赴潼关前线作战,民国成立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任教于陕西省立第一中学。七年(1918),出任陕西靖-驻沪代表。十三年(1...[详细]

安业民 [公元1936年-1958年]

  • 安业民,1936年8月15日生于辽宁省开原县四寨子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的安业民受尽了痛苦的煎熬。在他10岁那年,目睹了国民党军到处抢掠老百姓的罪恶。一天,国民党军闯到他家,要把他家房子拆了拿木头去盖炮楼。父亲死活不肯,惨遭敌人毒打。这件事一直深深印在小业民的心里。刚刚懂事的安业民已经懂得爱谁恨...[详细]

曾震五 [公元1896年-1958年]

  • 曾震五(1896—1958),字克毅,今湖南省涟源市斗笠山镇黄港村人。 1913年,就读湘乡中学,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1915年,投笔从戎,参加讨袁护国运动,转战福建、广东等地。1920年,任粤军营长。 1922年,陈炯明叛变,欲加害孙中山,曾愤而离去,至江西庐山,拟削发为僧。后应友人...[详细]

阎耀华 [公元1917年-1958年]

  • 阎耀华(1917~1958),原名阎荣先,今斜店乡汤庄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少时逃荒到天津做童工,半工半读,5年后回乡考入冠县第六高小,后在山东省立寿张第八乡村师范学校毕业。1938年2月入冠县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先任第六区-指导员,10月任中共冠县县委委员、-...[详细]

汤飞凡 [公元1897年-195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汤飞凡,(1897.7.23-1958.9.30),微生物学家。湖南醴陵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第一代 学家,最早研究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之一。早在30年代和魏曦共同对支原体进行了研究,否定了沙眼细菌病因说,为 病因说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期间,在昆...[详细]

刘文典 [公元1889年-1958年,国学大师、原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 刘文典(1889—1958),安徽合肥人,原籍安徽怀宁。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刘天民。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1938年至昆明,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所讲授课程,从先秦到...[详细]

梁希 [公元1883年-195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梁希(1883年12月28日—1958年12月10日),字叔五。出生于浙江吴兴。林学家、林业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监事。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副主席,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梁希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光绪初年秀才,长兄是...[详细]

丁鹏翥 [公元1891年-1958年]

  • 丁鹏翥 (1891—1958) 中国羽绒工业创始人,实业家。 湖南省衡阳县(今衡阳市)人,1891年出生于长沙观音巷。浙江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省法政学校,毕生从事羽绒工业和教育事业。1918年目睹国家内忧外患、洋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详细]

程慕颐 [公元1894年-1958年]

  • 程慕颐(1894~1958),原名程树榛。浙江桐乡人。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同年考入日本帝国大学医科,专修细菌学和生物制品制造,民国6年回国。民国14年5月,派赴美国。民国21年8月至次年9月,派赴波、匈、丹、捷、德、英、法等国,学习参观生物制品的制造和国家鉴定方法。...[详细]

张哲民 [公元1920年-1958年,卫固镇大河南村]

  • 张哲民 (1920~1958) 张哲民,原名张洪翥,卫固镇大河南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本村党支部书记。同年7月,调任桓台县五区区委书记;1948年升任桓台县委书记。 解放前,张哲民在临淄、博兴、桓台等地主要做地方民运工作。 1950年,张哲民先后任淄博特委农委副书记,...[详细]

杨天骥 [公元1882年-1958年]

  • 杨天骥(1882~1958年)。孙中山秘书,字骏公,号千里,别署东方、天马、闻道,斋名茧庐。近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幼年随父往镇江任所,学习诗词书法,数年后返同里就读,继而任教。曾师从吴昌硕治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科优贡。光绪三十年在上海澄衷学堂任国文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