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衡阳人物

丁鹏翥

[公元1891年-1958年]

丁鹏翥为[公元1891年-1958年]

  丁鹏翥
  (1891—1958)
  
  
   中国羽绒工业创始人,实业家。
   湖南省衡阳县(今衡阳市)人,1891年出生于长沙观音巷。浙江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省法政学校,毕生从事羽绒工业和教育事业。1918年目睹国家内忧外患、洋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遭受摧残的现状,他忧心如焚,为开发湖南省经济资源, 洋货,四处奔走,不断探索,终于发现鸭、鹅毛等废弃物大有利用价值。与妻子共同试制成样品,并向外商试探销路。外商要求选净粗翅,剔除灰尘杂质,绒毛商品才合规格。他考虑采用手工操作难以达到国际标准,若能用机器操作,使绒与毛截然分开,则可以提高经济价值和生产效率。于是携眷回原籍衡阳,潜心研究和试制取代手工操作的机械。1918年4月,试制出第一台铁木结构的提绒车以及洗毛、消毒、烘烤等设备。1919年4月28日,北京农商部授予他发明专利,在政府公报上刊登。湖南省发明机器的受奖者,他属第一人。当时欧美各国还没有发明提取羽绒的机械,用这种机器所制的“丁制鸭绒被”亦为中国所独有,有利于打破中国只能生货出口并由外商操纵垄断的局面。他的发明,促进了中国民族羽绒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各国羽绒业的发展。
   1920年,为扩大羽绒产品销售业务,他在长沙创建中国第一家羽绒企业——长沙市华新羽绒公司。1921年扩资组成新羽绒股份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技师,生意兴旺,产品销路日益广阔。丁制鸭绒被选料严格,制作精良,轻软柔和,御寒能力强,且能浮水,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旅行携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远销香港、日本、英国等地,先后获工商部、农商部、上海市总0的奖励。1923年,他发明的“丁制三层式被"质量更佳,超过欧洲的同类商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中国特产奖”。
   他经营羽绒业30年,在实践中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制作经验,从1925年起,先后著书20余本,集中反映了他的技术成果和生产经验。他著作的《整理中国羽绒贸易业商榷书》和《羽绒提制法》,对中国羽绒工业的初创提出了独创性的意见和技术。他历任国民政府工商部机械科工业技副、湖南省合作事业委员会常委兼总干事、湖南大学合作系副教授等职,并创办、出版、主编了《湖南合作月刊》、《合作事业机《合作实行新法》、《生产合作》、《合作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拥护社会主义,主动放弃股息,对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去北京,受命为轻工业部草拟全国羽绒工业发展计划。1956年被任命为长沙市轻工业公司董事长兼湖南省鸭绒被厂厂长。1958年在长沙市因病逝世,终年67岁。去世之前,仍念念不忘中国羽绒工业的发展,在病床上将《中国羽绒工业》一书加以补充修改,给中国现代工业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相关院校:

湖南大学

同年(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