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佛山市> 南海人物

冯自由

[公元1881年-1958年]

冯自由为[公元1881年-1958年]

  冯自由(1881~1958),名懋隆(龙),字建华,原籍广东南海县,出生于日本。其父冯镜如,在日本长崎经营文具印刷业,在华侨中颇有声望。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仅14 岁的冯自由便参加了孙中山在横滨创立的兴中会,为年龄最小的会员。当其父冯镜如倒向梁启超的保皇党之后,他仍然忠实地追随孙中山,是兴中会和同盟会中的知名人物,亦是革命党文字宣传工作的主要人物。
  1899 年秋,冯自由与《清议报》助理郑贯一、冯斯栾等创办《开智录》,宣传自由平等思想。翌年,冯进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此后数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1901年,冯自由结识了王宠惠等人,并发起成立广东独立协会,以反对法国势力侵入广东。同年创办《国民报》,为最早鼓吹推翻清王朝的刊物,以宣传天赋-,平等自由而独具特色,明确地同保皇党划清界限。1902 年4 月,冯自由联合章炳麟、秦力山等,发起召开“支那-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同年冬,与叶澜、董鸿祎、汪荣宝等组织“青年会”,该会“以民族主义为宗旨,以破坏主义为目的”,表现出鲜明的暴力革命色彩。1903 年,冯自由担任香港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和旧金山《大同日报》的驻东京记者。
  1905 年秋,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后,孙中山决定派冯自由到香港、广州、澳门地区进行组织同盟会分会工作。同年底,冯自由抵港后,与陈少白商议,改组兴中会为同盟会,会所设于《中国日报》社,会长为陈少白,冯自由为书记,集中力量从事组织宣传。1906年9 月,陈少白辞去分会会长职务,冯自由继任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并担任《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
  1910 年春,冯自由离香港去加拿大温哥华任《大汉日报》。1911 年夏,孙中山在美国募捐,派冯自由去旧金山主编《大同日报》,并取得致公党的合作。武昌起义成功后,冯自由被派往协助建立南京新政府,同年年底,他从国外带回不少华侨捐助革命事业的经费。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冯自由任-的机要秘书。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冯自由任稽勋局长,任此职仅1 年,二次革命后,他便不得不逃离北京。
  民国3年(1914),中华革命党成立后,孙中山派冯自由去美国负责党务,冯自由到旧金山,出版《民国杂志》进行反袁宣传。1917 年他以华侨代表身分当选为参议员。此后数年中,他在政治上逐渐停止活动。1923 年,冯自由被选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兼常务委员。1924 年1 月,他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反对孙中山的联共政策而未被选入理事会中。
  1943 年后,冯自由任国民政府委员、总统国策顾问。1949 年国民党逃往台湾后,冯自由任蒋介石的政治顾问,直到1958 年病逝。
  冯自由一生著作甚丰,早在1928 年,就开始收集报导、通讯、私人文件和当时国民党党内人士的回忆录。他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他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先后出版了《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革命逸史》、《华侨革命开国史》、《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华侨革命组织史话》等。1906 年他发表了一篇《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他在这篇文章里要求同盟会会员要特别注意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如土地国有化、单一税等问题。1920 年,冯自由又出版了《社会主义与中国》,研究了各派社会主义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大沥镇   大沥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东部,东接广州,南接佛山市禅城区,西接狮山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广茂铁路、321、325国首、广佛、广三高速公路、广州西环高速公路、穗盐路及南海区桂和、桂丹路贯穿境内,前往香港、澳门的车程约3小时,形成四通八达、交通便捷的交通网络。,大沥镇政府面积为98.9平方公里,常住户籍人口56.64万人,共有39个社区居委会,大沥镇政府驻新城大道…… 详细++
同年(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