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覃威 [公元1912年-1942年]

  • 覃威(1912~1942),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人。出生贫苦家庭。童年给地主当长工,不满14岁即参加农 动。1929年12月,广西爆发百色起义,毅然参加红军,转战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1931年秋,随军进入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跟随红军长征,参加突破湘江...[详细]

王志发 [公元1913年-1942年]

  • 王志发 (1913-1942) 兴国县东村乡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入中央苏区红军学校学习,1934年结业后参加长征,担任中央干部团副排长。1935年调任保安县游击总队政委,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任八路军华北军区第三分区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期间,率...[详细]

王昭夷 [公元1904年-1942年]

  • 王昭夷(1904~1942),名俊东,黎族,陵水县七弓峒宝停营(1935年保亭县成立时划归保亭县)什聘村人。曾任陵水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琼崖讨逆革命军第八路军司令、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委员。1928年叛变,任陵水县剿共总指挥,日军侵琼后投敌,任伪保亭县维持会长。当他有悔过表现时被日军杀死。 王昭...[详细]

王文龙 [公元1908年-1942年]

  • 王文龙(1908—1942)字明远。河北省丰润人。高小毕业后到唐山工厂学徒。后返乡参加民团,曾任丰润县总团中队长。1938年7月,冀东抗日大-时,率部参加,任抗日联军第八大队队长。-受挫后,从事秘密组织工作,进行游击活动。1939年春组建二支队,任支队长。同年秋调冀东军分区任第二科科长。194...[详细]

王铁珊 [公元1884年-1942年]

  • 王铁珊(1884—1942年),号南微,融水乡水东村人。幼年随父至福建,嗣后求学、工作均在外。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经济系,学习四年毕业回国。当时科举已废,清廷当局按各留学生在校成绩情况,分别授予相类科举的衔称,他获钦赏法政科举人衔称。旋授职弼德院秘书保荐道尹...[详细]

王凌波 [公元1888年-1942年]

  • 王凌波 (1888~1942) 王凌波,又名恕平,字抚之,宁乡县八都八区陈家塘(今枫木桥乡袁河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13岁就读于“小金陀蒙馆”,与谢觉哉、姜梦周、何叔衡为莫逆交。三十年,他考人湖南高等学堂,毕业后在宁乡、益阳县立高小、师范讲习所任教。1915年应友人邀赴广东...[详细]

王怀生 [公元1890年-1942年]

  • 王怀生(1890~1942),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参谋长,皖南事变前夕任新一支队第一团参谋长,“皖南事变”中被俘,于上饶集中营被国民党杀害。 经历历史事件: 皖南事变 (公元1941年)...[详细]

汪德祥 [公元1916年-1942年]

  • 汪德祥(1916-1942),1916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早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过着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成立,黄安中心七里坪红四方面军也随之组成。红军在皖西六安、霍山一带开展了土地革命,汪德祥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详细]

谭天觉 [公元1905年-1942年]

  • 谭天觉( 1905~1942)字赐符,长沙县临湘都茶亭(今属望城县荼亭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青年时从军,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时负伤。192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历任国民党军队排、连、营长等职。1941年抗日战争中,在范汉杰部二十七军先后任补充团团长、匕校作战...[详细]

苏蔓 [公元1914年-1942年]

  • 苏蔓(1914.7一1942.7) 原名苏裕源,曾化名黄维、裴济、亚宋。生于苍梧县多贤乡(今夏郢镇) 凤凰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0年在苍梧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32年秋至1935年夏又在广东省立识识勷勤大学攻读。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求...[详细]

苏连存 [公元1913年-1942年]

  • 苏连存(1913—1942)化名于禾、洪立天,丰润县苏庄人。1913年2月29日,出生在苏庄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里。苏庄村坐落在丰润东北部的腰带山北麓、还乡河南岸,依山傍水,是个美丽僻静的山庄,苏连存的家世世代代靠种那贫瘠的山地繁衍生息。苏连存行二,上有个姐姐,下有个妹妹,幼年丧父,母亲拉扯...[详细]

宋汉武 [公元1911年-1942年]

  • 宋汉武(1911—1942),字子寅,湖南邵阳人。抗日战争时任国民党军86军16师42团2营少校营长,骁勇善战。1942年4月,日军进攻浙赣线,调集5个师团分3路向衢州进犯,企图摧毁衢州飞机场,以扼制美国对日本本土空中威胁。16师奉命固守衢州,汉武临危受命,为衢州城防指挥官,号召全体战士:“人在...[详细]

瞿寿褆 [公元1883年-1942年]

  • 瞿寿褆 (1883~1942),又名湘衡,今汨罗市高家坊镇人。青年时-入保定军校第二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并潜心研究撰写《大战学理》,成为远东第一部现代军事著作,先后译成日、法、英文本,在国际上颇有影响。民国4年,出任陕西第四混成旅参谋长。是年冬袁世凯称帝,瞿寿褆以陕西代...[详细]

石裕民 [公元1911年-1942年]

  • 石裕民 (1911-1942) 1911-1942,宛平县沿河城人,早年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在1940年我党开辟平北革命根据地时,他随同我党的部分领导同志,来到平北做抗日救亡工作。1941年冬,由于叛徒告密,石裕民同志不幸被捕。敌人用各种手段0他让他投敌,都没得逞。就对他严刑拷打,但得到的结果...[详细]

石光 [公元1910年-1942年]

  • 石 光(1910—1942)原名皇甫文宗,字宪民,曾用名张振铎。河北丰润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读书,后入县立第四高级小学。1926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这期间,在李大钊的进步思想和学校革命师生的爱国是思想影响下,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后被学校反动当局开除。先后在遵化...[详细]

石崇超 [公元1890年-1942年]

  • 石崇超(1890~1942年)侗族。字冠岑。修道受戒,法名明镜。出生于庖田村。六岁丧父,由母教养。七岁入私塾,颖悟过人。从师八年,通学四书五经,博览史地医药等书。因其体弱,母亲溺爱不许赴考功名。年十五,弃旧学,究新书,攻读天文、物理、数学,逐渐相信科学,劝母不宜以道法除病,应请医生下药治疗。  ...[详细]

清浦奎吾 [公元1850年-1942年,日本第23任内阁总理大臣]

  • 清浦奎吾(きようら けいご),(1850年2月14日-1942年11月5日),日本第23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出生于熊本县。 清浦奎吾,日本政治家,日本第23任内阁总理大臣。历任司法官、贵族院议员、司法大臣、农商务大臣、枢密院议长等职务。1924年出任日本首相,但由于其阁员均由贵族院议员出...[详细]

欧玉连 [公元1874年-1942年]

  • 欧玉连(1874—1942),城厢镇(今恭城镇)太平街人。一生经营小食品,精通各种糕点、糖品制作技艺。他所制油炸发面饼最为上乘,质地松软,能张能缩,放在手心可捏成团,放松后恢复原状。其味有黄糖甜味、焦盐成味两种,尤以焦盐面饼最受顾客喜爱。他制作的红薯糖,松软爽口而无红薯气味。柚皮糖驰名全县市场。...[详细]

南宗景 [公元1904年-1942年]

  • 南宗景(1904—1942),字振镛,乐清黄华人。少承家学,勤习医理。3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国医学院。初在永嘉城区(今鹿城区)行医。曾被推为永嘉中医公会主席,创办温州宗景国医专修社,培养生徒。1930年春任教于苏州国医学院,秋转教于上海国医学院。教学注重基本功培养,善于掌握循序渐进。如先《内经》...[详细]

竺梅先 [公元1889年-1942年]

  • 竺梅先(1889—1942),又名炽潮,字佑庭,奉化长寿乡后竺村(今属萧王庙镇)人。13岁去上海何源通五金杂货号学业,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参加光复上海之役。后奉命去长春秘密组织救国会,图谋倒倾军阀,事败被捕,押送途中脱逃。1924年至济南,任张宗昌部某旅军需,旋任山东省恤赏局科长,合资开设“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