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李耀汉 [公元1861年-1942年]

  • 李耀汉(1861~1942) 李耀汉,字子云,广东新兴人。早年在私塾入读,后在塾馆当伙夫,塾师,因-负债,沦为土匪,跟随匪首李北海为患乡里。清光绪三十年(1904),李北海为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招抚,出任哨官,李耀汉亦随之出任文书。其后,李耀汉挑拨李准杀掉李北海,自己替任哨官,以后迭升为内河水师...[详细]

刘治国 [公元1878年-1942年]

  • 刘治国,字理贤。安溪县崇善里魁美乡(今蓬莱镇美滨村)人。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7岁入塾,因家贫中途辍学,帮其父刘维机经商兼务农。20岁出洋,初抵巴生,继至双文丹,再转吉隆坡以贩卖蔬菜为业。后营酒店兼食品,辟胶园,采锡矿,家资渐裕。时值清末,孙中山在南洋一带宣传革命,治国目睹清政衰败,接受孙...[详细]

刘云彪 [公元1914年-1942年]

  • 刘云彪,长汀濯田露潭人,民国三年(1914)生于贫农家庭。十八年(1929)三月,加入少先队。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编入红12军36师108团,先后任团部通讯员,通讯班长、排长。二十年(1931),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次年,任团侦察排长,多次参加反“围剿”战斗。 ...[详细]

刘英 [公元1905年-1942年]

  • 刘英,1905年生,江西瑞金人。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为掩护部队撤退,曾独自抱着一挺机 断后,直...[详细]

刘凤会 [公元1900年-1942年]

  • 刘凤会 1900年生于牛家乡镶黄旗三屯,刘氏自幼家贫,身高胆大,性情豪爽,爱打不平,武功颇佳。青年时代,在山东省军阀张宗昌手下当马弁。后携张的七姨太乘火车潜返故里时,在沈阳为张手下军兵阻截,刘无奈弃张妾跳车逃回。 回家后,因生活窘迫,介身绿林。时日寇侵占东北。涂炭中国人民,刘义愤填膺,自号...[详细]

李松霄 [公元1906年-1942年]

  • 李松霄(1906-1942)冀南第5专署专员 男,1906年出生,河北武邑人。193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期间阅读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参加赴南京要求抗日的学生-团。1935年,参加“一二·九”-和华北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详细]

林心平 [公元1919年-1942年]

  • 林心平(1919-1942)金坛、溧阳、宜兴、武进、丹阳五县抗日联合政府文教科科长 原名梁玉。女,1919年2月2日出生,浙江平阳人,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参加革命,在上海从事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机要秘书。1937年11月赴延安抗日军...[详细]

林开凤 [公元1915年-1942年]

  • 林开凤(1915~1942),化名胡明山,虎岗乡虎东人。民国18年(1929年)红四军解放永定,参加少年先锋队,担任站岗放哨和宣传等革命活动。民国25年(1936年)夏,参加红军,在虎岗“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第七支队”中坚持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部队编入新四军二支队三团...[详细]

林寄南 [公元1881年-1942年]

  • 林寄南 字逢春,号伯仁,浦城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自幼读书勤奋,14岁考取生员后,赴榕考入福建师范学校。 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林寄南学成回乡,在城关西竺寺创办官立第二两等小学堂,自任校长。民国2年(1913年),浦城发生“闹米事件”,县知事张必明肆加镇压,诬寄南为策划者...[详细]

李国忠 [公元1874年-1942年]

  • 李国忠(1874~1942)字,荩臣,世居宜川县城西街。历任国民党宜川县建设局长。民国四年(1915)因黄河壶口天险,船只难以通行,他便约张肇雯等捐资,于河西岸开凿河道,以便船只通行。十三年(1924)他看到县北西河夏秋常发洪水,人们行走困难,便招集工匠运石筑桥,并亲自监工,经一年时间修成。十五...[详细]

廖世翠 [公元1898年-1942年]

  • 廖世翠 廖世翠,女,浙江龙泉宝溪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浦城双门井李启贵妻。民国20年(1931),其夫去世,她抚养2个儿子,生活十分困难。民国30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到双门井一带宣传革命道理,世翠觉悟提高很快。次年,张麒麟、傅家立、曹景恒率领游击队住在附近山棚里,她的大儿...[详细]

蓝礼贵 [公元1893年-1942年]

  • 蓝礼贵(1893~1942),畲族,邵武水北乡二都大山村人。出身贫穷家庭,自幼拜师学习木工手艺。青年时期,以木工为业。民国22年(1933),中共邵光县委迁至二都桥下。他接受党的教育,认识到穷人要翻身得解放,必须团结起来同国民党 派作斗争,毅然参加工农红军游击队,仍以做木工为掩护,积极完成组织交...[详细]

孔宪武 [公元1890年-1942年]

  • 孔宪武 (1890-1942),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人。1915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学校,1916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堂,后转入济南共和医学堂,1920年毕业,后考取吉林省官费留学美国。192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医学博士及霍浦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当年回国,就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详细]

孔庆同 [公元1912年-1942年]

  • 孔庆同(1912-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 第8军分区司令员男,1912年出生,河南光山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丰润县腰带山一带组织党员和农民自卫会,成立冀东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他任冀东抗日联军第1支队支队长。1938年,第1支队扩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4总队,他任总队长,率...[详细]

柯棣华 [公元1910年-1942年,印度名医战太行]

  • 柯棣华(1910~1942)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Dwarkanath S. Kotnis)。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镇人。1936年格兰特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生理学助教。1938年9月随印度援华医疗队来中国。为了表示援华抗日的决心,他在柯棣后面加了一个“华”字,即柯棣华。9月17日到达...[详细]

姬守先 [公元1910年-1942年]

  • 姬守先 (1910-1942),原名姬兴周,曾用名纪守先、李宏义、李晋延、李一飞、崔惠民、李包子、李益民、鲁包特、瓦民亚、王益民、李景春、张守义、李惠民。山东人,出生在吉林省伊通县大王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吉林市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抗日0影响下,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详细]

胡春元 [公元1877年-1942年]

  • 胡春元(1877~1942) 号一清,人多称胡二先生,炉道麻园沟人,祖、父两代秀才。春元自幼聪颖,乡里呼为“神童”,十二岁考中秀才,后中举。宣统元年授六品承德郎,辛亥革命后孑然返里,隐居山乡三里漫,办义学一所,教授学童。此期曾写讽刺-污吏联语一幅:“大老爷作生,银也要,钱也要,票子也要,黑红...[详细]

黄润堂 [公元1885年-1942年]

  • 黄润堂(1885~1942年) 黄润堂,字励身,号恥庵,泉州城区灵慈宫沟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15岁起,先后当笔店学徒、南货店店员。19岁,父去世,兄弟相继罹时疫殁。其母忧患致痨,终不治而逝。由是润堂立志学医,转充中药店学徒。日间配药,留意名医处方,探询患者病情,服药效果;夜自学...[详细]

黄乾钟 [公元1898年-1942年]

  • 黄乾钟(1898~1942),生于高坑(今国强乡)霄岭内学村,幼时丧父母,因生活所迫,兄长将其卖给蔡田村黄镇为子。1936年,乾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中共地下党领导人卢炎在高坑片仔村开展工作。为壮大革命力量,乾钟在家办起地下兵工厂,制造0支援游击队。1939年11月,因反动分子告密,0和...[详细]

黄君珏 [公元1912年-1942年]

  • 黄君珏,原名黄维祐,1912年生,湖南湘潭人。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长沙做妇女工作。马日事变后,面对严重的-,她离开长沙,只身来到上海,转入上海中学学习,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曾组织领导了复旦学生到南京-和营救被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