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柯棣华

[公元1910年-1942年,印度名医战太行]

柯棣华为[公元1910年-1942年,印度名医战太行]

  柯棣华(1910~1942)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Dwarkanath S. Kotnis)。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镇人。1936年格兰特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生理学助教。1938年9月随印度援华医疗队来中国。为了表示援华抗日的决心,他在柯棣后面加了一个“华”字,即柯棣华。9月17日到达广州,后经武汉,于1939年2月12日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是年12月赴晋东南抗日前线,在张店战斗中,他不顾生命危险把手术台设在前沿阵地,及时抢救伤员。
  1940年3月,柯棣华到达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他随军迂回转战,东至运河,北抵长城,闯过道道-线,参加了多次战斗,抢救和治愈了无数伤病员。仅在涞源县一带为时13天的激战中,就接收了800多名伤病员,施行手术558人次,连续工作三天三夜。同年6月,他在唐县参加了白求恩大夫陵墓落成揭幕式后,印度政府来电催他回国,他决心向白求恩学习,留在中国献身于反法西斯事业。
  柯棣华后任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外科教员。1941年1月,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对冀中平原发动了极为残酷的“扫荡”,他和抗日军民一起行军、作战、抢救伤员,按照普通战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于同年7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此期间,他的癫痫病多次发作,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但仍在艰苦环境中带病编完《外科总论》。聂荣臻鉴于敌后医疗条件太差,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留下来继续工作。他说:“我这点病算不了什么,我一分钟也不愿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不幸于1942年12月9日在唐县葛公村病逝。30日,延安各界召开了追悼大会,毛泽东主席赠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1942年12月17日,晋察冀军区在唐县葛公村为柯棣华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和送葬仪式。1943年7月,在唐县军城晋察冀烈士陵园为他修建了陵墓。新中国成立后,柯棣华的灵柩迁葬于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