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穆志贤 [公元1908年-1940年]

  • 穆志贤(1908~1940)又名东善。陕西蓝田人。1925年考入西安职业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26年底西安城围解除后,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开办中山军事学校,穆转入军校继续学习。在校长史可轩、学生总队总队长许权中的教育、影响下,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学习结业返乡,在农村发...[详细]

马永昌 [公元1908年-1940年]

  • 马永昌(1908~1940),别名阿细,仙师乡西洋坪人。生于贫苦家庭,早年丧父,靠其祖父抚养成人。幼时读过几年私塾,16岁后在广东大埔一带做木匠,得与当时大埔教书的张鼎丞等接触,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民国17年(1928年)6月,参加永定-,由张鼎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5月,红四军二次入闽,...[详细]

鲁雨亭 [公元1899年-1940年]

  • 鲁雨亭(1899-1940)新四军第6支队1总队总队长 原名鸿逵,又名鲁鹏,字雨亭。男,1899年11月18日出生,河南永城人,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在河南政法学堂毕业后,弃文学武,考入河南宏威军事学校。1920年后,历任河南陆军第2混成旅掌旗官、建国豫军军...[详细]

罗化成 [公元1895年-1940年]

  • 罗化成,长汀南阳罗屋村(1958年划上杭县)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一个中医家庭,从小随父学医。民国元年(1912)进福州蚕业学校,四年(1915)毕业回汀,在县蚕业学校任教。十四年(1925)“五·卅”运动,他同张赤男,杨成武等发起成立“长汀学生联合会”,组织长汀各界人民举行-,声援...[详细]

罗富弟 [公元1905年-1940年]

  • 罗富弟(1905~1940年),原名俊英,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生于福安松罗牛落洋村的贫苦家庭。 民国18年(1929年),在马立峰的引导下,罗富弟走上革命道路,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2年12月,岭面区苏维埃政府筹备处成立,罗富弟任副主任。同月,任...[详细]

路克遵 [公元1874年-1940年]

  • 路克遵(1874.1-1940.6) 路克遵,字行周,吉林省梨树县人,前清监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路参加奉天北路游击马队当文职员,后升任办事官。1912年任陆军二十七师书记长,旋升任副执法官。1914年7月任奉天后路巡防部书记官。1917年7月,改任陆军二十九师司令部书记官(正执法官...[详细]

鲁贲 [公元1912年-1940年]

  • 鲁贲(1912~1940) ,原名学增,字愚如,横山县柴兴梁村人。 鲁贲出身豪门,其家在旧城号称“鲁半街”。祖父进贤,清廪生,当地士绅,曾捐银二千两整修怀远县城。舅父曹雨三,亦本县名士。 民国十四年(1925),鲁贲就读“一高”,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初步认识到黑暗社会的阶级本质,决心背叛...[详细]

李维修 [公元1887年-1940年]

  • 李维修(1887~1940年),原名嘉瑞,号梅林,别号寝石山馆主人,祖籍海澄县(今属龙海市),出生于厦门。曾任国民党福建临时省党部执委、厦门通俗教育社总务主任(社长)、国民党厦门市党部宣委会常务主任、厦门市政府社会调查委员会委员兼设计组组长兼直属区党部执委等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详细]

李荣 [公元1901年-1940年]

  • 李荣(1901-1940)八路军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男,1901年出生,四川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红军,曾在中央红军大学学习,参加长征。1935年8月调任红军左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后任第33军参谋长。1937年8月任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谋。1938年夏调第1...[详细]

李清泉 [公元1888年-1940年]

  • 李清泉(1888~1940年),原名回令,晋江金井石圳村人。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12岁进厦门同文书院,13岁随父李昭以南渡菲律宾,在父辈经营的成美木业公司学商。14~18岁就读香港圣约瑟学院,学成返菲襄助父、叔经营成美公司,翌年,接掌公司全部业务。他筹集资金,购买地皮、机器,改手工业生产为机器生...[详细]

林其蓁 [公元1919年-1940年]

  • 林其蓁(1919~1940年) 林其蓁,民国8年(1919年)出生在武陵乡百束村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聪颖,在念小学时就喜欢阅读进步书刊。 民国24年,林其蓁到福州觉智中学读书,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忧心忡忡。翌年夏,他怀着抗日救国的迫切心情,从福州前往北京,在同乡、中共党员、...[详细]

凌则之 [公元1911年-1940年]

  • 凌则之,原名凌家增,字季瑜,又名凌松如,1911年正月生于四川省屏山县楼镇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29年秋,凌则之考入宜宾叙属联立中学第二十八班。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常获得学校减免学费的奖励。1930年秋,他用他三哥凌松如在宜宾县中毕业的文凭,到成都考入成都联中,其遂改名叫凌松如。毕业前,由于他...[详细]

李林 [公元1916年-1940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李林(1915.11.15-1940.4.26),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县人。李林幼年侨居荷属爪哇,1929年回国就读集美中学,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雁北革命根据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区为纪念...[详细]

李林 [公元1914年-1940年]

  • 李林(1914-1940)八路军第129师新编9旅25团团长兼政治委员 本名朝法,字惠卿。男,1914年出生,河北威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冀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副连长。1936年1月任华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1师副连长兼排长。1937年2月被派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详细]

梁福祥 [公元1916年-1940年]

  • 梁福祥,1916年2月出生于新昌县大市聚上求村。1930年,新昌中学初中毕业后,先后在本县大市聚、西坑、前良和上虞等地做小学教师。1935年秋,在宁波鄞县教书。1936年,参加宁波各界救国联合会。8月,考入鄞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师班。期间,培养和发展一批救国会会员,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2月1...[详细]

孔宪五 [公元1890年-1940年]

  • 孔宪五(1890--1940),生于双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青年时留学美国,学习医术,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哈尔滨中东铁路医院之聘,任医师。"九·一八"事变后,铁路医院被日本人强占,他不肯为日伪效力,毅然离去,并将双城家中能田产变卖,于哈尔滨一曼街处建楼一幢,自开"孔氏医院"。孔氏擅长传染科,其妻...[详细]

孔莫非 [公元1914年-1940年]

  • 孔莫非,原名孔广堃,巴彦县红光乡孔家烧锅屯(现为红广村)人,1914年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虹,原名朱剑秋,孔莫非的爱人,原籍辽宁省沈阳市人,1918年生。 孔莫非早在学生时期,为了探求革命真理,1934年去北平求学,在大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刻苦钻研马列著作。"一二...[详细]

蒋治 [公元1910年-1940年]

  • 蒋治(1910—1940),又名子谦,建德乌祥村人。1926年入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师范部,后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中华艺大、上海华南大学求学。1929年秋,东渡日本,入东京艺大。留日期间,蒋治积极参加“反帝大同盟”组织的革命活动,并由张国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被日本警视厅以“危...[详细]

黄贤士 [清][公元1870年-1940年]

  • 黄贤士 贤士字尚卿,号宜生居士,光泽县城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为清末光泽最后一科的拔贡。他擅长文章,立志终身从事砚田笔耕,以教书育人为乐事,而无意于仕途和为子孙后代置备田园家舍。他常对人说:“农田有歉有丰,砚田无旱无涝;农田有沧桑之变,砚田终身不移。” 自民国6年(1917)以...[详细]

黄拢 [公元1891年-1940年]

  • 黄拢(1891年—1940年),法名延侯,龙溪县人。系漳州名药——片仔癀的主要传人,在该药延续、推广中做过重要贡献。他幼年拜漳州璞山岩寺僧修文为师。后随师学习并继承明朝宫廷传出的“八宝丹”秘方及制作技术。清末随师还俗,在漳州东门开设馨苑茶庄兼制“八宝丹”出售。此药对跌打损伤,消炎止痛有独特疗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