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人物

马永昌

[公元1908年-1940年]

马永昌为[公元1908年-1940年]

  马永昌(1908~1940),别名阿细,仙师乡西洋坪人。生于贫苦家庭,早年丧父,靠其祖父抚养成人。幼时读过几年私塾,16岁后在广东大埔一带做木匠,得与当时大埔教书的张鼎丞等接触,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民国17年(1928年)6月,参加永定-,由张鼎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5月,红四军二次入闽,他协同马发贤成立西洋坪赤卫队,任副大队长。7月23日,举行西洋坪-,西洋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任军事委员兼任赤卫大队长。民国19年至22年,先后担任中共永定县委巡视员、秘书、县赤卫大队长、县独立团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动员处主任等职。民国23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奉命在高陂许佳成立中共永太特区委,任书记兼永太游击队政委,配合红八团在岩、永、杭边开展游击活动。同年冬,张鼎丞从瑞金回永定领导游击战争,他奉命在高陂组建永太县委和永太县苏维埃政府,担任县委书记,整顿和发展永太游击队。次年4月初,率领游击队配合红八团奇袭大洋坝炮楼,毙敌百余人,缴枪60余支,打开了以茫荡洋、双髻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新局面。不久,调任中共永西特区委书记。同年底,又当选为永定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民国25年(1936年)初,接任永定县委书记。此时,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已确定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方针和新策略,他便一面与县苏主席范钦洪联名发表致永定各界同胞公开信,阐明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一面亲自与国民党区、乡政权和驻军进行谈判,促成了永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次年8月国共合作抗日协议签订,全县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展开。
  民国27年(1938年)春,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此后,改任永定县委宣传部长、丰稔中心区委书记和二支队丰稔留守分处主任等职。这一期间,他主持出版县委机关《统一报》,主办抗日救亡训练班和地方党训班,协助各乡开办抗日妇女夜校,发动青年参军,组织支援抗日的生产运动等等,成绩显著,深受群众爱戴。
  民国29年(1940年)5月21日(农历4月16日),国民党顽固派邀请中共永定县委派代表到大阜面商抗日事宜,永昌偕数位同志奉县委指派应邀前往,竟在大阜惨遭顽固派杀害。建国后追认为烈士。
  西洋村   西洋村位于仙师乡北部八公里处,与九坑、书华、秀富村相邻,是著名的革命烈士马永昌、马发贤同志的故乡,是革命老区。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6户1062人,有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5人。现有山林面积6500余亩,耕地面积780亩,果园面积3500多亩,种植了琯溪蜜柚、红心柚、脐橙等经济作物,农业以种植水稻、烤烟、“六月红”早熟芋、木薯为主。 …… 详细++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