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赛兰(1909~1935),女,河林乡林樟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为童养媳。民国16年(1927)参加革命,翌年被选为村苏维埃执委。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调离本村,到上级机关工作。民国18年(1929)秋,调入红军四十七团任职,直接参加武装斗争。在普宁县大分水梅仔山历的反围剿战斗中,因跌倒碰...[详细]
林钦福(1907—1935)。澄海县上华镇湖心村人。民国21年(1932)参加共产党,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中共澄外区委委员、书记。以放鸭为掩护,从事党的组织和联络工作。湖心村 湖心村概况 湖心村地处澄海区西北7公里,属澄海区上华镇管辖。位于上华镇中心地带,北面与横陇村、陇尾村接壤,东...[详细]
红军第33军第99师政治委员 王德安 (1912-1935) 王德安,1912年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坪区王锡九村。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1军和红4军历任连长、营长、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巩固发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各次的“围剿”作战。1932年冬...[详细]
李赐凡 (1908-193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江西省军区司令员。 湖南省宜章县人,1908年生。大革命时期任县学生联合会主席。192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了村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上井冈山后,任红四军二十九团教导队-表、少共团委书记、...[详细]
李春秀(1890~1935),镇安县白塔乡阴坡山人,读过三年私塾,以帮工为生。1929~1933年在大刀会中活动。1934年在白塔湾参加红军,1935年任五路游击师一团团长,率部在余家川山寨镇压了4个恶霸,把他们的财产分给穷苦百姓,并出击柞水云蒙山,打败驻地民团。后随红军在郧西三天门、关防铺、泗...[详细]
梁鸿洸(1871-1935),字桂昭,号少銮,绰号“伙头灶”,乾务人。少时不读书,青年时仍目不识丁。他酷爱武术,为寻求学习武艺的机会,曾到石岐一武馆当伙佚,在武馆偷师学艺,初露头角,为教头赏识,破格收徒,并悉心指导,使其武艺大有长进。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试,得乙未恩科第十名武进士,从此步...[详细]
黄植桢(1878~1935),字维周,惠阳县府城(今惠城区桥西)柏子树下人。惠州知名教育家。工诗词,精通历史和数学。早年任教丰湖书院,1910年后任惠州府两等学校、惠阳县立第二小学校长25年。治校注重言传身教,遴选教师要求德才兼备,教育学生谆谆善诱。主持校政期间,学生升中率达99%以上。“栽成后...[详细]
黄益善 (1899-1935) 红十二军政治部代主任,革命烈士。 湖南省嘉禾县人,1899年生。1919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参加进步学生团体心社。1922年转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任《嘉禾学生》周刊。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5日,湖南外交后援会...[详细]
黄节(1873~1935),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别署晦翁、佩文、黄史氏。广东顺德县人。自幼聪敏好学,深明事理。稍长,鄙夷同宗黄士俊的变节行为,易名为“节”,取号“甘竹滩洗石人”,以明立德蹈义之志。22 岁到简岸草堂就读,颇受老师简朝亮道德学问熏陶;课余与同学邓实结为知交,以匡世扶危相互勉励...[详细]
黄甦(1908~1935年),生于佛山镇的一个粤剧艺人家庭。年幼丧母,随父亲卖艺度日。民国12年(1923年),15岁的他去香港做杂工,后成为电器工人。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香港工人在苏兆征等领导下,举行-。黄甦是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他发动了一批工人参加-,后返回广州...[详细]
何叔衡 (1876—1935) 中共一大代表,革命烈士。 湖南省宁乡县人,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少时读过私塾。1902年中过秀才,在乡村教私塾。1906年,与谢觉哉、姜梦周、王凌波结为盟兄弟,称为“宁乡四鬓”。1909年到宁乡云山学校任教,主张教学改革,以...[详细]
贺寿文(1884 ~ 1935),名文域,汉族,别号“菩萨”,祖居洪家关,后迁县城。他家境宽裕,少时在私塾读书,1906年,考取湖南西路师范(常德省立二师前身)。寿文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品行端正,学问精湛,1909年毕业后,回乡从事教育工作。1914年,堂弟贺龙参加中华革命党,准备策反湘西,带2...[详细]
贺昌 (1906—1935) 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工农部长,中共湖南省委常委。 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柳林县)人, 原名贺颖,1906年1月19日生于一士绅家庭。7岁上学。1918年考取离石县立高级小学。1919年,在五四-的影响下,和进步同学一道参加了反对-求荣县长贾占堂的斗...[详细]
龚昌荣(1903—1935),化名邝惠安、邝福安,新会县水南乡龙环里(今属蓬江区)人。原姓李,幼年卖给旅美华侨龚福利做养子,改姓龚。后随养父回国在龙环里定居。民国14年(1925年),参加水南乡农民协会的成立和农民自卫军组织的农-动。同年6月,在广州铁路当工人,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洋务工会。省港大-...[详细]
邓萍(1908—1935) 红三军团参谋长,革命烈士。 四川省富顺县人,1908年生于一个盐工家庭。少年时代立志救国救民。1926年9月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在共产党人恽代英的教育和引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同国民党 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很快转为中国共...[详细]
陈文华(1910~1935),字春舫,又字浩卿,宁羌县大安金牛驿人。家庭地主。 文华幼读私塾,1926年入大安县立第三高等学堂读书。当年,其长兄锦章由上海回乡度假,组织天足会、剪辫会等进步群众组织,文华是其活动骨干。锦章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文华仅16岁。1927年文华考入汉中陕西第五师...[详细]
陈锦章,原名陈文彩,字锦章,笔名谨芳、?家山樵夫,1899年出生于陕西省宁强县烈金坝一个农村知识分子之家。他在汉中、宁强等地读书时,就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为了追求真理、丰富知识,陈锦章于1923年秋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25年转入上海艺术大学学习。他在上学期间,一面学习专业知识...[详细]
曹仰山 (1907-1935) 红十军团参谋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1907年1月出生于湘乡县溪口乡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自幼熟读诗书。1925年高小毕业后投笔从戎,编入宝庆国民党学兵连。1926年考入长沙黄埔军校第三分校。1927年春秘密加入...[详细]
蔡廷干(1861—1935) 字耀堂,香山县上恭都金鼎(今珠海市香洲区金鼎镇)上栅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上海留美预备学校毕业后被选为第二批赴美留学幼童,入读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语文学校、新不列颠中学。 1881年回国后,受派到天津 学堂学习有关 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毕业后派往福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