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张华云 [公元1907年-1935年]

  • 张华云(1907—1935),女,又名华容、华荣,英雅乡下村人。历任中共三河区委、中共饶和埔诏县委、闽粤边特委委员,主管妇女和宣传工作。-公学读书时,父母将她许配罗家为媳。民国16年(1927),她毅然抗婚离家,投身革命。在房明光、谢卓元培养教育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谢卓元结为夫妻。她编写了许...[详细]

张汉民 [公元1903年-1935年]

  • 张汉民(1903~1935)化名田慎颐。山西稷山人。幼读私塾。1920年春考入新绛县中学。1924年西渡黄河,到陕北安边堡杨虎城创办的教导队学习军事,后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炮兵营副营长。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随杨部南下关中,驻守三原,同直系军阀刘镇华部作战,配合西安的反围城斗争...[详细]

张国继 [公元1907年-1935年]

  • 张国继 (1907~1935)又名张根儿,出生于府谷县前石畔村。祖辈以务农为生,父辈改做河路工人。兄弟4 人,张国继为大。他从小聪明,深受父母喜爱。1921年,国继入私塾。1923年失学回家,随父跑河路。1929年,国继被国民党二十二军吴汉卿部队抓壮丁,在一个步兵连当兵。1931年,国继因共产党...[详细]

战涤尘 [公元1872年-1935年]

  • 战涤尘(1872~1935年),木兰县战家屯人。自幼生活朴实,勤奋好学,民国18年(1929年)考取拔贡,被委任为辽宁省洮昌道道尹,辖15县,道尹府设在辽宁省开源县,在任3年。民国20年(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战涤尘回哈尔滨隐居。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拢络势力,达到以华治华的目...[详细]

游石秀 [公元1910年-1935年]

  • 游石秀,城郊乡南岔村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三月。民国23年(1934)春参加革命,担任南岔村苏维埃政府交通员。民国24年3月间,肃反队长袁开灼让他送信给后楼村苏维埃政府,途中被 派抓捕,斗笠中的秘密信被搜出,旋即被解押到英山村,40多个敌人用扁担轮番拷打,打断了扁担几条,又用制鞋锥子钻他...[详细]

阴云山 [公元1910年-1935年]

  • 阴云山(1910~1935),陕西蒲城县人。少年时即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受红二十六军派遣到靖边工作,任红七支队靖边游击队指导员,在靖边西南部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活动。在游击队里,他积极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九月,根据陕甘特委指示,建成蒋家寺区革命委...[详细]

叶秀蕃 [公元1904年-1935年]

  • 叶秀蕃(1904~1935年),乳名俊周,号鼎三,鳌阳镇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出生。自小胸怀大志。民国9年(1920),鳌阳小学毕业后,居家自学6年。民国15年考入福安扆山中学初中部。在学期间,读过《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并先后认识进步青年马立峰、詹如柏等人,开始接受...[详细]

叶凯 [公元1909年-1935年]

  • 叶凯(1909~1935年),又名叶如针、叶依四,福州鼓山后屿乡人,家境贫寒,15岁在福州当学徒。民国17年(1928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22年,在榕领导工运工作。民国22年10月,任中共福州市委代理书记。民国23年1月,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4月,奉命前往连罗苏区开展...[详细]

叶红妹 [公元1912年-1935年]

  • 叶红妹(1912~1935年),罗源县飞竹乡丰余村人。民国20年(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任守善区游击队指导员。民国23年任工农红军闽东第13独立团7连指导员,兼中共守善区区委委员。先后参加过攻克罗源城、四打大获、三打上地等战斗。民国24年3月,在反围剿战斗中,...[详细]

叶德乐 [公元1911年-1935年]

  • 叶德乐(1911~1935年),又名叶忠命,罗源县飞竹乡丰余村人。民国22年(1933年)12月加入守善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2月,任闽东工农红军第13独立团第4连副连长,与连长叶灿祥率队在周围乡村及罗源、古田交界一带发动农民打土豪、建立苏维埃政权;配合第13独立团主力,攻下深...[详细]

叶宾 [公元1870年-1935年]

  • 叶宾(1870年—1935年),漳州人,漳城名儒医。秀才出身,曾任漳州府师爷,熟读经史诸子百家书。尤精医学,对伤寒热性病甚有钻研,当时医界称他为伤寒专家。曾受聘为官医,退职后专心医务,在清末民国初最负盛名。每日限诊10人,超过此数不分病情缓急、病者职位高低,均不接诊。出诊自备专轿,四名轿夫,另有...[详细]

杨志和 [公元1908年-1935年]

  • 杨志和(1908~1935),乳名狗子,泰宁城关人。他原籍长汀,其父杨官云由于在老家无立锥之地,且无法躲避苛捐杂税的压榨,于清朝末年逃到泰宁城关,栖身城隍庙,以帮人抬轿和卖柴为生。1913年,志和五岁时,他父亲在劳累和贫病交迫中死去,母亲把他十岁的姐姐杨桂珠卖给人做童养媳,才买下一口薄棺草草地将...[详细]

杨则仕 [公元1909年-1935年]

  • 杨则仕(1909~1935),又名杨又仕,字优如,东平凤池村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政和县第一个共产党员和建松政苏区创建人。 杨则仕出生于农村中的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兼做酱油买卖。他自幼聪颖好学,在凤池小学就学时品学兼优。1924年秋考入省立建瓯第五中学,在共产党员...[详细]

杨玉伟 [公元1901年-1935年]

  • 杨玉伟(1901~1935) 又名杨二高,甘泉县石门乡柏叶沟村人(原安塞县楼坪川柏叶沟村)。早年因家庭贫困,单身外出谋生,四处漂流。后在内蒙古结拜了一个有枪有势的“盟兄”。同时靠自学认了不少字,并学会骑马射击。有一天,他骗“盟兄”下河洗澡,趁机拿跑“盟兄”的枪和子弹,辗转潜回柏叶沟,把枪埋藏起来...[详细]

杨学文 [公元1915年-1935年]

  • 杨学文 (1915-1935),辽宁省盖县人。9岁时家迁居哈尔滨市。13岁考入铁路学校(华工传习所),1932年加入共青团,担任道里区地下团区委书记,积极从事反满抗日活动。为党秘密传递文件,散发传单。1934年4月,共青团满洲省委遭到大破坏,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令他跪在碗碴...[详细]

杨焕章 [公元1890年-1935年]

  • 杨焕章(1890~1935) 庵底杨庄人,自幼家贫,给人放牛熬活,夙具刚肠,任侠尚义,为乡里所推重。民国二十三年(1934)12月,红二十五-战庾家河、蔡川一带。他接触革命思想后,誓为穷人翻身肝脑涂地、弃尸沟壑亦在所不惜。遂主动为红军带路,搜集情报,筹集粮秣,掩护伤员。翌年端阳节,孙家山区苏...[详细]

薛翰臣 [公元1913年-1935年]

  • 薛翰臣(1913~1935) 化名老乔,前薛家坬村人。少年就读,后考入宋家川高小。193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绥师被国民党封闭,又转入榆林中学就读,成绩优良,在榆中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支部组织委员。 1933年毕业回到家乡,次年五月端阳节接替了慕生桂在郝家山村私塾教学之职,暗...[详细]

徐宝珊 [公元1903年-1935年]

  • 徐宝珊(1903~1935)原名许惟豫,乳名显万,学名文弼。湖北汉川人。1925年加入共青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历任中共(汉)川、云(梦)、应(城)县委书记,黄安中心县委书记,鄂豫皖(特委、临时省委)省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鄂东北道委书记。1932年...[详细]

谢子长 [公元1897年-1935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谢子长(1897~1935) 名德元,字子长,号浩如,化名秋阳,今子长县李家岔乡枣树坪人,为陕甘、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26、27军创始人之一。早年在西安陕西省立一中、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读书。民国11年(1922)秋,入太原学兵团学习军事。民国13年(1924)回安定县办民团,任...[详细]

谢卓元 [公元1905年-1935年]

  • 谢卓元(1905~1935年),广东省大埔县人,饶和埔诏苏区开拓者之一。在大埔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曾当选学生联合会主席。民国1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和工农运动。民国17年1月,当选为中共大埔县委委员,后以英雅区为基点,发展党组织、农会、妇女会,建立农民武装,开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