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李桐轩 [公元1860年-1932年]

  • 李桐轩(1860~1932)名良材,字桐轩,亦作同萱;自号莲舌居士。陕西蒲城人。父智威是个农民,很重视子孙的读书。清光绪四年(1878),桐轩与胞兄异材同时考中秀才,因家境贫困,桐轩去华州任私塾塾师。十四年(1888)被陕西提督学政选拔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两年后应陕西舆图馆之请,参加测绘各县地图...[详细]

林振翰 [公元1884年-1932年]

  • 林振翰(1884~1932年)字永修,号蔚文。宁德城关人。自幼勤奋好学,思想新颖。是我国第一个把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也是我国近代盐政专家。 林振翰出生在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林延伸,号理斋,清末举人,官罗源县教谕,是维新派代表康有为的好友。后因时政日非,理斋弃官归里。在家乡,...[详细]

林翀鹤 [公元1863年-1932年]

  • 林翀鹤(1863~1932年),字祐安,号一朴山人,泉州人,家住北门街执节巷,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四弟林骚(1874~1953年),字醒我,又名叔潜,晚年号半邨老人,生于同治十三年。父林霁,县廪生,素好书法,去世时林骚未满两岁,家道贫寒。 林翀鹤生性高尚,勤谨...[详细]

林和尚 [公元1909年-1932年]

  • 林和尚(1909~1932)、黄坤元(1900~1932年)均系石码镇人。早年,林系锡箔工人,黄系纸箔工人,两人均受资本家残酷剥削,过着终日劳累,不得温饱的生活。 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进驻闽南,翌年1月,中共闽南特委在漳州成立。在党领导下,漳州、石码、海澄一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详细]

李南全 [公元1907年-1932年]

  • 李南全(1907~1932年),原名世混,学名果,笔名觉因,永春达埔乡岩峰村人。幼年在其父执教的达新学校念书,后到泉州上中学。在校时喜好文学,博览群书,课余也曾阅读医书和苦练武术。民国17年(1928年)秋,到中共创办的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读文科班,受文科主任沈端先(夏衍)影响,阅读大量的马列主义著...[详细]

李南金 [公元1907年-1932年]

  • 李南金(1907~1932年),原名世混,学名果,笔名觉因,永春县达埔院前村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安南永德游击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同安县委书记。 李南金幼年在他父亲执教的达新学校念书,后升学于泉州。在校博览群书,擅长文学,勤攻书法,课余还苦练武术。 民国17年(1928年),李...[详细]

李明光 [公元1906年-1932年]

  • 李明光 (1906~1932.9) 李明光,广东大埔县高陂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生于高陂古墅鹤山的贫农家庭。1924年,在高陂中学读书的李明光,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到州瑞、乌槎教书谋生。翌年春,被选送入农-动讲习所汕头分所学习,这期间,李明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详细]

李立民 [公元1907年-1932年]

  • 李立民,又名福清,清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初六日(1907年9月1日)生于上杭胜运里(今稔田乡官田村)。父亲是个穷秀才,母亲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弟禄清是中共党员,于民国17年(1928年)官田农民-失利时,被捕牺牲。 民国11年秋,李就读于龙田公学。三年后,因丧父辍学,在家随母以耕田挑担为生,但未...[详细]

李纪渊 [公元1907年-1932年]

  • 李纪渊 (1907-1932),曾用名李纪元、李源、李明川、李文藻、李通遥等。辽宁省新民县人。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人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任共青团大连地委书记,不久被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7月,到哈尔滨任共青团北满地委书记。北满地委撤销后,改任共青团哈尔滨县委书记。...[详细]

李金发 [公元1907年-1932年]

  • 李金发(1907~1932),龙溪县南乡四社港口村人(今颜厝乡上洋村),年轻时在漳州当染布工人。1926年11月上旬国民革命军进障后,漳州、石码、海澄工农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蓬勃发展,李金发参加了丝纱染织工会,积极参加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的工人运动。随后他被选为丝纱印染工会主席,领导该工会工...[详细]

梁建新 [公元1907年-1932年]

  • 梁建新(1907~1932),名益湘,今三甲乡三甲村人。民国12年(1923)秋,考入长郡中学师范部,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毕业后,任安化常安镇立小学教员。同年10月,任国民党安化县第五区党部宣传委员。“马日事变”后,奉命去三甲,组织农民拿起梭镖、鸟枪准备自卫。及许克祥部抵蓝田,度势不能...[详细]

蓝维仁 [公元1899年-1932年]

  • 蓝维仁,化名张敏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六月七日生于上杭胜运里(今庐丰畲族乡水尾村)。父早逝,由祖父和母亲抚养成人。 青年时期,在庐丰文馆和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读书,除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参加学校组织的宣传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是一个思想活跃的进步青...[详细]

吉国桢 [公元1899年-1932年]

  • 吉国桢(1899~1932)又名凤洲,字干卿,化名纪浩如、周国荣。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1920年春考入华县咸林中学,在进步教师魏野畴、王复生、王懋廷的影响下,接受新思想,会同潘自力、苏士杰等同学发起组织学生自治会,开展读书、讲演、体育、编演新剧等活动。 1924年夏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详细]

焦维炽 [公元1910年-1932年]

  • 焦维炽(1910~1932)又名维志、仲明,字炯明。陕西安定(今子长)人。1923年延川田家川高小毕业后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因带头闹-反对陕北军阀井岳秀而被校方开除,共青团组织介绍他到肤施(今延安)省立第四中学继续求学。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四中学生会主席...[详细]

焦启铠 [公元1904年-1932年]

  • 焦启铠(1904~1932)亦作起铠、其铠,又名介仁。陕西潼关人。1920年春考入西安中华圣公会中学,1924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奔赴广州投考黄埔军校第三期,被录取编入步兵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干事会候补干事、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参与特别党...[详细]

郭节 [公元1906年-1932年]

  • 郭节,原名云浓,笔名方浓。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于安溪县崇善里魁斗乡佛仔格。父郭仲诗,清季秀才,塾师。郭节小时得庭训。兄弟三人,排行第二。 民国10年(1921),郭节随亲属往新加坡谋生,当时民穷国弱,海外华侨备受凌虐,他亲身经历,无比愤恨,遂于17年返回家乡,到南安山后学校任教。翌年...[详细]

关耀洲 [公元1891年-1932年]

  • 关耀洲(1891--1932),字明郎,号明月,满族,生于双城县正红旗二屯。自动在家务农,及长接触进步思想,1927年参加国民党,并任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庶务干事。1928年农历八月初一,他和国民党人李匡、杨兴亚、刘宗英、刘正民、张绪周、张兴武等于哈尔滨天泰客栈秘密-,谋求南北统一,不慎暴露,与会...[详细]

高增爵 [公元1863年-1932年]

  • 高增爵(1863~1932)字少农。陕西米脂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次年中进士,以内阁中书担任玉牒馆修校。不久,出任四川眉州、资州知州,率民团镇压当地义和拳运动,杀害其首领。后辖地遇大灾,主持办粥厂;调查灾户,发放赈款。在资州时曾惩处传教士。升任成都知府后,督办水利,清理积案,颇有成效...[详细]

符建秦 [公元1905年-1932年]

  • 符建秦(1905.3.28~1932.5),又名符又坚,乌镇符家畔村人。12岁起先后在本村小学、乌镇高小读书。1922年考入榆林师范。1927年考入西安中山政治军事学校,不久,因国民党叛变革命,学校被取消,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党组织派遣,到山东高桂滋部四十七军随营学校当兵。同年冬...[详细]

杜连如 [公元1872年-1932年]

  • 杜连如,幼名福来,从政后更名履贤,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西陂苏溪村社姓望族。早年中秀才,宣统年间荐举为孝廉方正,为龙岩清末民初的著名绅士。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连如曾任权舆两等学堂、丰江初等学堂校长,后任龙岩中学堂教员、县劝学所长、教育会长。 民国初年任溪口县佐。民国12年(19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