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心源(1834—1894),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月河街(今湖州市月河街)人。天资聪颖,读书一目数行,过目不忘。精通九经,尤精于郑、许之学。先后拜名儒万青藜、吴式芳、张锡庚为师。常与同乡姚宗堪、戴望、施补华、俞劲叔、王竹侣、凌霞研习学问,有“苕上七才子”之称。清咸丰九年(1859)...[详细]
黎兆棠(1827~1894年),字召民。昌教乡人。出身贫家,少年苦学。清咸丰三年(1853年)成进士。历任礼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仪制司主事,江西南安知府,江西粮台,台湾道台,天津海关道台,直隶按察使、布政使,福建船政大臣,光禄寺卿。性格廉悍,治事干练。在总理衙门时,处理各国往来书牍敏捷得体,见...[详细]
李篁仙 (1825~1894) 李篁仙,原名寿蓉,长沙县河西都赤岗村(今望城县大湖乡赤冈村)人,生于道光五年(1825)o早年人县学补廪生,咸丰元年(1851)中恩科乡试举人,六年成进士。其试卷原列在御览十本中,及朝考,误点注,乃置三甲(同进士出身),用为户部主事。他自感失意,不事应酬。...[详细]
李朝斌 (?~1894) 李朝斌,字质堂,善化县人,生年不详。本姓王,自幼育于李姓。及长人行伍,隶长沙协标,道光二十六年(1846)随防新宁。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人湖南,他卖力防守省城有功,赏六品军功。四年,曾国藩调他充水师中营哨官,从杨岳斌攻武昌、田家镇各要隘,累功擢参将...[详细]
郑文恒(1856~1894) 郑文恒,字翔孙,长乐郑华南人,清咸丰六年(1856)出生。文恒少有大志,功名未就,后从事商贾,又不得意,遂投海军,入“龙骧”兵船,考究轮机。光绪四年(1878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轮机专业。4年后毕业,充北洋海军“扬威”快船三管轮,不久,升副管轮。光绪十一年...[详细]
郑文超(?~1894) 郑文超,字勉之,长乐郑华南人,郑文恒胞弟。清光绪二年(1876)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光绪七年毕业,派往“扬威”快船见习,嗣充“镇西”炮船三副。光绪十年升任“扬威”快船大副,因功荐保守备衔。光绪十七年升以都司尽先补用。翌年补授海军右翼右营守备。光绪二十年农历八月...[详细]
翁守瑜 (1864~1894年) 字玉如,闽县人,家住城内北门三官堂(今华林直巷)。清光绪三年(1877年),考进福建船政后学堂。光绪七年(1881年)毕业后派到“扬威”号练船实习。翌年,调北洋海军“超勇”快船实习。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镇远”舰三副,后晋升为二副。光绪十三年(1...[详细]
谭钧培(1828-1894年),字宾寅,别字序初,又字次初。今潕阳镇大菜园人。1859年乡试中举人,1862年进士、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从容不迫869年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开始,谭钧培先后任过江苏常州府知府、苏州府知府、代理徐州道、稓安徽凰颍六洄道、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正使兼署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云...[详细]
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学习轮船驾驶,同治十年(1871年)到“建威”练船实习,光绪元年(1875年)调赴“扬武”练船,“周历南、北洋险要,以千总留闽,充船政学堂教习。”光绪三年(187...[详细]
林泰曾 (1852~1894年) 字凯仕,侯官县(今鼓楼区)人。清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学习航海驾驶。同治十年(1871年),上“建威”号练船实习;同治十三年(1874年),赴台湾后山测量港口航道。同年冬,调任“建威”练船大副。光绪元年(1875年),赏都司衔,派赴欧...[详细]
林泰曾(1851—1894.11.16),字凯仕,祖父林霈霖,系林则徐胞弟孙子,故林泰曾称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为姑丈。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船舶驾驶。1871年毕业,上建威号练习船游历各地,1874年任建威号大副。次年随福建船政学堂总教习日意格赴欧游历,入英国海军实习,曾于...[详细]
林履中(1852-1894),字少谷,闽县青圃乡(今闽侯青口镇青圃村)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自幼父母双亡,林白水祖父母将其收养,且爱抚备至,视同己出。同治十年(1871年)后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第三期管驾班。同治十三年,他以优等成绩毕业,与同学林森林、陈英等分派到“建威”练习舰上实习。...[详细]
郎炳勋,原名闻益,字谦甫,原籍直隶怀来。生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光绪二十年(1894)病故,终年74岁。道光十九年(1839)由廪生登光绪乙酉拔萃科,充八旗官学汉教习。后任河南尉氏、孟县知县。光绪三年(1877),全家人孝义厅籍。炳勋爱陕西人民之俭朴,忧百姓之疾苦,任官多善政。受理案件以兼...[详细]
蒋斯千,又名玉表,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甲戌十一月二十日,卒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十月二十日。他是溪口蒋姓二十六世孙。蒋介石在记述这位祖父的行状中说“吾族自仕杰公迁居锦溪(溪口古名)以来,累世力勤穑事,敬崇礼让,胜清三百年间未有一人求通仕籍者,至公以货殖起家,生计日渐饶裕。”斯千弃...[详细]
黄乃模 (1862~1894) 字蔼山,今坂东镇湖头村人。童年时曾随父学木工,后就读于福州英华书院。光绪十五年(1889)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次年,奉命赴英国验收清政府订造的“致远”号巡洋舰。回国后被任命为该舰第二副管带,协助管带邓世昌指挥“致远”舰。 光绪二十年九月,中日关系紧...[详细]
黄建勋(1852(壬子年)-1894),字菊人,福建永福人(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867年,以文童应船官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1871年,结束课程后,登“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至新加坡、槟榔屿各口岸,北至直隶湾、辽东湾各口岸。1874年,充任"扬武"快船正教习,又调任“福星”炮舰正教习。...[详细]
龚易图 (1835~1894年) 字蔼仁,号含晶,闽县人,家住南街通贤境。清咸丰八年(1858年)进士,由庶吉士改任云南知县。时捻军兴起,留在山东,跟随僧格林沁作战,攻克金楼等地有功,以知府任用。同治四年(1865年),捻军张总愚与太平军赖文光会师,攻入山东,易图随巡抚扼守东平,因筑土禹...[详细]
方伯谦(1853年-1894年),清朝福建侯官县人,字益堂,北洋水师将领。福建船政学堂首届驾驶专业毕业生。方家兄弟四人,方伯谦居长,父亲是个私塾教师。1867年,十五岁的方伯谦考取福建船政学堂,从此开始学习海军。1877年—1880年,在英国学习驾驶军舰。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回国,任济远号管...[详细]
沈寿昌(1863~1894),字清和,洋泾镇人,自幼聪颖并有大志。年十二(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被选为出国留学的派遣幼童,入上海出洋总局学习,以优异成绩赴美,在挪威大学学习理化。时清廷初创海军,急需人才,清光绪七年(1881年)奉命回国,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往威远舰实习,旋任二副,光绪十二年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