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人物

林履中

[清][公元1852年-1894年]

林履中为[清][公元1852年-1894年]

  林履中(1852-1894),字少谷,闽县青圃乡(今闽侯青口镇青圃村)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自幼父母双亡,林白水祖父母将其收养,且爱抚备至,视同己出。同治十年(1871年)后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第三期管驾班。同治十三年,他以优等成绩毕业,与同学林森林、陈英等分派到“建威”练习舰上实习。次年又调到大型练习舰“扬威”号上,与早先上船的第一、二期管驾班毕业的同学严复、刘步蟾、萨镇冰、林泰增等一起实习。
  光绪元年(1875年),履中被调到“扬武”练船作远航实习,途经新加坡、小吕宋、槟榔屿等口岸,达日本后返航回国。二年冬,补“伏波”炮舰大副。光绪七年,由李鸿章调往天津,任北洋舰队“威远”练船教练大副。光绪八年夏,履中趁出国前回老家青圃探亲(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家探亲),假满复北上天津。不久,奉命赴德国验收清廷新购的“定远”铁甲巡洋舰的 、炮械,然后到英国高士堡学堂研究驾驶、-、数学、电学等技术。光绪十年夏,由英国回到停泊在德国的“定远”铁舰。次年,他协助刘步蟾驾驶“定远”舰回国,充任该舰大副,并获奖兰翎千总。是年冬,升调副管驾。光绪十三年,升任“扬威”快船管带,荐保花翎守备。光绪十五年,海军衙门成立,履中升署右翼右营参将。光绪十七年,李鸿章到威海视察北洋舰队,奖励办海军有功人员,履中被实授右翼右营参将,加副将衔。
  履中办事认真负责,平时虽然“深沉少语”,但“性情和易、蔼然可亲”。在生活作风上,他“勤慎俭朴,能与士卒同艰苦”。因此,深受部属爱戴。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七月一日(8月1日)中日宣战。
  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相遇于黄海,日本海军“吉野”、“松岛”等12艘舰艇以双鱼贯阵迎头而来。北洋舰队列两翼阵式而前,“定远”、“镇远”两舰领队在前,各舰依次分列左右。履中率领的“扬威”战舰,是木质包铁的旧式快船,舰龄已达13年以上,属攻防较差的弱舰,排在右翼阵脚的最外侧。
  战斗之始,“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冲击在前,将列成单纵队的日舰截断,重创日舰“扶桑”、“比睿”、“赤城”,击毙日舰“赤城”舰长海军少佐坂元八太郎。日舰为摆脱不利阵势,避开“定远”、“镇远”主力舰,主攻北洋舰队右翼的弱舰。中午12时50分,日舰“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高速横越北洋舰队,绕攻北洋舰队“超勇”、“扬威”两弱舰,两舰官兵奋勇抗击,在激战中击毙日舰“秋津洲”永田大尉。日舰仍以优势火力猛攻“超勇”和“扬威”两舰。在这危急时刻,由于北洋舰队列阵的跨度太大,“镇远”、“定远”两主力舰右舷的炮火不能掩护其右翼阵脚诸舰,双方交战不久,“超勇”、“扬威”两舰中弹火起,继之敌弹落入机舱,舱内弹爆火起,舰渐不能支。履中亲督舰员曾宗巩、曾瑞祺等继续开炮轰敌舰。下午1时许,“扬威”舰身渐次沉没,履中决心与舰共沉海底,遂两次命令舰上官兵跳水投向别舰,有65名官兵被 快艇搭救生还。最后,仍有七八个官兵拥向履中,连推带搡和他一齐跌下大海,但他死命地推离大家,奋力游向沉没的“扬威”兵舰,一头栽进船体破洞里去,壮烈殉国。   经历历史事件:

中日甲午战争 (公元1894年--公元1895年)

  同年(公元1852年)出生的名人:
黄建勋 (1852~1894)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
李和 (1852~193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叶祖珪 (1852~1905) 福建省福州市
林高名 (1852~1923)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
刘廷珍 (1852~1926)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
+ 更多公元185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94年)去世的名人:
黄建勋 (1852~1894)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
方伯谦 (1853~1894) 福建省福州市
林永升 (1853~1894)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林泰曾 (1851~1894)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谭钧培 (1828~1894) 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
黄乃模 (1862~1894)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 更多公元189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