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清朝历史人物介绍

徐润 [清][公元1838年-1911年]

  • 徐润(1838—1911) 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香山县北岭村(今珠海市北岭乡)人。父亲徐宝亭曾任清朝官吏,叔伯皆为洋行买办。清咸丰二年(1852),14岁时随叔父徐荣村经澳门抵达上海,在英商开办的宝顺洋行当学徒起直至工作16年。勤奋刻苦,悟性颇高,得洋行主管器重,成为领管各分...[详细]

徐荣村 [清][公元1822年-?]

  • 徐荣村(1822—?) 原名瑞珩,字德琼,号荣村。香山县拱北(今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办事处)北岭村人。为谋生计,年轻时就离开家乡,与弟弟到过东南沿海许多口岸,最后选中鸦片战争后刚刚“五口通商”的上海为发展之地,成为最早抵达上海当买办的香山人之一。通过与洋人接触,了解到中国的蚕丝和茶叶享誉世界...[详细]

许龙 [清]

  • 许龙(生卒年不详),别号庆达,苏湾都许厝村(今属莲下镇)人。明朝末年,东南沿海寇患严重,海盗常扰犯南洋(今之莲上、莲下一带)。许龙召集乡众防卫,保护家乡,并擅取海上的渔盐之利,雄踞一方。明亡后,许龙归附清廷,授潮州水师总兵,封都督衔,常与郑成功对抗。顺治十五年(1655)三月,郑成功派部将陈鹏率...[详细]

许斌 [清]

  • 许斌,字允权,澄海县下外都人。行伍出身,初任海口都司和盐务官时,对人民十分体恤,停免盐规钱,捐俸修筑道路,在当地享有声望。不久,升闽浙水师营参将。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统领福建水师赴云南抗击入侵缅军。九月十八日,在云南新街哈坎地方抗击缅军,占据沙滩,攻打营寨,奋勇冲杀。十月初八在老官屯地方...[详细]

徐骧 [清][公元1867年-1895年]

  • 徐骧(1867—1895),家名来昭,字云贤,又称徐昂,祖籍镇平(蕉岭)兴福镇谷仓村,是蕉岭徐氏开基祖徐探玄17世孙。1765年,其高祖徐俊彩率全家迁台湾苗栗县头份镇垦殖。徐骧18岁中秀才,曾掌教蒙馆。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他在苗栗头份组织义军,...[详细]

谢钟兴 [清]

  • 谢钟兴(生卒年不详),字卓言,三洲街道东亨村人。年少时进县学,享受廪膳补贴。清雍正二年(1724年)恩贡,任丰顺县教谕。向生员讲授理学,以自己尚未学习时不良表现与学习后所得益处作对比,说明学习之重要,再三谆谆教导,使生员们有不少感悟。当时,丰顺县是新设立的县,他的教育使生员们首先得到理学教育,受...[详细]

谢仲坃 [清][公元1702年-1777年]

  • 谢仲坃(1702-1777年),字孔六,号耳溪,生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轮水(今属岗美镇)人。出身清贫,聪颖勤学,立志做个循良官吏,县著名学者刘裔招为婿。 雍正元年(1723年)广东乡试第一名,登解元;雍正五年京都会试登明通进士。任长宁教谕,升崖州学正。乾隆四年(1739年)任湖南...[详细]

谢元枢 [清]

  • 谢元枢(生卒年不详),字季昌,明城镇人。20岁时由官府供给粮食让他在乡学任教。教诲门生历时30多年,没有对一个门生不负责任,当地读书人多数是其门生。清康熙九年(1670年)岁贡,任乐昌县县学辅助教员。由于辛勤教学,周济贫苦生员;虽然待遇很低,但是谢绝馈赠。 明城镇 明城地处高明中部,...[详细]

谢益卿 [清][?-1918年]

  • 谢益卿,又名双玉;谢梦池,又名春生、荣光,他们是父子俩,梅县松口镇铜盘村人。益卿20多岁时远渡南洋谋生,先到荷属婆罗洲之坤甸一家进出口货栈当助手。由于他忠诚能干,数年后被提升为财库,以后又委为总管。经过近十年努力,他取得了经商理财的经验,便到离坤甸不远的山口洋埠自行创设“双生栈”,专门经营土特产...[详细]

谢维藩 [清][公元1834年-1878年]

  • 谢维藩 (1834-1878) 清学政。 清巴陵县(今岳阳)人。字麟伯。道光十四年(1834)生。同治元年(1862)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十二年(1873)出任山西学政。在任建书院,请耆儒讲学,刊朱子《小学》以教人。上疏言人民生活困苦和外国侵略威胁,要求清政府“卧...[详细]

谢廷诏 [清][公元1634年-1704年]

  • 谢廷诏(1634~1704),字华笏,惠来都厚谢里(今华湖镇后谢村)人。父谢天然好学,建塾延师教子,希冀后代能完成他的志愿。廷诏赋性英敏,七岁能文。顺治四年(1647),他十四岁,即考进县学为庠生。顺治四年(1647),恰遇罗英第一次围攻惠来城。时父已去世,廷诏乃弃家资,负母逃避外地免于难。都里...[详细]

谢廷麒 [清]

  • 谢廷麒,字泗泉,清末民初宁羌人。其父谢国恩少时曾佣于州城富室封姓,因受责辱,愤而出走,投军入清营,临战骁勇,以军功授建威将军称号,镇守川北要塞剑门关。廷麒自幼秉承父教,苦读经史,勤习书画,后中举。光绪年间曾以科甲擢任四川某县知县,历任四川盐运副使和盐运使。 谢廷麒督理盐务时,对家乡人...[详细]

谢仕矩 [清][公元1653年-?]

  • 谢仕矩(1653-),字洁君,永义铺义山甲(今赤坑花山)人,自幼聪明,沉迷于读书,听到有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怕长途跋涉,背着书包向师请教。善作文,有正始谈玄的风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授福建省上杭知县,改授琼州(今海南省)澄迈县教谕。澄迈僻处海上,风俗淳朴。仕矩在学中每日与学生讨论经义...[详细]

谢升庸 [清]

  • 谢升庸(生卒年不详),字畴裕,家名命帝,平远差干湖洋村人。生于康熙年间,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生母病逝,靠父亲和后母抚养成人。升庸自幼懂事,勤于家务,智力不凡,深得父母宠爱。因家庭经济所限,10岁时方进私塾读书。他珍惜宝贵时光,搬到五指石书室从师苦读。其师经常带他到五指石周围游山玩水,捕景作诗。升...[详细]

谢清高 [清][公元1765年-1821年]

  • 谢清高(1765~1821),嘉应州金盘堡(今梅县丙村镇金盘乡)人。18岁至海南岛谋生,途中遇风覆舟,为外国商船救起,从此他便在该船上当船员,走遍亚、非、欧三大洲。每到一个国家就学会当地语言,记述其岛屿、港湾、要塞、风俗和物产等。如是历十四年,当他31岁时,因双目失明而被解雇。他只好回到广东。 ...[详细]

谢鸿逵 [清]

  • 谢鸿逵(生卒年不详),号渐磐,三洲街道东亨村人。清道光年间贡生,任张国梁幕僚。清咸丰六年(1851年),辅佐张国梁,屡败太平天-队,获清廷嘉奖,提为江西南安郡丞,因战事需要,未能及时上任。他于同治三年(1864年)上京都接委任状。时值京都辖区内,仍有太平天国(捻军)余党活动,应罗文恪保奏获准,留...[详细]

谢国平 [清][公元1885年-1911年]

  • 谢国平(1885—1911),原名国南,字少知,连平陂头莲星村人。是策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朝连平州政权,建立民国连平县政权的第一任县知事。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谢长至10岁时,家里送他上私塾。在他13岁那年的某一天,有两位外国牧师到他家作客,赠给他数十本宣传新思想和民主革命的书籍。自此,...[详细]

谢国宝 [清][公元1709年-1780年]

  • 谢国宝(1709~1780),字完卿,又名周书,平远县差干鹿溪村(今文丰村)人。 国宝父佳季,精通医学,尤其擅长针灸。国宝幼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8岁考取秀才,39岁入选廪贡生。他受父亲的影响,从小酷爱岐黄之业,长期研习其父的良方秘卷,钻研《内经》、《类经》、《景岳全书》等医学著作,大胆进...[详细]

协嘎林·民久伦珠 [清][公元1876年-?]

  • 清光绪二年(-第十五饶迥火鼠年,公元1876年),民久伦珠出生在西藏拉堆地方协嘎宗林奴谿朗卡、一个名门贵族之家。他的祖父曾任藏军定日代本,在反击廓尔喀入侵西藏的战争中,英勇顽强,战功卓著,获得“后世子孙亦可封官袭爵”的封文,并被赐予协嘎宗林奴谿豁卡,形成了西藏贵族世家之一——协嘎林。 但是,...[详细]

谢方端 [清][公元1724年-1813年]

  • 谢方端(1724-1813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生于岗尾轮水(今岗美镇),谢仲坃长女。她幼年丧母,随父习文,聪明善读,记诵不忘,其父十分钟爱,教授声韵学,喜欢填词、工诗,出口成章。其时,人称才女。 方端幼年随父遍游粤东名胜,以香艳之笔,写山水之奇。年青时与三甲堡新楼村刘宗衍结婚。其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