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人物

谢益卿

[清][?-1918年]

谢益卿为[清][?-1918年]

  谢益卿,又名双玉;谢梦池,又名春生、荣光,他们是父子俩,梅县松口镇铜盘村人。益卿20多岁时远渡南洋谋生,先到荷属婆罗洲之坤甸一家进出口货栈当助手。由于他忠诚能干,数年后被提升为财库,以后又委为总管。经过近十年努力,他取得了经商理财的经验,便到离坤甸不远的山口洋埠自行创设“双生栈”,专门经营土特产进出口业务。这时,他的大儿子谢梦池亦由家乡南渡,到谢益卿店中帮理生意。父子俩勤奋协作,生意迅速发展。四五年后,分别到荷属棉兰、泗水,英属槟榔屿、吉隆坡及香港等大商埠开设分支行号,扩大购销业务。其时,梅县很多人奔向南洋谋生,益卿、梦池父子便顺应时机,选择品德优者,分别给予他们一定的资金、货物,协助他们到偏僻山区去开设店铺或租购土地,一面种植和收购土特产,如橡胶、胡椒、咖啡、药材等;一面推销土著人所需之生活、生产必需品。即使他们父子的经营业务扩大,又使那些南渡的创业者得到了立足或起步的机会。至今在南洋老一辈的华侨中,尚流传着当年谢氏父子扶植和安置“新客”的趣事和佳话。
  谢益卿、谢梦池父子在商业和垦殖业发展起来后,又投资于采矿业。他们先后在英属殖民地马来亚的怡保、霹雳、吉隆坡开办锡矿场三处,生产最旺盛时期,月产锡锭千余吨,居当时南洋华侨所办矿业之首位。他们的经济实力更加雄厚。
  19世纪末,国内掀起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的浪潮。清同治十一年(1872) 李鸿章奏设官商合办轮船招商公局(后通称招商局),派员到南洋招募华侨股份时,谢氏父子便认购了15万圆的股额。光绪二十七年(1901),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开办粤汉铁路(官督商办),派洋务专员盛宣怀到海外募集昭信股份,他们父子又认股银20万两。最为突出的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谢氏父子与旅荷属印尼侨商张榕轩、张耀轩兄弟,共同奏请清朝政府准予他们集资创办潮汕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筹建我国第一条华侨经营的铁路。该路由潮州至汕头全长42.5公里,于1904年9月28日动工,至1906年11月25日正式通车,共耗资302.58万银圆。其中谢梦池捐20万圆,其他潮梅籍华侨投资入股65万圆。这条铁路的建成,大大便利和促进了粤东以及闽西南地区30余县市经济与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信息的交流,开创了海外侨胞回国兴办实业、建设祖国的先河。此外,谢氏父子还投资参加韩江东成轮船公司、广州协同和机器制造厂、广州旋光炼油厂等六七个企业的股份,为发展韩江的交通和广东的工业作出了贡献。
  谢氏父子出身贫苦。他们事业有成后,对家乡的各种社会公益事业都慷慨赞助。父子俩先后资助子侄辈9人分别到日本欧美留学。后来这些子侄辈中,就有7人加入了同盟会,其中益卿的嫡孙、梦池的胞侄谢逸桥、谢良牧兄弟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与孙中山共同发起创建同盟会。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谢逸桥被选为岭东地区主盟人,谢良牧任同盟会总部执行部会计长。后来孙中山三次到南洋及槟榔屿进行活动,每次都由逸桥、良牧兄弟陪同和接待。当时部署广州起义的庇能会议,就是在槟榔屿谢氏花园大厅举行的。益卿、梦池父子先后秘密赞助革命经费达20余万银圆,另由良牧在南洋为广州起义和同盟会筹募的捐款有10多万银圆。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后的1917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政府大元帅时,曾委任谢梦池为南洋贸易特派大臣,并同时颁令褒奖他们父子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和贡献。
  谢益卿、谢梦池爱国爱乡的精神,深为海内外同胞所钦佩和尊敬。民国十六年(1937年)5月3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明令褒扬,追念谢氏父子的功劳。民国3年(1914年)谢益卿寿终于家乡,享年94岁;谢梦池于民国7年(1918年),73岁病逝于广州医院,后归葬于松口故乡。
  
同年(191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