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纲(1910—1947),定边县姬塬镇郭崾崄村人,郭万里之子,大学文化程度,革命烈士。自幼聪明好学,为人耿直,老实忠厚。其学识渊博,令同事赞誉,被乡亲称颂。郭维纲1918年至1929年,先后在高庙湾小学、定边高小和榆林中学读书。1929年从榆林中学毕业后,受国民党爱国将领高桂滋的资助,考入北...[详细]
郭孝(1927—1999),定边县红柳沟镇郭圪村人,祖辈务农为业。郭孝七岁开始给人放驴拦羊。1944年(十九岁)参八路军,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至1953年被选送到石家庄学习。1954年回部队任副政教、政教等职。1956年调到兰州军区司令部担任管理科长。1964年调任西藏军区政...[详细]
郭秀春(1912~1987) 本县马岔乡大堡岔村人。40年代,她丈夫参加解放军后,她一边生产,一边操劳家务,饱尝艰辛。1949年丈夫在解放大西北时牺牲,她含悲忍痛,一边精心侍奉老人,一边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同时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她有多次参加工作的机会,都没有去,一心一意留在农村建设山区...[详细]
郭子范(1905—1983),原名郭模。出生于定边县城。自幼入学。民国12年(1923)考入绥德师范,受李子洲等共产党人的影响,思想倾向革命。民国15年(1926)毕业回寮后,应汤中甫聘请,在县城高小任教,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高小校长、职业学校校长、民国定边县政府教育科科长等职。民国16年...[详细]
韩成刚(1964~1986),后石圪台村人。198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前系35175部队七连七班副班长,共青团员。 1984年母亲病重,3次急电催其探亲。他见部队正值新老交替,而战备任务又迫在眉睫,遂只写信安慰母亲,照常工作。1985年冬,部队决定赴云南老山前线与越南侵略军作战。营连-...[详细]
韩登瀛 生卒不详,府谷木瓜人。清顺治八年(1651)以恩贡被任命为河南开封府新郑县知县。上任后,劳心于公务,从政清廉,办事公平。新郑县地处交通要道,过往使者、兵士络绎不绝,给当地百姓带来很大负担。特别是繁重的差役使老百姓叫苦不迭,登瀛深为民苦所急,极力拯救,以至捐献俸禄和变卖家产以济民困,一时美...[详细]
杭逢源(1912~1970),高家堡人,出身于世医之家。他秉性聪敏,幼时仅上3年小学,后自学中医典籍成才。因其父母患热病去世,自己也几因热病而丧生,遂对伤寒病学、温病学倍加努力,而成专长。23岁时行医问世,触手成春,一举成名。神木、榆林两地城乡患者,多慕名就医,应接不暇。 后迁居榆林行医。解...[详细]
杭雄(?~1528年),字世威,明代武将。祖先世代为绥德卫总旗,杭雄承荫并积功升为指挥使。正德七年(1512),杭雄升为都指挥佥事。十二月,四川百姓廖麻子率众起义,攻破四川绵竹、金堂等县,杭雄奉命前往镇压。下一年二月,廖麻子重振旗鼓又举义旗。四月,起义失败。廖牺牲于剑州(今四川剑阁之青林口)。...[详细]
韩彦直(生卒年不详),字子温。南宋大臣。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他出生于将门,是民族英雄、抗金名将韩世忠与梁红玉之子,也是韩世忠的长子。初以其父官爵补为右承奉郎,寻直秘阁。十二岁,被赐三品服。绍兴十七年(1147),中两浙转运司试。次年进士登第,调太社令。世忠死后,秦桧忌恨世忠当年不肯依附于他...[详细]
韩子佩 (1904~1950)府谷县城人。1925年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后,终身效力于国民党军队。 韩氏死心卖力于国民党的-政策,颇受其上司的青睐,官职晋升飞快。30年代在陕北曾先后担任保安团长、-团主任、保安司令等职。其间,竭力破坏中共地下组织,残酷杀害了一批又一批中共地下党员。 1947...[详细]
郝登鸿(1911~1945),字云程,今靖边县红墩涧乡填满梁壕人。民国十一年(1922),郝登鸿考入横山县第一高小。在校期间,由于受共产党员的影响,他读了《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刊,加入进步组织学生自治会,并与高岗、曹动之等领导了以反对-污吏、苛捐杂税为中心的-斗争。 十七年(1928)十...[详细]
郝名宦(1558~1629) 字忠显、仰葵。祖籍奥则塔,生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其庄重老成,博闻强记。万历七年(1579)登副榜,十年(1582)中举,十七年(1589)第进士,授户部河南主事,转兵部武选司主事。父殁归里,服丧后封往朝鲜,衍期未赴,神宗震怒,降兵部职方司主事待罪。当事者不...[详细]
广东省军区原司令员(副兵团职待遇)。 郝盛旺同志是陕西省绥德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代军长、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详细]
郝树才(1904~1986) 乳名来儿。郝家南沟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⑤。父亲郝海德,数代打工。树才六七岁时,全家逃难,飘落于延长交口镇谭石原村。未上过学,自幼参加劳动,养成了吃苦耐劳、诚实宽厚的性格。 1935年8月,树才甩掉揽工羊鞭,跋山涉水赶到永坪,参加了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详细]
郝伟(1653~1718),神木县城关人。幼年父母双亡,生活寒苦;流浪度日,20岁左右离开家乡,到山西五寨当兵,被编入火头军。一次,郝伟所在武营被敌合围,他顾不得吃饭,盛了一铜罐热粥挂在马后,手提大刀,随军突围。不料马一跑开,热粥溅出,全部浇在马背上。战马着热受惊,狂奔不止,一直冲入敌阵。郝伟只...[详细]
郝志义 字宜之,奥则塔(今郝家上山)人。父郝安,字居仲,正统九年(1444)举人,初任莱州(治今山东掖县)通判,继以边才升安乐(治今辽宁开原)知州,后调任镇宁(今贵州镇宁自治县)知州。志义禀性严毅,嫉恶如仇,笃志好学;10岁通经义,成化四年(1468)中举,次年成进士。初授大理寺评事,继转寺副...[详细]
贺宝元(1911—1982),祖籍神木县,其父于清光绪末年逃荒来定边红柳沟镇贺圈村落户。宝元从11岁开始揽工,后租种土地,维持生活。 民国25年(1936),定边解放后,宝元分得了土地。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勤恳劳动,发展生产。翌年即立牛犋,种地30余垧(每垧5亩),养驴3头。又过2年,有羊...[详细]
贺凤英(1940~1979) 女。1940年8月30日生于上二十里铺一个普通农民之家。高小文化程度。1958年10月入清涧丝绸厂当缫丝工。1961年加入共产党,曾多次被评为地、县先进工作者,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和模范党员。她爱厂如家,奋力拼搏,对技术精益求精,所缫厂丝经常保持-水平。1963...[详细]
贺连城(1890~1958)又名家璧。陕西米脂人。清末毕业于陕西三原宏道高等学堂。1919年赴北京内务部办的地方自治模范讲习所受训一年,返回故乡办了一所完全小学,传播新文化,训练自治人员。1924年至1928年任榆林道尹公署科长、延长县县长。在此前后,他还参加主持过陕北救灾会的工作。 1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