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岐 [公元1884年-1957年]

  • 张鸣岐 (1884—1957),弥陀寺乡团结村人,后居城关镇。自幼随父学眼科,对针灸、内科、精神病有研究,1950年获得国务院卫生部中医师证书。善以针灸与八宝红灵散治小儿惊风。1954年献出验方,被收入《沔县秘验方汇编》中。1954—1956年在县中医培训班任教师,捐中医药书籍百余册,自编中医药...[详细]

张世珍 [公元1904年-1960年]

  • 张世珍 (1904~1960),字伯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留坝县城关镇。早年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曾在军阀吴新田的第七师当过参谋、副官等职,为国民党员,并参加过复兴社。中华民国12年(1923)回留坝任东关小学校长。民国14年(1925)任留坝县教育科长,将东关小学的数十石课(粮食)提...[详细]

张西轩 [公元1869年-1954年,清末秀才,医家]

  • 张西轩(1869-1954),字惠畴,陕西省南郑县高台乡人。清末秀才,医家。 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生,出身医药世家。其祖父张巨元、父张居渊,其本人及其五子一媳,俱从医,时人称之“四世医家”。 民国初年,张西轩在新集河沿街开设医药铺行医、售药、授徒,以家传密方治愈许多麻疯病人,受到群...[详细]

张羽 [明]

  • 张羽 字伯翔,本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初任传谕圣旨的行人官。正德初年,宦官刘瑾(兴平县人)以同乡笼络张羽,羽因不与为伍而受到压制。五年(1510),刘瑾谋反事败被杀,羽才升任考察山东吏治的御史。当时有个县官以权谋私,为害地方,并借故友关系求张羽向上说情,妄图升官。张羽立即奏请皇...[详细]

张子述 [公元1903年-1988年]

  • 张子述 (1903—1988),勉县城关镇劳动街人。民国15年(1926)从师学医,20年(1931)开铺行医。34—36年(1945—1947)参加北京医专函授和贵州光明眼科函授学习后,经国家-统考合格后,取得中医师资格。 解放后,张子述先后在县中医联诊所、县医院当医师,并在县中医...[详细]

赵安宅 [公元1901年-1985年]

  • 赵安宅(1901~1985) 本县伍家乡红星村赵家院子人。幼时读过《四书》,粗通文墨。1933年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十师特务团政治处在赵家院子三面粉墙上墨书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和《川陕省苏维埃土地法令》;经军走后,赵即和家人在书有文献的三面墙建修了7间新房屋,将文献保护起来。不久从三元坝过来...[详细]

赵綍生 [公元1906年-1945年]

  • 赵綍生(1906—1945),名之纶,赵寨乡刘台村人。出生于农村富有家庭。1923—1927年先后在北京燕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大肆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赵綍生回到汉中。年秋,赵綍生与其他共产党员组成第一个“中共南郑小组”,开展党的活动。...[详细]

赵寿眉 [公元1860年-1943年]

  • 赵寿眉 (1860—1943),又名赵锡其,字寿眉,号泉峰,以字行,弥陀寺乡赵家庄人,晚清贡生。习中医、研医术。民国19年(1930)应聘至汉中一药店坐堂行医。22年(1933)汉中伤寒、霍乱流行,曾治愈赵寿山部队官兵多人,不收赠礼。赵寿山赠“汉上人瑞”匾。年老回县行医,治病不分贫富疏亲;不避寒...[详细]

郑德润 [公元1877年-1926年]

  • 郑德润 (1877~1926)又名道全,字子修,陈家坝乡孔家湾村人。幼年好学,攻读诗书,善书好画,清宣统元年(1909)中拔贡。为人忠厚,待人宽恕,好施舍,办义学,修桥梁,人称“郑善人”。据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载:“清宣统年间,拔贡生郑德润为陈家坝渡口捐建渡船一只”。民国8年(1919)以前陈...[详细]

郑桂兰 [公元1921年-1960年]

  • 郑桂兰 (1921—1960)女,新铺湾乡余家沟村人,共产党员。曾任中共余家沟大队支部书记。1952年,带群衾种杜仲、核桃树三十亩。1957年购回玉米良种数十公斤,平均亩产500公斤。1958年,倡导修集体猪圈11间,养母猪、净猪120多头,为集体和贫困户养猪提供了仔猪和种猪。并将省发给的50元...[详细]

郑模 [汉]

  • 郑模,字子真,生卒年不详,祖居褒谷箕山。西汉成帝年间著名隐士。本市褒谷南口有“汉隐士郑子真先生故里”石碑一通(今存市博物馆)。相传“石门十三品”之一的汉隶大字“石虎”摩崖,为其亲手所书。子真隐于谷口抛去仕途之念,修道静默,常在褒水垂钓,躬耕于崖石之下,修身自保,名动京师,世人皆服其清高。成帝和平...[详细]

郑治彰 [公元1909年-1981年]

  • 郑治彰(1909~1981),宁强县宽川秦家沟人,出生在一个中农家庭。少时就读于宁羌县高级小学,被开除,回家经商不济,常出入于, 场,几不自拔。后负债出走他乡,浪迹天涯。1931年辗转到福建省建宁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一方面军第十二军三十六师一○八团文书。同年冬,调司令部任文书兼参谋。在广东南...[详细]

钟明锋 [公元1917年-1989年]

  • 钟明锋(1917~1989) 男,原名钟世秀,汉族,本县坪落(今赤南乡)袁家坝村人。9岁丧母,13岁丧父。1933年红四方面军十师在本县建立苏维埃政权,钟世秀担任长滩乡第四村(梨树村)土地委员,不久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少共,1935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排、连、营长,一二九师十四团团长,朱德...[详细]

钟允谐 [清][公元1886年-?]

  • 钟允谐(1886—?) 字琴石,本县山口乡人。前清举人,历官四川犍为知县。民国2年(1913),任首届国会参议员。4年(1915),同蓝培元创办南郑县立高等小学校。7年(1918),任二届国会众议院议员。著《诗稿》一卷,已佚,仅存《秋感》一首,已收入《续陕西通志》。...[详细]

周明球 [清]

  • 周明球 (生卒年月不详)湖南省卢溪人。嘉庆十二年(1807)任沔县知县。任职期间清正廉明。遇灾荒年,自己捐款和“放赈抚粮”抚恤灾民,并派医为民治病。在县境关隘处设卡24处,招募勇夫,维护县境安全,得民拥戴。...[详细]

朱绶 [明]

  • 朱绶 明代本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初以传旨出使宗藩,拒收徽王的馈赠。后为御史,多所陈谏。时兵司马门内地面涌出红色泥浆,众人十分惊异,不敢上告皇帝朱厚熜,只有朱绶以此异端为由,上疏劝谏皇帝多行善政,内外称是。死后,囊空几不能治棺衣,时人叹服其清廉节操。...[详细]

庄武 [公元1885年-1958年]

  • 庄武 (1885—1958),字希安,定军乡元山村人。曾留学日本,日本明治大学及政法大学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武昌起义。北伐时任21军作战参谋。两次回陕,发展同盟会员,为陕西督军张凤翙运军火。民国24年(1935)在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审计部科员,后回县。27年(1938)后任县建设局长、...[详细]

祝龟 [汉]

  • 祝龟 字元灵,东汉时本县人。15岁时远出为学,聪颖,能文。汉中太守认为他是奇才,说:“吾见海内士多矣,无如祝龟者也!”后被州牧刘焉授为葭萌长,撰有《汉中耆旧传》,坚持著述至老死。...[详细]

朱问民 [公元1880年-1951年]

  • 朱问民(1880—1951) 县城东关人,虽出身书香门第,而性凶悍好斗。少年时游学西安、保定等地,学无所成。清宣统三年(1911)返县,入洪帮为大爷,任簸箕河民团团头。其时,豪绅恶霸黄朝镛等把持县政,以其亲信徐培桂为民防局长,徐、朱两家宿怨甚深。一夕徐方横榻吸 ,忽有公差入禀,请赴县...[详细]

朱有德 [公元1899年-1989年]

  • 朱有德(1899~1989) 男,字慎先,1899年生于本县大市川农家。幼入私塾,苦读四书五经,后因家境困窘,债台高筑弃学。7岁时,左脚患骨髓炎(俗称湿脚气病),立志从医济世,1911年到观音“永发堂”药铺当徒工,一边炮制药,一边熟记药名药性。14岁拜老中医蒋德元为师。白天随师傅出诊,夜晚挑灯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