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汉中市> 南郑人物

张羽

[明]

张羽为[明]

  张羽 字伯翔,本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初任传谕圣旨的行人官。正德初年,宦官刘瑾(兴平县人)以同乡笼络张羽,羽因不与为伍而受到压制。五年(1510),刘瑾谋反事败被杀,羽才升任考察山东吏治的御史。当时有个县官以权谋私,为害地方,并借故友关系求张羽向上说情,妄图升官。张羽立即奏请皇帝将其革职并问罪。武宗游猎山东时,劳民伤财以尽其乐,他极力劝止,武宗不听,将他贬为广平知府。张羽上任后,创立漳州书院,授徒教民,革新风习,筑堰修渠,开田万顷,发展生产。后在惩办一个草菅人命的大官时,被其家属收买的当朝权贵朱宁诬陷下狱,不久得到平反,转任河间知府。武宗南下狩猎时,各地方官都纷纷敛财供奉,借机中饱。只有他用官府余钱办理迎送事,不累民。百姓赞颂说:“张府主清如水,明如镜,平如秤!”后来,张羽升任山西布政使。当时因巡抚不恤军士,引起众军作乱。他不顾个人安危,奋然入乱军中,向乱军晓以利害,并对一些具体事情做了妥善处理。众军服其公正,作乱遂息。后转任江西廉访使,考核官吏勤惰,劾处了一批不称职的官员。嘉靖初年,他任贵州布政使,清结了历年积压的大批民事案件。对于地方官隐匿公金不报事,也逐一做了清查与处理,令其悉数造册交公。后又出任山西大理寺卿,复查核办冤案,释放无罪百姓数百人。此后,张羽调任工部侍郎,主持扩修国学、建筑皇陵等工程,不但造型奇特,壮丽完固,还节约大量白银,受到朝廷嘉奖。张羽为官30年持正不阿,清贫如洗。死后,他的名字被列入“当朝卿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