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轩(1872~1929)名效铭,字西轩,号铁崖。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举人。初任朝邑华原书院、大荔丰登书院山长,继主讲礼泉烟霞、三原宏道、长安关中书院,曾任长安县学训导、西安府学教授。 清末,朝廷腐败,内忧外患。张颇具民族气节,急欲振兴中华,对于开办延...[详细]
张义安(1888~1918)名养诚,字义安。陕西富平人。少年失学,稍长当过烧炭工人。曾就读于正谊书院,师承张衡山学习程朱理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陕西中等农林学堂读书,经宋向辰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因参与闹-,被校方开除。 1911年10月23日西安光复后,张到省城参加陕西军政府东路...[详细]
张沣中(?~1848)字兰沚。陕西潼关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刑部主事,主持提牢厅;后任郎中。因办事认真、执法公允,曾多次随部院大臣去黑龙江、奉天、山东和江苏、安徽等地平反冤狱。官至巡抚、刑部侍郎。 道光十二年(1832),在直隶大顺广道任上,率兵镇压“无生教”聚义民众。后升任...[详细]
张重义(1907~1947)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幼年为躲兵匪远去甘肃兰州,1924年返回朝邑务农,曾联合同村青年武装自卫,防止兵匪骚扰。1927年春,陕西大革命形成0,张在家乡参加农-动。5月,国民革命军驻陕陆军第三师师长耿端方的部下,到张所在的西高明村抢牲口。张组织农协会员追赶,青年农...[详细]
张宗适(1906~1928)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少年时赴湖北武昌,入董必武、张国恩和陈潭秋等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读书,受董必武和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影响。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中学毕业从武昌回到家乡,在王尚德创办的赤水职业学校任教,成为青年团在陕西建立的第一个基...[详细]
赵湘(生卒年不详),字巨源,北宋朝官吏,华州(治今陕西华县)人。淳化三年(992)中进士甲科,历彰武、永兴、昭武三军节度推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新繁县(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在任多有政绩,迁知商州(今陕西商州市),徙陇州(今陕西陇县)、兴元府(治今陕西汉中市),再迁太常博士。 他向皇帝上...[详细]
赵莹(生卒年不详),字玄辉,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风仪秀美,举止大方,为人敦厚。早年为梁将康延孝从事。石敬瑭任保义军节度使,用赵莹为书记。此后,每当石敬瑭移镇,赵莹必然跟随。石将要在太原起兵,召各将吏议论,诸将皆赞同,唯赵莹怕事,劝石不要反叛。石虽不用其言,但内心却甚爱之。天福元年(936)后...[详细]
赵宗润(1907~1927)别号纵刃。陕西富平人。1924年夏考入三原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2月,加入进步组织渭北青年社,当选为社务执行委员会书记。和王之鼎(王云)、贾怀庚等同学一起,组织和领导三原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出版《渭北青年》杂志。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团支部书记,团...[详细]
窦贞固(?~969年),字体仁,白水(今陕西白水县)人。父亲窦专,任后唐左谏议大夫。窦贞固勤学苦练,善写文章。后唐庄宗同光年间考取进士,授河东节度推官。他为官清廉,受到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器重。后晋天福元年(936),石敬瑭称帝,窦被擢户部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后晋天福七年(942),出帝石重贵即位...[详细]
朱晦生(1904~1948)乳名春官,学名熙祥,字善初。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13岁时父母相继逝世,以给人放牛和当学徒谋生。1927年春,陕西正处在第一次大革命0时期,朱受国民党朝邑县党部委派,列席了国民党陕西省第一次代表会。后经共产党员李志谦指派,在他的家乡朝邑平罗建立起朝邑第一个农...[详细]
邹均(1900~1930)原名师守道,又名邹钧、邹遵,号复良。陕西富平人。十岁丧父,后过继给姑母,随姑父邹子良改姓邹。1910年考入西安健本学堂,1916年夏再考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五四运动中被选为陕西省学生联合会副评议长,与会长屈武等一起,领导学生-,举行--;组织讲演团向商人、市民宣传-,...[详细]
李江波(1914~1988),陕西蒲城人。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是陕西督军陈树藩部旅长。30年代初在上海无线电工程学校学习期间,结识中共党员王超北、李茂堂。“七·七”事变后返陕考入战干四团。曾供职于西京国民兵团,并集体加入国民党。1943年,充当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王超北、李茂堂之间的联络员。继为中共中...[详细]
李寿仙(1916~1988),女,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中学特级教师。早年就读于西安高级中学。民国25年(193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并入西北联合大学。民国39年(1940年)毕业后历在西安女师、户县中学、凤翔师范和西安中学教生物课40余年。重视制作...[详细]
李永乐(1938~1962),陕西华县人。童年在农村度过。1956年初中毕业,到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长乐西路派出所工作。1960年11月加入共产主义宵年团。工作认真负责,对所管户勤段的情况了如指掌,鼎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辖区杨家村垃圾成堆,他积极组织群众,并带头拉架子车清运,彻底改变了该村脏乱差的...[详细]
南大吉(生卒年未详),字元善,号瑞泉,渭南(今陕西省)人。性豪宕,雄于文。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嘉靖二年(1523),以部郎出知绍兴,锄奸兴利,政尚严猛,善任事,不避嫌怨。属吏有被诬者,必为洗雪;郡有大盗,素为郡要所庇,悉置之法;有学士侵吞王右军、谢太傅故地,悉剖归其主;运河被势家所侵,责...[详细]
窦铁成,男,于1956年出生于陕西蒲城,中共党员,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公司供电安装分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铁道部火车头奖章、陕西省高技能人才、知识型职工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窦铁成生于陕西渭河的一个农家。未成年时,在繁忙的农闲之余,便萌生了对无线...[详细]
王之宷(?-1626) 明末官吏。字一心,朝邑(今陕西大荔)人。万历进士。除清苑(今河北保定)知县,迁刑部主事。万历二十九年(1601),“梃击案”发,他疑张差袭击太子所居慈庆宫为人所使,即探监讯实,然后公审,词多牵连郑贵妃内侍刘成、庞保及妃弟国泰,乃被斥为离间皇帝父子。四十五年,被劾削籍。...[详细]
薛剑华,曾用名薛建华,1923年11月生于陕西省韩城市。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1月进入延安行政学院学习。194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参加绥德地区土改运动。1948年1月在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独立第一旅工作队工作。1949年5月至1954年10月先后任陕西省委宣传部干...[详细]
张子馥(1904~1973),民革成员,陕西蒲城人。民国14年(1925年)入伍杨虎城部,历任司务长、交通队长和连长等职。民国20年(1931年)离开杨部,先后任甘肃省军械局主任局长及西固县善后局局长。民国24年(1935年)复至杨部,历任警备二旅营长、团长及副官处长,参加过“西安事变”。抗日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