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揆 [公元1861年-1943年]

  • 容揆(1861—1943),字知叙,新会县荷塘镇良村松桥坊(今属蓬江区)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童生容揆由清政府官费第二批派往美国留学。清光绪五年(1879年)容揆在美国春田高中毕业,并获得哈佛大学入学许可。因剪去发辫被清政府遣返回国,在哈佛福德往波士顿途中逃脱。后得宗叔容闳支持,由洋牧...[详细]

容伯挺 [公元1886年-1922年]

  • 容伯挺(1886—1922),字宝韶,新会县荷塘良村大宅巷(今属蓬江区)人。父容体正,是晚清举人,以教书为业,曾任荷塘小学堂和江门景贤高等学堂堂长。容伯挺早年赴日本求学,加入中国同盟会日本分会,进行革命活动。民国元年(1912年)回到广东,从事党务活动。民国2年(1913年)5月初,中华民国各省...[详细]

容少兰 [公元1877年-1949年]

  • 容少兰(1877—1949),名锡贤,又名殿英,字永思,新会荷塘禾冈村中心里(今属蓬江区)人。青年时在乡教书,因违反封建礼教,逃到广州读书。后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在日本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毕业归国,曾参加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的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赴马来...[详细]

容祖诰 [公元1889年-1972年]

  • 容祖诰(1889—1972),字百峰,新会县荷塘镇良村(今属蓬江区)人。民国5年(1916年)在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历任山东烟台海坝工程会监工、云南个(旧)临(沧)铁路第三工程段段长、辽宁四洮铁路工程师、黑龙江呼海铁路工务总段长、浙江省公路局缙百公路主任、江南铁路总工程师、川湘铁路和京赣铁路...[详细]

阮瑞琼 [公元1922年-1941年]

  • 阮瑞琼(1922—1941),女,新会县崖西横水乡人。祖居江门沙仔尾文明里(今属蓬江区)。幼年丧父,兄妹由母亲抚养成人。受兄阮克鲁影响,阮于民国28年(1939年)初参加革命。由党组织安排到江门保安第七团政治工作队、新会县动员委员会政治工作队做宣传工作。同年3月江门、会城沦陷后,部队和政治工作队...[详细]

沈宝善 [明]

  • 沈宝善,字石楼,福建诏安人。清嘉庆年间举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二月任新会知县。性格宽厚,衣食朴素,能操新会乡音,与士民交谈情意蔼然。在任严于治吏,凡奉公出差者,则将其工作记录在案。嘉庆十三年(1808年)将离任之际,逢张保犯境,身佩双剑,乘竹桥奔视村堡,组织村民筑炮台、垒木栅抗御。亲到崖...[详细]

施见三 [公元1881年-1964年]

  • 施见三(1881—1964),字文灼,新会县里村(今属蓬江区)人。出身书香门第,父设帐授徒。施18岁考取末科秀才。先后在里村、大泽等学堂任教。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担任过香港《华字日报》特约撰述员。与何琴樵等创办《新会醒报》,并担任。民国4年(1915年),因教学无暇顾及而停办。民...[详细]

司徒朝 [公元1888年-1975年]

  • 司徒朝(1888~1975),广东开平县人。自幼家贫,只读过两年私塾。光绪二十六年(1900)到美国投靠做劳工的大哥,在洗衣馆做零活,后得当地一位小学校长帮助半工半读。他聪明好学,两年时间掌握了小学阶段的知识,四年完成中学课程。后考入纽约些路乔士大学,毕业后在些路乔士市立医院等医院任医师。民国9...[详细]

司徒杰

  • 司徒杰 (1955~) 笔名白帆、花雨。广东开平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广州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广州文艺》杂志副主编,《鹰报》总,副编审。广州鹏达集团副总经理。省写作学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委员,市文联委员,市作协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详细]

谭礼廷 [公元1876年-1966年]

  • 谭礼廷(1876~1966),广东新会县白石乡人。其父谭毓秀是清末民初航商,谭礼廷青年时就辅助其父经营航业和商业,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和三十四年在广州相继开办了自来水厂(官商合办)和“江州公司”(承办西江航运),并设计了一种人称“花尾渡”或“凤尾渡”的新式内河客船。 谭氏父子初期经营...[详细]

谭文瑞 [公元1922年-2014年]

  • 谭文瑞 (1922~2014.7.29) 笔名池北偶。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从事新闻工作近50年,历任天津、北平及香港《大公报》、记者,《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副总、总。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详细]

谭沃心 [公元1889年-1986年]

  • 谭沃心牧师(1889~1986)是广东省台山县人。他的一生,都与基督教活动有关,是一位知名的宗教活动家。 谭沃心的父亲谭文拔,是一位美国华侨商人。1910年谭沃心赴美国留学,先在加州大学获教育硕士衔,后又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神学,取得神学士学位,即获得牧师的资格。 谭沃心姊妹八人均先后移居美...[详细]

谭毓秀 [清]

  • 清光绪七年(1881),广东新会人谭毓秀,运用农村脚踏水车的原理,设计了用人力踏动的航进器。他把与广州河南永兴街勤合铁铺老板一起研制的脚踏器装于渡船尾部,同时又与梁合船厂老板将桅杆渡改为车渡,把车头和车叶安装在船尾舱,将船身中部改造为上下两层,既可以搭客又可以载货。经过多次改进后,制成第一艘车船...[详细]

谭旭东

  • 谭旭东 (1969~) 湖南安仁人。1994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外语系,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高中时代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将你想象》、《母亲与孩子的歌》和理论批评集《当代新诗观察》、《寻找批评的空间》、《当代儿童文学的重镇》等...[详细]

谭学衡 [公元1871年-1919年]

  • 谭学衡(1871—1919),字奕章,新会县棠下天乡礼村继龙里(今属蓬江区)人。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一期毕业,入北洋海军,参与甲午中日海战。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谭奉命与林国祥等人往英国监造“海天”、“海圻”两艘巡洋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率舰回国。其时,清廷设立海军处(后改为...[详细]

谭学良 [公元1940年-1985年]

  • 谭学良 (1940~1985) 笔名谭日超。广东台山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新会学校。历任东莞县农业局、东莞县县委干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文学院副主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会长,广东省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协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委员。1959...[详细]

谭枝 [公元1897年-1929年]

  • 谭枝(1897—1929),新会县白石乡大安里(今属蓬江区)人。民国14年(1925年),被选为白石乡农民协会会长。发展100多农民参加农民协会。组织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和反苛捐杂税斗争。民国16年(1927年),白石乡地主恶霸组织“救国航空会”镇压农-动,谭枝被骗到乡公所开会,途中被捕,同...[详细]

王怀乐 [公元1898年-1966年]

  • 王怀乐(1898~1966),曾用名悦斋、廷维,广东台山县人。出生于华侨家庭。民国1~8年(1912~1919)在加拿大圣参亚士埠的公立小学、中学读书,毕业后在加拿大皇后大学学习医科,民国13年完成学业,又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外科,曾获外科硕士、医学博士衔,是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同年回国,翌年6...[详细]

文绰英 [公元1901年-1928年]

  • 文绰英(1901—1928),又名文和,新会县杜阮镇井根乡龙溪村(今属蓬江区)人。出身贫苦,童年丧父,寄食姨父家。民国6年(1917年)往江门镇做茶居(楼)工人。民国11年(1922年)初加入茶居工会,后为工会专职干部。民国13年(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1926年),省港大-...[详细]

温兆培 [公元1921年-1991年]

  • 温兆培(1921.12-1991.6),广东新会人,大学学历,1949年10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广东新会县第二中学教导主任、恩平县独醒中学生活指导员;在广州市琶洲农场、广东省河南园艺场、广州郊区农技推广站、农科所分别担任农技员。1964年11月调从化县工作。历任县农业局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艺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