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新会人物

谭礼廷

[公元1876年-1966年]

谭礼廷为[公元1876年-1966年]

  谭礼廷(1876~1966),广东新会县白石乡人。其父谭毓秀是清末民初航商,谭礼廷青年时就辅助其父经营航业和商业,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和三十四年在广州相继开办了自来水厂(官商合办)和“江州公司”(承办西江航运),并设计了一种人称“花尾渡”或“凤尾渡”的新式内河客船。
  谭氏父子初期经营航运的小火轮是向别人租用的,常受人牵制,于是决定自己造船。民国2年(1913),筹资白银80万元,在芳村东塱(今广州造船厂西区内),购租土地约23万平方米,建广南船坞,民国4年冬建成广南船厂(有两座船坞),这是当时广东最大的民用船舶修造厂。民国6年共建成大小轮船16艘,其中4艘载重1000吨以上的货轮(名叫“南和”、“北合”、“东成”、“西就”),分别航行于天津、青岛、上海、海口、河内、西贡等处,其余30~250吨的小轮船,分别航行于小北江、西江、东江、四邑和北海等处。最大的“北合”号,船体为木壳,排水量1800吨,主机为日本产320马力油渣发动机,时速8海里,是当时广东建造的最大轮船。同年,谭礼廷为扩大航运业务,设立广兴轮船公司,在广州白蚬壳修筑该公司的仓库和码头。
  民国12年(1923),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向广南船坞征调30~100吨轮船20多艘,谭氏乐于应征。以后,他还把这批船只全数捐赠给孙中山作为军用。翌年秋,因军政府修理海军船艇需要,经多次磋商,议定将广南船坞,包括厂房设备及一部分船只,以45万毫银售给广东省政府,由政府先行接收,以后陆续付款。
  民国21年(1932),广南船厂大修“福游”号炮舰。同年建造一艘载重200吨浅水炮艇,命名“海维”。民国24年,广南船厂将由陈济棠主持从英国购买的一门4.7英寸大炮,装配在从法国购买的一艘排水量为1600吨的扫雷舰上,取舰名为“海周”。
  谭礼廷于1966年病逝,享年90岁。

同年(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