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蓬江人物

谭学衡

[公元1871年-1919年]

谭学衡为[公元1871年-1919年]

  谭学衡(1871—1919),字奕章,新会县棠下天乡礼村继龙里(今属蓬江区)人。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一期毕业,入北洋海军,参与甲午中日海战。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谭奉命与林国祥等人往英国监造“海天”、“海圻”两艘巡洋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率舰回国。其时,清廷设立海军处(后改为海军事务处),先后被任命为副使、参赞、北洋海军运输船队副统领、水师学堂监督、海军处副参领。清宣统二年(1910年)十二月,清政府改海军参事处为海军部,谭任海军部副大臣、大臣等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海军部正参领,获授海军上将衔。民国元年(1912年)底返粤。是时,广东连年水患,谭目睹家乡水灾严重,遂萌兴修水利之念。经具体筹划,并得当时北京政府资助白银2万两,组织人力,对家乡天沙河进行疏浚,并在下游猪母岭到江门白沙一线开挖天沙新河,以排洪涝。民国2年(1913年)4月,洪潮侵袭,天河围多处崩决,棠下、江门尽成泽国,谭与乡绅黄漱泮等共同主持进行堵口复堤工程。民国3年(1914年)7月,珠江下游发生大洪水,沿江各地,淹没殆尽,损失惨重。广东各界公推代表联合旅京乡亲,向北京政府请求派员疏治粤河,根治水患。其时,谭正在乡间督修天河三围,接电后即赴京商议治水之策。同年11月,总统袁世凯任命谭学衡督办广东治河事宜,成立广东历史上首个专职水利行政机构——广东治河处,谭首任督办。谭任职后,即借调瑞典籍工程师海德生及聘用柯维廉为治河处总工程师。民国4年(1915年)1月,谭与海氏乘江汉炮舰由甘竹滩上溯至梧州油炸滩,沿途查勘后,海氏提出《西江防隙条陈》意见书,具体讲述西江形势概要、防隙条议,谭氏深表赞同。是年6月,治河处即组成6个测量队,开展对西江、北江、东江和广州至虎门的珠江水道等河道的测量及水文测验工作。经过勘测研究,人们对珠江流域的全貌及河流特性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以后珠江整治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同年7月,广东又发生特大洪水,灾后各地堵口复堤,治河任务繁重,谭氏到处奔走,积劳成疾。民国8年(1919年)7月,病逝于江门。

同年(公元187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