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寿 [清][公元1894年-1911年]

  • 游寿 1894出生,祖籍广东南海,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别号:寿昌,安南华侨,先后参加了镇南关起义、钦廉起义。愤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热心于民族思想。遇到反对革命者,则严厉斥责,不惜拔剑相向,一向受孙中山所赏识。1907年参加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次年又参加钦廉上思之役。1911年4月27日广...[详细]

张盛强

  • 张盛强,主任中医师、教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佛山市中医院骨科软伤推拿专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从事软伤科推拿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多年,在软伤推拿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擅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增生性关节炎、各种类型腰腿痛及软组织扭挫伤。运用中医推拿手法,中西药...[详细]

钟锦涛

  • 钟锦涛(1928.1—)  别名河涛,广东南海人。擅长版画、壁画。1944年开始版画创作,并担任中学美术教师。曾任报纸美术和群众美术辅导干部、湛江地区文艺创作室副主任、湛江美术家协会主席、湛江文联副主席。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 作品有《南海岸边》、《田间课堂》、《天河飞渡》等。 作品入选全国美...[详细]

周华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周华,幼孤,后从其兄周天祥经商龙州,旋入安南(今越南),加入同盟会。1907年防城起义时,负责军需工作。后在新加坡参与办《中兴日报》。“民铎剧社”成立后,积极投身社务,并周游南洋各地,在侨民中宣传革命。1911年得知孙中山、黄兴等人策动广州起义的消息后,遂与南洋同志先后返抵香港。4月27日,参加...[详细]

周佐愚

  • 周佐愚 (1928.2—) 广东南海人,擅长美术理论、版画。毕业于华南人民文艺学院美术系。50年代在广东群众艺术馆任美术组长,培养出著名农民画家郭同江。6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200篇是在1974年癌病之后的二十 年间写成,故被广东省红十字会生命之光俱乐部授予:“抗癌勇...[详细]

左镜明 [公元1901年-1991年,左镜明]

  • 左镜明(1901~1991.1),又名左保鉴。广东省顺德县人。14岁进广东顺德县立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先在广西柳州拜师学习中医,后到香港学制肥皂及日用化工产品技术。民国12年(1923年)起,在梧州先后开设利成药皂厂、利源化工厂、利文印务局等企业。后投资或参股开办过20多家工商企业,并任企业...[详细]

蔡俊三 [公元1890年-1979年]

  • 蔡俊三(1890~1979) 蔡俊三,广东顺德人。早年在广州市芳村孤儿院任美术教员。民国16年(1927)起开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翌年,其摄影作品《春江水暖》入选刊入英国摄影年鉴。至30年代初,他先后在四川万县,湖北宜昌、汉口,江苏南京及香港等地从事摄影活动。他曾沿长江入川,采拍长江景色及川...[详细]

陈骥 [公元1890年-1974年]

  • 陈骥(1890—1974),字骧衢,广东顺德人。广东陆军小学第三期、南京第四陆军中学、保定军校第二期步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科毕业。历任粤军排长、连长、西江讲武堂教官、营长、团长。1936年任广东省保安第四旅旅长。 1937年1月,叶肇组建了六十六军,陈骥任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师长。193...[详细]

陈汝棠

  • 陈汝棠,广东高明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在学期间,由革命党人潘达微、徐维扬介绍,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清宣统3年(1911),陈在陆小毕业,时值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三·二九”起义,他参加了起义斗争。失败后,为躲避缉捕曾潜入广州白云山双溪寺,削发为僧。同年秋,因参与炸伤...[详细]

陈渭岩 [公元1871年-1926年]

  • 陈渭岩(1871~1926) 陈渭岩,字惠岩,又名陈鸿彬,自号养云居士、卧云居士,别号诚一道人,壶隐老人,广东佛山人。父为石湾陶塑艺匠,17岁时丧父,族人推举他在私塾任教。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其时,陈偶赴广州,路过时敏学堂,聆听到讲学者历数八股试帖误...[详细]

陈卓莹 [公元1908年-1980年]

  • 陈卓莹(1908~1980) 陈卓莹,广东南海人。他幼年由祖母和姐姐抚养,7岁入私塾读书,12岁到香港东方商业银行当杂役。民国14年(1925)入粤剧班周康年班为学徒,不久离班赴上海,先在汇生牛奶公司当小工,后任职俭德储蓄会粤乐团。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战事爆发前返回广东,旋即往台山县立...[详细]

邓曼薇 [公元1911年-1942年]

  • 邓曼薇 (1911~1942) 小明星,原名邓曼薇,广东三水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因早年丧父,家境困难,自小就给别人当养女,只念过两年小学。由从事佣工的养母抚养成长。 小明星自小就显露出歌唱才华,13岁时即从师学艺,初习大喉,仅半年时间,已能在“堂会”演唱《-穆班师》、《山东响马》、《五...[详细]

杜定友 [公元1898年-1967年]

  • 杜定友(1898~1967) 杜定友,广东南海人,出生于上海。初名定有,求学时改名定友,笔名丁右等。11岁进学堂,因家庭困难,时读时辍。后考入上海工业学校(即南洋大学前身,今之上海交通大学)附小及附中。中学毕业,以成绩优良于民国7年(1918)被校方派往菲律宾大学入读图书馆学系。民国9年被授...[详细]

冯菊坡 [公元1899年-1954年]

  • 冯菊坡(1899~1954) 冯菊坡,广东顺德人。民国8年(1919),就读于广州慕藜英语学校。民国10年初,加入广-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是年秋,冯以中共广东支部机关报《广东群报》代表名义,与王寒烬一起,由广东中共组织派遣到苏联参加共产国际...[详细]

傅秉常 [公元1896年-1965年]

  • 傅秉常(1896~1965) 傅秉常,原名耿衣裳,祖籍广东南海九江人(后迁佛山)。10岁随父赴香港。先后就读于育才书院和圣士提反男中学,继入香港大学工程系读书。民国5年(1916)12月毕业,旋即在圣士提反男中学任教。民国7年任广州军政府总务厅印铸科科长,后赴沪,任职于上海沪杭铁路局。翌年任...[详细]

桂文灿 [清][公元1823年-1884年]

  • 桂文灿(1823~1884) 桂文灿,字子白、昊庭,广东南海人。早年师从陈澧,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人。同治元年(1862),进呈所著《经学丛书》,上谕谓:“桂文灿所呈诸书,考证笺注,均尚详明。《群经补正》一编,于近儒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诸经说,多所纠正,荟萃众家,确有依倨,具...[详细]

何剑士 [公元1877年-1915年]

  • 何剑士(1877~1915) 何剑士,原名■日丙,字华仲,广东南海人。父亲何昆山,曾赴德国留学,后在香港经商致富。早年从父在家攻读诗书,性喜音乐、戏曲与绘画,曾至成都跟一僧人学剑术,因而改名剑士。 其后回粤,在娱乐界里颇为活跃。他撰写了很多粤曲,其中如《葬花》、《送别》、《哭庭》、《游赤...[详细]

何六 [清][?-1856年]

  • 何六(?~1856) 何六,原名金殿,又名何禄,字贤相,广东顺德人。早年以舂米打杂为业。后参加三合会。清咸丰元年(1851)在广西跟随土匪“大鲤鱼”归附太平军。后“大鲤鱼”畏太平军纪律严明,变节投降清军,何六回到广东。咸丰三年十月,潜到东莞虎门、石龙各村秘密结社。咸丰四年五月十五日(1854...[详细]

何启 [公元1859年-1914年]

  • 何启(1859~1914) 何启,字迪之,号沃生,广东南海人,出生于香港。父何福堂,基督教牧师,经营地产成巨富。清同治九年(1870),何启考入香港官立中央书院,次年留学英国。光绪元年(1857)考入阿伯丁大学。光绪四年获医科学士学位。光绪五年获外科硕士学位。同年入林肯法律学院,光绪七年获高...[详细]

何祖

  • 何 祖 广东省顺德县人。1951年到徐闻县华建糖厂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华建糖厂建厂时,生产用水极为困难,他提出“收集蒸发甑、结晶甑喷出来的蒸汽到水池”的建议,并自行设计方案,在他的带领下,经过10多天的努力,安装成功,解决了锅炉供水难题,每天减少用水60吨,每月节约3000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