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璘(1898~1981),香港同胞,祖籍西安街道罗岸村。1925年,任高要县立中学校长。1929年,在梧州广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后改为广西省立梧州女子师范学校,现为梧州市第三中学)任生物科专任教员,采集、制作了大批标本,其中有193件曾获广西省政府颁令甲级奖励。 1944年,梧州沦陷,他与另...[详细]
罗登贤(1905~1933),原名光,化名光生,今禅城南庄镇紫洞村隔巷人。民国11年(1922年)参与发动工人成立维护工-益的太古船厂工会。接着又发动铁工、铅铜铁喉和钨厂等行业工人成立香港金属业工会,成为该会领导人之一。民国14年春,他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任香港海员工会秘书。日、英...[详细]
罗黄裳(生卒年不详),字美至,西安街道范洲村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任江西吉水县知县,改任湖北云梦县知县。云梦县是个贫困县,又是拥有广泛特权的宗室分封地,物资被他们大量耗费。罗黄裳尽心竭力为民,很多要办的事情都不打扰百姓。后来调任南京大理寺评事①,被派往各地审录刑囚,清理冤滞案。...[详细]
罗天恂(生卒年不详),字锡仁,杨梅镇塘窝村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人,清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任乐昌县教谕。教学尽职尽责,粗茶淡饭22年而甘之如饴。因为亲丧而回家,此后尽情游山玩水,县里名胜几乎都游览、吟咏过,徜徉山水而终。 ...[详细]
罗文灿(生卒年不详),字奇伟,明城镇人。20岁时入县学,不久即享受廪膳补贴。从事教学工作数十年,对家庭贫穷的学生不收学费。防守县城的武官想建衙门,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请罗文灿帮忙,他欣然捐出自己的土地,给他钱,他不要。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入选贡生,但仍然穿普通衣服,粗茶淡饭,刻苦自励。...[详细]
罗文俊(1789—1850年)字泰瞻,号萝村,南庄镇人。清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记名以御史任用。道光十三年升左春坊左庶子,补翰林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授通政司副使、詹事府詹事,累官工部左侍郎。派查东陵工程,冒寒得病,归里调养,卒年61。文俊自任官后,在史馆活动达...[详细]
罗孝全,原名罗拔士(J.Roberts),美籍基督教传教士,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825年开始在美国南方传道,1833年成为牧师。1835年,组成罗孝全基金与中国传教会。 罗孝全于道光十八年(1838)来华。开始在澳门宣讲《基督新约》,向当地麻疯病人传道,为澳门当局禁止,并被驱逐出境。后到香...[详细]
罗仪(生卒年不详),字于孕,西安街道罗岸村人。善于写诗和以骈体文,被韩国藩、熊德杨两位知县器重。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岁贡,任福建同安县县学的辅助教师。一身正气,令人敬畏,勉励读书人敦厚老实、有志向,要善待父母兄弟。他为官不计较薪酬多少,地方上的绅士都尊敬他,称他为“端朴先生”。一年后死于...[详细]
罗隐孙(生卒年不详),字宇栋,西安街道罗岸村人。宋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任安徽徽州佥判,转任浙江转运使,掌管省财赋,督察地方官吏。不久辞职回乡,捐钱筑堤二千余丈、高约一丈,维护农田六十余顷;又开通墩涌、小陌两条水沟,防备水灾旱灾,百姓旱涝保收。 ...[详细]
罗一中(生卒年不详),字元山。西安街道罗岸村人。明嘉靖十年(1531年)中举人,任江西乐安县知县,再调任湖北石门县知县。他把剩余的薪俸全部分给族人,有人劝他替子孙打算,留钱给子孙。他说:“我满架的书籍就可以使子孙长大成人了,何必留金钱给他们呢?”他筑一小屋,让子侄和门徒聚集在里面,对他们讲授理学...[详细]
罗源文 (1928~2005) 笔名祖琛。广东南海人。中共党员。1949年初毕业于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后又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进修班。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广东省兴宁、云浮、罗定三县土改工作队队员及队长,罗定县委宣传部文化补习学校副校长,《作品》杂志通联组...[详细]
卢绍武 (1943~) 笔名雷皿、大朋。广东三水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专业。历任陕西省《西安晚报》、记者,西安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干部,西安市委办公厅《西安通讯》室、市委办公厅秘书,中央-委员会纪检二室借调干部,《深圳特区报》文艺部主任,高级。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陆伟昌(1901年~1928年),青岐阁美村人。幼年丧父,母亲无力抚养,由在青岐圩开药店的叔父抚养长大。1920年,伟昌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中学。在学期间,他接受新思想,与一些进步同学秘密组织团体,开展 。1924年中学毕业后,前往广州等地。后来随彭湃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至...[详细]
陆伟东(1968年~1991年),南边陆坑村人。1983年7月,在南边镇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务农。1987年11月至1990年5月,陆伟东在南边镇水泥厂工作,他爱厂如家,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陆伟东在他不长的23年人生岁月中,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种...[详细]
陆吟舫(1890年~1960年),原名咏高,金本竹山一甲村人。父为乡村塾师,舫幼随父读。15岁往香港谋生。初为童役、店工,以勤劳俭省,积得小资,开设小肆。因经营有术,不数年开设洪昌、万昌两家大百货店。从1940年起,历任旅港三水同乡会董事、主任、主席、监事长、顾问、名誉顾问凡20年。民国30年(...[详细]
麦长天(1842年~1933年),原名清扬,长天乃其道号,芦苞麦街人。少丧父母,孤苦伶仃。稍长,流浪广州、佛山两地,后受雇于厂、店做杂工。妻早逝,无儿女,不复娶。好游名观古刹,潜心修道,参悟玄机。30岁,奉释、道、儒三教合一之学说,供奉三教神像。他将亲侄过继为子,并携之四处云游,宣扬教义,足迹远...[详细]
麦凤歧(生卒年不详),更楼镇版村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贡生,任四库馆抄录员,议叙任陕西布政司理问,后历任陕西同官县、山阳县知县、五郎府通判,在陕西当官15年,在14个州县当过官。任职期间去世。 ...[详细]
麦福(1498年~1552年),字天锡,号升庵,南边涡边村人。幼年即选送朝廷被阉。19岁被派清宁宫服侍帝、后及妃嫔;翌年改入乾清宫近侍嘉靖。明嘉靖元年(1522年)升为宫内马匹总管。后历任御马监,赐乘马禁中、提督上林苑海子关防、提督勇士四卫营禁兵、提督十二团营兵马等卫戍皇宫职务。36岁时升总提督...[详细]
马师曾(1900~1964) 马师曾,字伯鲁,号景参,曾用艺名关始昌、风华子,广东顺德桂洲马地桥人。幼年随祖父、父母在广州居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随家前往湖北武昌的曾叔祖处避债,并于两湖书院蒙学,习读四书五经。宣统三年(1911)随家人回到广州,先后就读私塾、小学,肄业敬业中学。其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