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萼联 [公元1880年-1934年]

  • 梁萼联(1880年~1934年),字实庵,号念辉,白坭龙池村人。幼年曾就读于县凤岗书院,为梁士诒之入门弟子。后考入广州黄埔将弁学堂,毕业后至陕西治军。民国初年,供职于陆军部,任少将经理处处长。以军功授四等嘉禾勋章及晋授陆军中将军衔。萼联虽为武职,但有经济之才,后为宋子文所赏识,遂弃武理财。历任财...[详细]

梁培基 [公元1875年-1947年]

  • 梁培基(1875~1947),原名梁缄,字慎余。广东省顺德人,出生于广州市河南一个木船手工作坊主家庭。其父梁奕乾因长子早夭,很希望梁培基能继承家业,但他对装船不感兴趣。20岁时,父亲安排他到友人所开的商店当学徒,不久,他认为从商仍不是自己的理想职业,辞退回家。当时,恰好有父亲的朋友力劝梁培基到外...[详细]

梁秋 [公元1907年-1982年]

  • 梁秋(1907~1982 年),佛山市人。10岁在佛山的民间“八音班” 学艺。14岁加入了粤剧班《大民国剧团》,成了该剧团中最年轻的“上手”(喉管、短筒、唢呐演奏员),并有“神童” 之誉。此后,相继加入大民国、大舞台、川上、钧天乐、新春秋、孔雀屏、太平、少凤、凤凰等省港粤剧团,任喉管、短筒、唢呐...[详细]

梁日新 [公元1886年-1957年]

  • 梁日新(1886~1957年)、梁日盛(1898~1990年),二人是同胞兄弟,佛山松桂里“十二石斋”梁氏后人,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的创业者。 梁日新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排行第四。梁日盛比梁日新小12岁,清光绪二十四年生,排行第六。其先祖原是佛山望族,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梁园”即为其...[详细]

梁僧宝 [清]

  • 梁僧宝(生卒年月不详),原名思问,字伯乞。祖籍顺德,生于佛山,家住佛山松桂里。父亲为梁九图。清咸丰八年(1858 年),以副贡生参加顺天乡试,得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升员外郎、掌印郎中兼军机处行走、监察御史、鸿胪寺少卿。同治年初在内廷任职时,正值战事频繁,战区将官常常深夜入京急递奏...[详细]

梁绍伟 [公元1937年-1991年]

  • 梁绍伟(1937~1991), 广东南海县人, 1937 年2 月出生。1956 年8 月参加工作, 1975 年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革命工作以来, 一直从事城市街道工作, 历任佛山城区升平办事处办事员, 升平政工办公室干部, 升平区团委副书记, 升平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升平街道党委...[详细]

梁顺孙 [宋]

  • 梁顺孙,(生卒年不详),字景枢,明城镇人。早年中举①,两次被选送到太学读书。宋神宗元丰(1078~1086年)年间,受皇帝面试赐进士,为九品官“将仕郎”,后来历任阳江县县尉,广州左司理,兴宁县、新会县县令,广西桂州观察使助理。宋徽宗宣和(1119~1126年)年间,在广西横山、田州、谨乃、宁毕等...[详细]

梁廷栋 [清][公元1846年-1916年]

  • 梁廷栋(1846~1916),字彤云。广西梧州市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举人。翌年,与父梁嵘椿同时中进士。 殿试在二甲52名,其父殿试在三甲119名,父子同榜,一时传为美谈。 梁廷栋曾入选翰林院,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在山东治理黄河有功,升任道员,获赏花翎,授中宪大夫。主张实业...[详细]

梁锡鸿 [公元1889年-1984年]

  • 梁锡鸿(1889年~1984年),原名英才,字育之,祖籍清远县,世居西南镇。父炽甫乃清末秀才,在西南镇开信孚银铺,为县内名流。锡鸿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敏。稍长,入学广州时敏学堂,以优异成绩毕业。清宣统二年(1910年),自费留学日本,攻读于明治大学,获法律学士。民国2年(1913年)归国,与叶咏...[详细]

梁应坤 [公元1894年-1942年]

  • 梁应坤(1894年~1942年),乳名邓家,别名奕生,西南上横冲村人,父亲以商贩为业,母亲在家务农。应坤幼年在家乡读小学,毕业后到佛山一家牛角梳厂当学徒。3年满师后回乡务农。由于家乡地处低洼的大塱涡,常受水患,终年劳碌不得温饱。因此,应坤离开家乡往香港谋生,在一家机器厂当工人。1925年爆发省港...[详细]

梁荫棠 [公元1910年-1979年]

  • 梁荫棠(1910~1979年),原名梁荫雄。出生于佛山镇一个清贫的家庭,靠母亲织布维生。11岁丧母,由他五叔带到广州一间酒楼当厨房杂工。翌年,他的堂兄梁秋介绍他到新春粤剧团当音乐学徒。 不久,又转当演员学徒。那时的粤剧团全是男班,没有女演员,梁荫棠学的是“花旦”,后拜黄振声为师,在“钧天乐”...[详细]

梁玉嵘

  • 梁玉嵘 女。1970 年11月出生,佛山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曲平喉演唱家,中国文联会员、中国曲协会员、广东省曲协副主席、佛山市曲协副主席。1988年广东粤剧学校毕业后成为广东音乐曲艺团主要演员。师从劳艳娟、黄少梅等老师,专习粤曲“星腔”演唱, 深得“星腔”的精髓。在“星腔”传统基础上求新...[详细]

梁禹甸 [清][公元1840年-1884年]

  • 梁禹甸(1840~1884 年),字仲超,原籍顺德麦村,出生于佛山堡。是岭南名士梁九图之子、侍读学士梁僧宝之弟。梁禹甸从小身体健壮,头脑灵活,读书时“一目十行”,“为文援笔立就”,作诗也“雅有是音”。本性好武,不大乐意学习“贴括”等科举作业。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社会矛盾重...[详细]

梁之栋 [清]

  • 梁之栋(生卒年不详),字跃龙,三洲街道孔堂村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乡试名列副榜。督学王延璧特别称赞他的德行。他的儿子梁炳宸(字复元)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参加乡试获第一名。梁炳宸在担任河北永年县知县时,梁之栋跟着他在署衙生活,勉励他保持清白,爱护百姓。乡绅、司空、御史等以“真太慈父”...[详细]

梁致广

  • 梁致广(?~1940年),名季宽,字致广,西南社边村人。父及长兄均为秀才,二兄为贡生。致广少颖而勤,年20应乡试中秀才,23岁省试中副榜。翰林梁鼎芬以其学博品优,荐拔为广州广雅书院教授,一时桃李盈门,时人尊为士林之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恩科殿试,考取经济特科,钦点为度支部七品小京官,后...[详细]

梁智华 [公元1870年-1952年]

  • 梁智华(1870~1952年),乳名苏虾,字淦泉。原籍顺德,是佛山镇松桂里梁氏后人。清光绪年间,梁智华是一个走街串巷的“收买佬”,把收购的破烂洋遮(雨伞)拆下伞骨重新上漆,卖给修理洋遮的摊档。当时广州尚未能生产伞骨,靠从德国、日本等国进口,数量少且价格昂贵,所以梁智华的翻新伞骨销路很好。光绪十二...[详细]

梁志炎

  • 梁志炎 1944年出生,广东南海人,居佛山城区。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理事、美协广东分会会员。长期从事剪纸的创作和研究工作,对传统的佛山剪纸技艺有较全面的研究,其代表作《春早》获1980年广东民间美术展一等奖。《假日》获黑龙江剪纸艺术节金杯奖。《课...[详细]

梁仲弘

  • 梁仲弘(1543~?),佛山人。是明代佛山望族梁氏十五世长房嫡孙,其祖辈梁正纲于南宋末年(1279年)由番禺北亭迁居佛山朝市街。 梁仲弘自幼不鹜功名,立志习医。稍长,博览群书,先后跟随多位名医学习医术。学有所成后,他在佛山朝市街开设医馆为人诊病兼售中草药,并以“德”、“精”、“诚”为行医宗旨...[详细]

梁中洲 [明][公元1504年-1561年]

  • 梁中洲(1504~1561),三洲街道铁岗村人。明朝嘉靖三十六(1557)年,以举人资格成为贡生,初任福建省延平府尤溪县司训。1561年初,日本海盗屡次骚扰抢劫尤溪县,民不聊生,县令弃官逃走,梁中洲被委任为知县。他率领军民,英勇抗击日本海盗,力保城池不失,积劳成疾,于1561年10月去世。 ...[详细]

梁柱侯 [清]

  • 梁柱侯(生卒年月不详), 清朝道光、同治年间佛山人。佛山著名的柱侯食品和柱侯酱的首创者。梁柱侯在外省生活过, 由于他喜欢研究烹调, 对北方菜的风味有所领略, 也掌握了一些北方菜的烹调方法。返佛山之后, 他在祖庙附近的三元市开了一间小食店, 专卖牛杂食品。由于手艺高超, 烹调得法, 食品美味可口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