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佛山市> 禅城人物

梁僧宝

[清]

梁僧宝为[清]

  梁僧宝(生卒年月不详),原名思问,字伯乞。祖籍顺德,生于佛山,家住佛山松桂里。父亲为梁九图。清咸丰八年(1858 年),以副贡生参加顺天乡试,得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升员外郎、掌印郎中兼军机处行走、监察御史、鸿胪寺少卿。同治年初在内廷任职时,正值战事频繁,战区将官常常深夜入京急递奏折,梁僧宝奉命即时起草复谕,每次措辞都达意得体,因此两次京官考核都获一等,破例连续留任,在这段时间,他还参与纂修《文案实录》,因文笔敏捷,很受同僚敬重。
  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同治帝举行大婚典礼。典礼结束后,垂帘听政两位太后仍无归政的表示,朝臣背地议论纷纷,但又怕得罪专横独断的西太后,唯有梁僧宝独自上疏,直言皇帝已成年,两太后该撤帘归政,遵从0规制。第二年正月,两太后终于撤帘归政。
  同治十二年(1873 年)、十三年(1874 年)梁僧宝参加复核乡试、会考试卷,发觉漏洞甚多,于是斥革两名不合格的新举人,并如实上奏,顺天乡试考官、大学士金庆等人因此受降职处分。受罚官员嗾使御史周声澍、郭从矩弹劾梁僧宝。皇帝亲自抽查复勘的考卷,觉得并无枉曲之处,降旨着令御史无须争议,风波才平定。
   同治帝病死后,西太后择立咸丰帝弟醇亲王奕儇4 岁的儿子载湉为帝, 年号光绪,并拟定将来由新君的儿子继承统绪。朝臣担心皇族日后为此发生争端,纷纷出谋献策,有请镌碑于太庙, 有请立丹书铁券的,众说纷纭。唯独梁僧宝力排众议说:“石碑、铁券都可以伪造毁损,不如降旨明示天下,将来承继帝位的即光绪皇帝亲子。让臣民众所周知,有口皆碑,不胜似石碑铁券?”尚书翁同龢、潘祖荫都认为这个提议最稳妥, 遂向西太后复奏,采纳梁僧宝的办法。
  光绪元年(1875 年), 梁僧宝再任磨勘官,对分试、会试进行复核,批注得比往年更详细,连错别字也不放过,心述不正的人接受了上年的教训,不敢再妄加非议。
  光绪二年僧宝因病告退,南归隐居,复交绝游,闭门著书。巡抚裕宽聘他掌管书院,总督张之洞请他赴省议事, 他都坚辞不出。著作有《古易义》、《尚书泾渭录》、《经籍纂诂订讹》、《通鉴辑览年表》、《说文条系隶正》、《古术今测》等15 种。卒年63岁。
  同年(公元9999年)去世的名人:

邓羽公 (?~9999)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陈炎宗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冼宝干 (?~9999)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谭清泉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劳直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庞嵩 (?~9999)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更多公元999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