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谟 [明][公元1474年-1555年]

  • 陈洪谟(1474~1555年),字宗禹,别号高吾。明湖广武陵(今属湖南省常德市)东村人。父陈良,人称西谷先生,洪谟幼受其学。 弘治九年(1496年)陈洪谟登进士第。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南京户部员外郎、郎中,漳州知府,江西参政,贵州按察使,云南按察使,山东司政使,江西左布政使、都御史,兵部左...[详细]

胡桑

  • 胡桑,1988年生于湖南常德,中国内地女演员,2000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00级歌舞班 ,201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8级本科。 2008年出演个人第一部电影《女儿船》饰演女主角清香 。2012年搭档郑嘉颖出演电视剧《万水千山风雨情》 。2014年主演《花火花红》饰演三当家...[详细]

王剑岳 [公元1906年-1944年]

  • 王剑岳(1906-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7军8师副师长 原名王师,字大炳。男,1906年出生,湖南澧县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部参加淞沪会战,因战功升任补充旅第1团团副。 1938年升任第48师2团团长。194...[详细]

夏伯勋 [公元1917年-200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副兵团职离休干部、济南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 夏伯勋是湖南澧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宣传员、分队长、干事、师直属俱乐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进入新疆航空队...[详细]

辛树帜 [公元1894年-1977年]

  • 辛树帜(1894~1977)字先济。湖南安福(今临澧)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放牛时经过村中私塾,常驻足谛听,心向往之。父母不忍违其意愿,勒紧腰带将他送往私塾就读。先生爱其才,嘱投考学堂。他发奋学习,先后以公费就读于常德第二师范、武昌高等师范。毕业后,在长沙明德中学、长郡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担...[详细]

陈本龙 [土家族跳丧舞传承人]

  • 陈本龙(土家族跳丧舞)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陈本龙,男,1956年9月出生,高中文化,石门县壶瓶山镇泥沙社区人,现任壶瓶山镇文化站专干。 他从小就喜爱“跳丧舞”。他初次接触“跳丧舞”是在1964年,那年他8岁,村里死了一位老人,既没有请人做道场,也没有开追悼会...[详细]

陈思思 [中国青年女歌唱家]

  • 陈思思,1976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常德,中国青年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陈思思初登歌坛,夺得中央电视台中国MTV大赛银奖 。1999年被特招入伍,成为解放军...[详细]

戴志敏 [公元1959年-1979年]

  • 戴志敏(1959—1979),湖南省桃源县人,1976年毕业于桃源县龙潭中学。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曾连任五届班团支部书记。1977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广州部队某部三营炮兵连,任七班班长。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预备党员。1979年1月4日,在本县太平公社公益大...[详细]

戴作林 [澧州夯歌传承人]

  • 戴作林(澧州夯歌)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戴作林,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常德市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会员,澧县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理事.现任澧县城关中学中学一级音乐教师。 戴作林出生在澧县闸口乡青岩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和青年时期基本上是在家乡度过的。...[详细]

杜美霜 [常德花鼓戏传承人]

  • 杜美霜,女,1965年3月生于湖南省桃源县,1986年考入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剧团、常德市丝弦艺术团工作至今。湖南省戏剧家协会、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演员。 1986年1月考入常德鼎城区花鼓戏剧团,师承石柏林老师、杨建娥老师。二十多年来,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掌握了常德花鼓戏的演唱风格与表...[详细]

龚锦云

  • 龚锦云(常德高腔)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龚锦云,1957年向汉剧老艺人李福祥学演常德高腔戏《思凡》小尼姑,初步懂得掌握了传统高腔的演唱方法。1962年又向汉剧老艺人万金红学演了“帅印重归天波府”穆桂英。后来又排演过多个高腔剧日,更加熟悉了‘红绣鞋’、‘红纳袄...[详细]

金行文 [九澧渔鼓传承人]

  • 金行文( 九澧渔鼓)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金行文,男,1946年出生,临澧县陈二乡人。 金行文1960年从艺,师承临澧名师段训友,系九澧渔鼓李国元谱系第三代弟子。受前辈艺人的言传身教,金行文文化革命前参加县文化工作服务队,演唱《儿女风尘记》、《烈火金刚》等...[详细]

廖性初 [公元1913年-1985年]

  • 廖性初(1913~1985),原籍常德市,后随父迁居湘潭市。1938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医疗系。1952年晋升为内科主治医师。1953年参加救灾医疗队,任整修洞庭湖工地医院院长,荣立特等功。1954年春,参加中南五省赴朝志愿军医疗队,任副队长,回国后被评为甲等先进工作者。1956年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详细]

李少先

  • 李少先(常德高腔)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李少先1956年9月—至今同乐、文华两戏班合并成立常德市汉剧团(原名常德市湘剧团)一直从事常德汉剧音乐创作。先后拜多位常德汉剧界名家学艺,师承“武场”老师李阳生学习常德汉剧打击乐,又师承“文场”老师李春伯、聂长发,精学唢呐、胡...[详细]

李树仁 [公元1919年-1997年]

  • 李树仁(1919~1997),桃源县人。曾任湖南省政协常委、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常委、湖南省天主教爱国会主任、岳阳市天主教爱国会主任、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天主教岳阳教区主教。 民国20年,到桃源天主堂学习神学要理,8月正式受洗入教。自此,潜心攻读圣经,刻苦钻研神学。后到武汉神哲学院专门学习神哲...[详细]

刘清元 [桃源瑜伽焰口手势传承人]

  • 刘清元 (桃源瑜伽焰口手势 )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刘清元,男,1940年生,现年72岁,住桃源县黄甲铺乡竹元村4组。 刘清元幼时家境贫寒,自幼即师从灵岩寺法派玄妙大师张成林为徒。由于刘悟性极高,对人友善,性情温和,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一直深受大师喜爱,系大...[详细]

刘远正 [土家族跳丧舞传承人]

  • 刘远正 (土家族跳丧舞 )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刘远正,石门县壶瓶山管山村人,1947年6月12日出生。他初中毕业后就在家务农,不仅熟悉所有农活,还学会做泥瓦匠、阉猪。他朴实勤劳,种烤烟10亩,种茶6亩。在当地是比较富裕的农户。 刘远正喜爱民间舞蹈,1965...[详细]

刘子英 [杨幺的民间故事传承人]

  • 刘子英•杨幺的民间故事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刘子英,湖南省汉寿县人,相当大学文化,曾任中小学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会员,1936年3月出生于故事世家,自幼受祖父刘仁酉(雇工、农民兼民间说书艺人、杨幺故事第七代传人)熏陶,听说了《杨幺求学》、《杨幺梅山习武》、...[详细]

龙家泉 [公元1903年-1946年]

  • 龙家泉 (1903-1946) 又名龙在前,湖南石门人,一九O三年生。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八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历任湖南省农运特派员。湘鄂西根据地特委委员、苏维埃代主席、红四军一团-表、红四军政治特派员(兼政委)等职。三五年长征途中负重伤留医。四一年到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任教并坚持地下斗争...[详细]

鲁易 [公元1900年-1932年]

  • 鲁易(1900~1932),又名鲁其昌,湖南省常德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与筹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秋回国后,与吴明、罗汉等人被中共中央委派到琼崖开展革命活动,在琼山、海口、琼东(今属琼海县)等地学校以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