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常德市> 汉寿人物

刘子英

[杨幺的民间故事传承人]

刘子英为[杨幺的民间故事传承人]

  刘子英•杨幺的民间故事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刘子英,湖南省汉寿县人,相当大学文化,曾任中小学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会员,1936年3月出生于故事世家,自幼受祖父刘仁酉(雇工、农民兼民间说书艺人、杨幺故事第七代传人)熏陶,听说了《杨幺求学》、《杨幺梅山习武》、《湖口传艺》、《严惩湖霸》、《四兄弟湖口造反》、《攻打益阳杀袁显》等故事。1943年(七岁)至1951年,又受父亲刘庭三(学徒、小商、杨幺故事第八代传人)传授,记住了《杨幺拜钟相入会》、《桃源深山救钟义》、《立太子》、《攻鼎州放犯人》、《立寨宝台山》、《状元鱼》、《浮浪柳》、《造鳅船》、《八合米》、《选水军将才》、《阳武口水战大捷》、《孝敬父母》、《暂南宋、伪剂使臣》等故事,能口述三十多个,并讲给小学、初中同学听。1952年至1954年读高中时,利用假期在县内搜集,使之增加到四十多个,如《毛家滩原名矛甲滩》、《兵书宝剑》、《宝鸟》、《做粑粑》、《送祝米》、《水鱼壳蚊香的来历》、《智取社木寨》、《打造车船壮水军》等。1955年起从事教育常给师生、农民、市民、干部、医生等讲述,被誉为“白话佬”(故事多且善讲之人)。近六十年来,他走遍洞庭湖区及周边地区,不断采风,又搜集了不少原生态的杨幺故事如《观音桩》、《晒袍嘴》、《马润》、《凤形山》、《黄诚寨》、《武口寨》、《莲塘寨》、《二郎城》、《三郎城》、《子母城》、《天鹅凼》、《双板桥杨幺被擒》、《天台山杨幺就义》等,有关杨幺的歌谣(如《炎字谣》等,并研读有关杨幺的史籍,如《宋史》、《杨幺事迹》、《“钟相杨幺佚事”及其价值》、《钟相杨幺起义》、《建炎以来系年要系》、《金陀粹编》、《金陀续编》、《中兴小纪》、《宋刑统》、《金史》以及陈昌寓、折彦质、李纲、张浚、岳飞等征讨杨幺的奏章、宋高宗下令讨伐杨幺的诏书,还有岳阳、常德、益阳、沅江、汉寿、安乡、澧州等地明清地方志。也考察了杨幺出生地湖口(今汉寿新兴乡祝家岗村)、杨幺战斗过的遗址太子庵(今汉行聂家桥乡太子村)、鼎口(今西湖农场鼎港分场驻地)、凤港(今汉寿酉港镇新洪村—)、阳武口(今汉寿酉港镇柳林嘴附近之花园嘴、阳湖)、宝台山、天鹅凼、双板桥(均在今汉寿龙阳镇围堤湖境内等加上考察安乡、南县、沅江、益阳、岳阳、华容、湖北公安、石首、监利等地达20余处,以及被害地天台山(今汉寿龙阳镇中心幼儿园)等,使其故事内容更加充实、完善,符合历史和民众心理。至今,他能口述出120多个故事,已在《民间文学》、《儿童文学》、《楚风》、《民俗》、《洞庭湖传说》、《熟语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中国民俗文化大观》、《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电视报》、《常德日报》、《长沙晚报》、《汉寿历史典故与传说》等书报期刊电台公开发表54个,听其讲述者数以万计,加之他精通本土文化,被誉为“汉寿通”、“杨幺故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