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人物

陈本龙

[土家族跳丧舞传承人]

陈本龙为[土家族跳丧舞传承人]

  陈本龙(土家族跳丧舞)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陈本龙,男,1956年9月出生,高中文化,石门县壶瓶山镇泥沙社区人,现任壶瓶山镇文化站专干。
  他从小就喜爱“跳丧舞”。他初次接触“跳丧舞”是在1964年,那年他8岁,村里死了一位老人,既没有请人做道场,也没有开追悼会,而是由6位艺人围着死者跳舞,他当时感到非常稀奇,就围着这些艺人转来转去观看,觉得很有意思,从此,只要听说哪里死了人在“跳丧”,他就想方设法赶到那里凑热闹,于是“跳丧舞”就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早年就拜师学艺。1975年他初中刚毕业,由于当地对“跳丧舞”越来越盛行,凡死老人后都是以“跳丧舞”的形式来悼念故人,从这开始,他就拜刘远正为师,学唱腔,学动作,学演奏,逐步掌握了“跳丧舞”的基本技巧。
  他积极推介传承“跳丧舞”。1984年他担任江坪河乡文化站站长,这对他学习“跳丧舞”,推介、发展“跳丧舞”事业给予了极好的机会和条件,他经常组织群众和学生学习“跳丧舞”,并亲自参与“跳丧”行列,每年活动达100余次,1984年,他将“跳丧舞”这一土家族特有舞种项目报告到石门县文化馆,并得到了县委宣传部及文化局、馆的高度重视,多次派人深入调查采访,搜集整理、编印成册。1986年,由宣传部牵头,文化局、文化馆组织,发动全县19个乡镇各派一名合适人选集中到他的所在地请老艺人指导培训40天。从此,“跳丧舞”在全县普及,发扬光大。1988年“跳丧舞”收入《湖南省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86年“跳丧舞”被县文化馆改编成“清明祭”参加全市“四有”音乐舞蹈汇演并获奖。